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當烏克蘭的續命針遇上中國富豪,就好像是淘金者遇到了新的金礦,暴利、瘋狂、恐懼,在人性的欲望罐里發酵。文|AI財經社劉雪兒輯|鹿鳴“所有有思考的人,都會想著自己長壽,想長生不老。”近期在網上流傳的一則視頻中,一個穿白襯衫的中國男人說,他捋著衣
當烏克蘭的續命針遇上中國富豪,就好像是淘金者遇到了新的金礦,暴利、瘋狂、恐懼,在人性的欲望罐里發酵。
文|AI財經社 劉雪兒
輯|鹿鳴
“所有有思考的人,都會想著自己長壽,想長生不老。”近期在網上流傳的一則視頻中,一個穿白襯衫的中國男人說,他捋著衣袖,神情淡然。
古往今來,中國人對生命有著固執的追求。相傳秦始皇曾坐船到渤海灣,三個月苦尋長生不老藥。兩千年過去,國人依然孜孜以求,他們來到距北京9000公里外的烏克蘭,期望通過一劑干細胞針減輕病痛,延緩衰老。
5月9日,一則《窮人才買學區房,富人都開始花錢續命了》的文章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在文中,4名中國富豪不遠萬里飛赴烏克蘭首都基輔,接受了胚胎干細胞的注射治療。診療報價為59.8萬元人民幣。
在文中,負責為4名中國富豪提供胚胎干細胞注射的機構,聲稱是全球唯一可以注射胚胎干細胞治療的診所。亦有人表示,兩年前接受了胚胎干細胞治療后,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重度脂肪肝指標都恢復正常,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的狀態一般。
干細胞可理解為醫學界的“百變小櫻”。由于沒有充分分化,不太成熟,所以能在特定環境下分化成不同的細胞,并發育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比如心臟不好就發育成心臟。按發育程度不同可分為胚胎干細胞、成體干細胞,前者能分化成幾乎全部組織和器官,而后者只限于特定種類。
干細胞的百變性給臨床應用撐開了翅膀,其在修補先天性疾病缺損器官,或培養移植器官上,具有先天優勢。烏克蘭診所使出殺手锏,不惜打出“治療疾病、延緩衰老”的旗號,一針60萬的生意也破殼而出。
1
在歐洲,烏克蘭的經濟并不發達,2017年人均GDP為2650美元,相當于1992年的中國,在東歐國家也排名倒數。環境也不足夠安全,作為歐盟與俄羅斯地緣政治交叉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政府在親歐派和親俄派間搖擺,東部地區至今劍拔弩張。
烏克蘭的醫學發展,在貧瘠的土地上生存,直到一次災難的意外轉折。
1986年,位于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能發電廠爆炸,方圓30公里變身地獄,放射性物質隨風飄散,數萬人患上惡疾,至今仍有幸存者生出畸形胎兒。
切爾諾貝利事件后的幸存者。@視覺中國
8年后,烏克蘭國立醫科大學成立胚胎干細胞研究所,希圖為受到詛咒的人們帶來希望。烏克蘭診所稱,這正是烏克蘭干細胞先進治療技術的源泉。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有一家Emcell干細胞治療中心,成立于1994年,官網聲稱,已給93個國家,共9400多人做了胚胎干細胞移植手術。
“不光給病人延長了壽命,還修復了器官組織,有效控制了絕癥”,而宣傳的疾病里,有自閉癥、糖尿病、男性健康、高血壓、心臟疾病等,甚至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和惡性腫瘤都位列其中。
在中國,這些病癥正是普通患者常見的難題。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糖尿病患者達1.21億,占全球患者三成,排名世界第一。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心血管病人達2.9億,在高致死率疾病中居首位。
