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2月20日,社會保障卡20周年座談會數據顯示,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已超過13億人,覆蓋93%以上人口,人手一開已經越來越近。社保卡日益普及,但你知道社保卡個人賬戶每月有多少錢嗎?個人部分怎么算?繳費基數是什么?有繳才有得,社保卡每月有多少資
12月20日,社會保障卡20周年座談會數據顯示,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已超過13億人,覆蓋93%以上人口,人手一開已經越來越近。
社保卡日益普及,但你知道社保卡個人賬戶每月有多少錢嗎?
個人部分怎么算?繳費基數是什么?
有繳才有得,社保卡每月有多少資金打入個人賬戶,還得看看個人部分自己繳納了多少。
按照社保法的規定,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8%,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為6%,記入醫療統籌基金;個人繳費2%,記入個人賬戶。凡是記入個人賬戶的,一般都會打入本人的社保卡。
當然個人繳費比例2%,并不是固定的,跟繳費檔次有關系 。
以深圳市醫療保險檔次為例:一檔的個人繳費系數是2%,二檔的個人繳費系數0.2%,三檔的個人繳費系數0.1%。需要注意得人是,各地醫療保險分檔繳費比例可能存在不同,具體需要咨詢當地社保。
計入部分是按比例的,所以繳費的乘數很重要,而這個乘數就是繳費的基數。通常來說,繳費基數按照以下標準計算:
(1)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
如果職工工資收入存在無法確定的特殊情況,就依照當地上一年度在職員工平均工資。
特別提醒,醫療保險二檔、三檔的繳費基數是以平均工資為標準。此外,個人賬戶的劃入資金只能支付醫院的門診醫療費用,或者到醫保零售藥店刷卡買藥。
單位部分,各地劃轉有差異
因地制宜,各城有各城的情況。
社保卡醫保個人賬戶里每月返還的錢不僅包括個人繳費,還存在單位醫保繳費按一定比例劃轉,但各地的政策存在不同,因此全國并沒有統一的數額。
北京,不同年齡不同比例:
在職員工不滿35歲,每月劃入單位負擔部分的0.08%;
35歲-45歲,每月劃入單位負擔部分的1%;
45歲以上,每月劃入單位負擔部分的2%;
退休人員,不滿70周歲,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個人賬戶;
70周歲以上,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個人賬戶。
上海,定額計算:
34歲以下,單位繳費部分,每年定額計入210元;
35-44歲,單位繳費部分,每年定額計入420元;
45歲以上,單位繳費部分,定額計入630元;
74歲以下退休人員,每年定額計入1680元,
75歲以上退休人員,每年定額計入1890元。
總結來說,社保卡每月劃入部分在于兩點:1、個人繳費部分按照醫保檔次全部計入,2、單位部分,各地政策有異同,按照比例或定額計入。
張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