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蝸桿算模數只要知道兩個參數就可以了:頭數和導程。模數=分度圓直徑/齒數。 頭數Z是從蝸桿的端面看有幾條出來的螺旋線,就是其頭數。 導程Px是蝸桿轉一圈齒走過的距離,測繪時是必須作為已知條件的。
方法:將蝸桿固定住,沿軸向測量Z個齒的間距Px,V型塊、直尺、量塊和絲表即可搞定。測出后由公式Px=πMZ得出模數M=Px/(πZ)。 模數是指螺桿上螺旋線的大小,模數越大螺桿上的螺旋線就越結實。
模數m=d/Z (d的單位是mm)。可以看出:m=(1/P)*25.4=25.4/PP=(1/m)*25.4=25.4/
m因此,模數m與徑節P的關系是互為倒數,只是單位制不同。相應于單位的換算,徑節與模數之間有如下的關系式:P=π/ρ=25.4/m式中P為徑節(1/英寸);ρ為齒距(英寸);m為模數(毫米)。(1)工業定義:齒輪的分度圓是設計、計算齒輪各部分尺寸的基準,而齒輪分度圓的周長=πd=z p,于是得分度圓的直徑 d=z p/π。
(2)化學定義:摩爾數的比值。(例如:化學式為R2O·n SiO2,n為SiO2與R2O摩爾數的比值,稱為R2O·n SiO2的模數。)擴展資料模數的標準化數值參考GB1357-87。第一系列有:0.1,0.12,0.15,0.2,0.25,0.3,0.4,0.5,0.6,0.8,1,1.25,1.5,2,2.5,3,4,5,6,8,10,12,16,20,25,32,40,50.(優先選用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有0.35,0.7,0.9,1.75,2.25,2.75,3.25,3.5,3.75,4.5,5.5,6.5,7,9,11,14,18,22,28,36,45.單位mm。
減速機的模數表示減速機輪齒的大小。
R模數是分度圓齒距與圓周率(π)之比,單位為毫米(mm)。
除模數外,表示輪齒大小的還有CP(周節:Circular pitch)與DP(徑節:Diametral pitch)
另: 齒距是相鄰兩齒上相當點間的分度圓弧長
模數表示齒輪牙的大小。齒輪模數=分度圓直徑÷齒數=齒輪外徑÷(齒數-2)。分度圓直徑是齒輪的基準直徑,決定齒輪大小的兩大要素是模數和齒數,分度圓直徑等于齒數與模數(端面)的乘積。 直齒、斜齒和圓錐齒齒輪的模數皆可參考標準模數系列表。齒輪模數是有國家標準的(GB1357-78),模數標準系列(優先選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齒輪分度圓直徑d的大小可以用模數(m)、徑節(DP)或周節(CP)與齒數(z)表示,徑節P(DP)是指按齒輪分度圓直徑(以英寸計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齒數而言,徑節與模數有這樣的關系:m=25.4/DP
數控模數螺紋就是蝸桿,是在車床上加工的;掛輪時按模數螺紋表掛;單頭蝸桿的螺距是π乘以模數。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