中文流利的烏克蘭女客服琳達(化名)告訴《財經天下》周刊,醫院不接急性疾病、癌癥晚期、癲癇等不可控疾病,手術前醫生會給出針對性方案,胚胎干細胞的體量、種類、注射部位都有差異,肌肉萎縮癥和阿爾茨海默癥甚至需要每半年注射一次。
對普通人而言,治療費用不算低。琳達稱,去一趟待2-3天,每天打好幾針,2天費用是6.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09萬元),3天需要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69萬元),包括食宿、機票、全程陪伴、治療費等。
面向中國人提供胚胎干細胞的治療中心。圖片來源于網絡
面對胚胎干細胞來自墮胎胎兒的質疑,9000公里外的琳達不緊不慢,語氣沒有一絲波動,“你放心,都是無償捐獻的,很安全,不可能,100%不可能有感染,沒有一丁點副作用。”
提及烏克蘭的同行們,琳達顯得不那么淡定,話音未落就搶著說:“好幾家都是臍帶血干細胞,成體干細胞多,我們胎兒的胚胎干細胞的效果,是他們好幾十倍呢!好貨不便宜啊!”如果不夾著點外國口音,還以為她是中國街頭吆喝促銷的大媽。
另一家公司代理黃明(化名)對琳達的說辭感到不屑。2004年,黃明所在的公司HES CELL與烏克蘭國立醫學大學干細胞中心簽署代理協議,公司負責在亞洲推薦客人,并做好評估工作,黃明則在亞洲區總代理平臺做銷售。
黃明說,Emcell更多做抗衰老和美容,自家才是“資歷最久最合法的”。
兩家模式幾乎相同,干細胞都來自墮胎胎兒,主要針對慢性病和衰老問題。在黃明的客戶里,男性占了主流,“因為提升生理機能嘛,女性倒挺少”。
價格上,黃明的公司比Emcell優惠得多,一趟5天4夜的行程,全部費用只需3.68萬美元,“前幾年是5萬美元,現在客戶群穩定就下調了,其他家好幾十萬的都不切實際,噱頭一個,打1-2針就行了。”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不差錢的中國富人,跋山涉水來到烏克蘭。有機構專門為中國人設立VIP服務,培養會說中文的醫療團隊。黃明告訴《財經天下》周刊,過去7年多里他接待了30多個中國人,僅去年就拉了7個,在烏克蘭診所走紅后的第三天,他接了三個咨詢電話。
瘋狂的角逐還在蔓延。李東冰(化名)在南京一家烏克蘭留學中介上班,今年他們又與烏克蘭公立醫院談下合作,接盤干細胞治療的買賣,預計今年7月開業。“市場上小診所好多是假的,我們和公立醫院合作,絕對正規。”
如今,李東冰已提前在國內某社交平臺發文宣傳,其中一篇提到“手術治療局限于腫瘤范圍,不易控制,但干細胞可以徹底殺死癌細胞”。
2
無獨有偶,韓國的干細胞生意也如火如荼。
5月10日,FCB-Pharmicell公司中方代理人王青云告訴《財經天下》周刊,韓國公司從2011年開始臨床試驗,2011年被批上市,在成人臀部提煉出干細胞,經過28天培育后注射體內,報價為78萬元人民幣。
“只要不到癌癥中晚期,其他病都適用,萬能細胞你知道嗎,不單是延緩衰老,是逆生長!”王青云娓娓道來多個案例,“有些國家的總統、公主,還有各地好多老板,來了后糖尿病、前列腺都好了,沒有一丁點副作用。”
對于意外走紅的烏克蘭診所,他嗤之以鼻,“烏克蘭問題太多了,外邊小診所接待,你也不知道他培育的干細胞是誰的,比較亂,容易出問題。”
科學雜志《自然》曾發布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一些從成人身體取出的干細胞,并不如預想的能轉化為各種器官組織,成體干細胞不能達到胚胎干細胞的“百變”功效。
韓國一家打出中文標語的整容醫院。@視覺中國
《財經天下》周刊查詢發現,韓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確在2011年7月,批準了FCB-Pharmicell公司的一款干細胞藥物Cellgram-AMI,但僅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而且附加條件,要求該藥物在上市6年中治療超過600例病人。快到驗收期時,FCB-Pharmicell自知難度大,提出希望將再審要求降至60例,遭到韓國FDA否決,能否通過再審還是未知數。
干細胞移植并發揮作用,難度有多大?
