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西方互聯網上,有關中國的新聞總是負面居多,對此我們完全不用在意,想想那句“不遭人嫉是庸才”就都解釋了,你砸了人家飯碗還不讓人罵你兩句了?這也太霸道了。一個平衡車的例子先放下歷史因素,發到國家之所以是發達國家,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各自都
在西方互聯網上,有關中國的新聞總是負面居多,對此我們完全不用在意,想想那句“不遭人嫉是庸才”就都解釋了,你砸了人家飯碗還不讓人罵你兩句了?這也太霸道了。
一個平衡車的例子
先放下歷史因素,發到國家之所以是發達國家,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高科技壟斷,你想要用人家的技術就要接受人家制定的超高價,西方發達國家憑借高科技在發展中國家賺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滿,直到中國這個奇怪的家伙出現了。
現在大街小巷中經常能看到的平衡車,最開始是1995年荷蘭一家高科技公司搞出來的,當時定價是8.5萬美元,這個價格就是當時財大氣粗的歐洲人也是買不起的,這錢都能買兩輛小汽車了,誰缺心眼買這個?
理所當然的,這家荷蘭公司就破產了,專利賣給了美國一家公司,經過這家美國公司拼命降低成本,平衡車最終定價2萬美元,也還是很貴,銷量慘淡。
沒辦法最后這平衡車技術賣給了中國公司,一開始大概是賣給了清華同方,最后是轉手到小米雷軍手里了,這下子奇跡開始了。
小米平衡車一下子就從2萬美元降到1000美元了,這個價格一般消費者就能承受的起了,銷量一下子就起來了。更恐怖的是浙江義烏的農民企業家們盯上了這個新鮮玩意,就買了幾個回家給拆了...
義烏人就是狠啊,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反正就是各司其職把平衡車里面的零件都用最便宜的材料給仿制了,最終義務系平衡車定價600人民幣,這么便宜他們居然還有錢掙,這600元的平衡車轉手打國外市場,哪家外國企業能受得了?
平衡車的例子說起來挺好玩的,但有點尷尬的是中國人太多了,人多的結果就是各行各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類似“600元平衡車”的故事。
只要西方發達國家搞出一個市場認可的高科技產品,然后技術不是那么難被突破,那結果就是被中國民營企業家們給盯上,很短時間就推出類似的產品,而且定價往往只有正品的幾分之一。
根據專家的說法,WTO上關于反傾銷調查案件中,80%都是關于中國公司的。這個事咋說呢,作為中國人我們肯定是很爽了,但要是站在外國企業的視角上來看,你這沒完沒了的砸我飯碗,真是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呢。
忍不了慢慢習慣就好了,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又是天然的第三世界領袖國家,俺們天然有義務讓全世界人民都能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高科技產品,這崇高的歷史使命是一定要牢記的。
2020年8月7日:天氣晴朗,溫度適宜。今天仿制誰家的高科技產品好呢?
何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