生物學博士“飛雪之靈”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干細胞的分化、生長要受到適當的細胞因子的刺激,到達適當位置,還要適當發育,這是個精密調控的過程,單純靠血管注射是不行的。
此外,在血管中注射干細胞,如何進入到組織內部都有妨礙。大部分干細胞在血管內時,就被白細胞、淋巴細胞干掉了,也不像能變形的淋巴細胞那樣透過毛細血管壁。
“飛雪之靈”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烏克蘭診所使用的死胎的胚胎干細胞,對客戶來說是異體細胞。給一個沒有明顯病癥的人輸入異體細胞,相當于人體有了入侵物,會產生排斥等免疫反應,比如體溫升高、白細胞數量增加、炎癥反應等。即便是用異體干細胞治療白血病,也要先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統。
即便干細胞能在移植的體內存活,也不一定能與周邊環境和平共處,長期發揮作用,有的甚至引起惡性增殖,誘發惡性腫瘤患上癌癥。
2009年,一則美國文獻《Fetal stem cells cause tumor in a teenage boy》提到,作者查詢公共科學圖書館的醫學病例報告發現,2001年一名以色列殘疾男孩到俄羅斯看病,醫生將胎兒干細胞注射到他大腦的各個區域。4年后男孩被診斷出腦瘤,腫瘤由干細胞發育而來,且至少留存兩個流產胎兒的干細胞。
東京大學外科博士“勿怪幸”透露,日本的人體干細胞研究領先世界,但都沒批準一個利用干細胞治療疾病的臨床應用。醫學領先的美國只批準干細胞治療用于極其有限的幾種情況,比如癌癥患者的骨髓移植,特殊血液疾病的的臍帶血干細胞移植。
對于烏克蘭診所宣揚的預防疾病,甚至返老還童的說法,“勿怪幸”認為,“也只有烏克蘭這樣醫學落后,監管松散的國家敢做。”
戰火中舉辦葬禮的烏克蘭人。@視覺中國
聚焦到烏克蘭診所的胚胎干細胞上,“飛雪之靈”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目前研究里更傾向把它發育成一個胚性組織,然后長成相應的組織和器官,替換壞的部分,理論可行,但實踐空白。原因在于,發育的新胚胎涉及倫理問題,是否屬于人類存在不少爭議,國內外對此都很謹慎。
這給細胞注射提供了可乘之機,“注射細胞屬于劍走偏鋒,不涉及倫理問題,而且噱頭很大,所以國外一些機構可把它當成美容整形或養生保健來審批,而非治療。”“飛雪之靈”話鋒一轉,“起不到宣傳標榜作用,就是個安慰劑,讓你手腳發熱的所謂效果,更多是免疫反應。”
3
如今烏克蘭的瘋狂生意,在中國并不陌生。
據財新《新世紀》報道,2010年7月,29歲的糖尿病患者洪淳,在一家醫院做了干細胞移植手術,次日出現頭暈和惡心,4天后因腦組織大面積死亡去世。
當重疾病人生無可戀,把干細胞移植視為最后一抹希望時,卻被命運狠狠踢了一腳。當時只要在網上搜索“干細胞治療”,立刻就會彈出各醫院的干細胞治療中心,隨時電話咨詢。而患者對媒體表示,“治療前從沒有人告訴我,他們只是在做臨床研究。”
按照國際慣例,一項技術在臨床治療前,必須要經過充分的臨床研究,臨床研究不得收取任何費用。而當時除了造血干細胞技術,中國衛生部未受理審批過任何干細胞臨床治療。一些醫院充耳不聞,打著“臨床治療”的旗號,向患者開口要價,少則5萬元,多則10萬元甚至更多。
直至目前,中國的干細胞治療仍然只停留在臨床研究階段,尚未應用于大規模的臨床治療。干細胞治療大行其道的背后,是中國在醫療技術準入上的監管盲區,以及暴利者的聯合狂歡。
一名患者正在做注射干細胞前的檢查。@視覺中國
“生物谷”網站總經理楊春曾于2014年對媒體透露,干細胞的治療成本非常低,常用的異體干細胞來自臍帶血,背后也是一條完整產業鏈。有專門的公司來培養、制備細胞,有的售賣這類器材,有的負責建實驗室,醫院則專注治療,“每一個環節都是盈利的”。
醫院除了自力更生外,也會對外尋找北科生物等合作伙伴。北科生物向醫院輸出自己的干細胞產品與技術,并派出人員向患者推介,醫院接盤治療,最后利潤二者分成。楊春透露,60%-70%采用這種合作模式。英國《自然》雜志也多次批評中國這一模式。
成都一家三甲醫院血液科醫生李梅(化名)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很多公司營銷炒作比較多,干細胞的來源之一臍帶血,在臍血庫只要幾萬元,但到了一些公司往往賣到幾十萬元。
政策很快扭轉。2015年6月,國家衛計委叫停干細胞商業化治療,明確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為臨床研究階段;8月,第一批干細胞臨床試驗機構名單公布,北京協和醫院等30家入選,上述醫院不能向受試者收費,也不能變相發廣告。
不料不久后,魏則西事件爆發,再次給新興的細胞產業蒙上一層灰。
2016年4月,大學生魏則西病逝。此前他曾在百度搜索出某醫院的生物免疫療法,治療后耽誤病情。干細胞和免疫細胞治療法本質不同,但原理相似。前者將干細胞移植體內,目標是修復或替換病變細胞;后者是提取病人體內不成熟的免疫細胞,培養后再回輸體內,為的是殺死腫瘤細胞,并激發產生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在資本市場,細胞免疫概念股挫敗下跌,至今未完全恢復。
兩年以來,北陸藥業、香雪制藥、中源協和三家公司市值腰斬,分別蒸發36億元、44億元、73億元。細胞產業龍頭中源協和尤為慘重,2017年歸母凈利潤-1845萬元,迎來近十年來首次虧損,總營收僅同比增長4%,而2015年、2016年的同比增速為48%、18%。
4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干細胞研究依舊向前燃燒。
李梅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目前比較成熟的干細胞療法,有造血干細胞,主要應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免疫系統疾病;以及臍帶血的間充質干細胞和NK細胞,主要是保健作用,前者適用于抗衰老,后者預防腫瘤。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李燕奇,對臍帶血間充質干細胞有一番研究。他表示,這種干細胞有一定壽命,不會在人體常駐,但能產生各種活性因子,幫助抵抗歲月侵蝕。但提煉后需要在體外篩選培養,嚴格質檢后回輸體內,否則里面的腫瘤干細胞沒清除,可能誘發腫瘤。
“目前這塊日本和美國研究得比較深,應用量最大的是中國,好多人去瑞士回輸干細胞,一次50萬元,雖然國內一次5萬元。”
李燕奇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目前干細胞在抗衰老、再生醫學、糖尿病、老年癡呆癥上應用較多。“有醫療科研機構已經將間充質干細胞應用于皮膚再生,在燒傷燙傷的受損皮膚上噴上干細胞,不僅不留疤,還能長出毛孔。”
在中國,甚至開設了專門的干細胞醫院。李燕奇透露,2月,海南博鰲開了家干細胞醫院。第三方信息平臺天眼查顯示,這家企業注冊于2015年12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為中國干細胞集團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其專利信息都關乎間充質干細胞。
博鰲海灘的美景。@視覺中國
國際的研究也有了些許眉目。2017年7月,干細胞研究者、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后赴美國UCSF附屬Gladstone研究所的石桂來,整理了一份全球干細胞臨床試驗匯總。發現全球批準上市的干細胞藥物有12種,更多產品還在臨床試驗的不同階段。
而不同干細胞命運各異,造血干細胞移植,已是血液疾病治療公認行家;從獲批藥物和臨床試驗數量看,間充質干細胞都是大贏家;胚胎干細胞和其他成體干細胞相對落寞,階段早期,臨床試驗也少,也難怪這次烏克蘭胚胎干細胞引發熱議。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拍攝《Last Hope Clinic》紀錄片,希望探尋人類最后的診所,解碼生命長壽的奧秘。期間烏克蘭一家診所入鏡,此后片子成為他們的招牌宣傳片。
診所想必做了精巧的剪輯,因為片中醫生的普遍態度是:希望干細胞未來有用,但是抱歉,現在還沒法證明。
(應人物要求,文中琳達、李梅、黃明、李東冰、王青云為化名)
陳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