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貴州省名酒評選:貴州省是一個名酒輩出的省份,自新世紀以來,黔酒迅速崛起,已成為和川酒并駕齊驅的兩極。由于近些年醬香酒的火熱,貴州省占據了赤水河的優良產區,貴州省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醬香酒產區,國內80%以上的醬香名酒都出自貴州省。1963年貴州
貴州省名酒評選:
貴州省是一個名酒輩出的省份,自新世紀以來,黔酒迅速崛起,已成為和川酒并駕齊驅的兩極。由于近些年醬香酒的火熱,貴州省占據了赤水河的優良產區,貴州省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醬香酒產區,國內80%以上的醬香名酒都出自貴州省。
1963年貴州省首次舉辦評酒會,共評出了八款名酒,他們分別是:茅臺、習酒、董酒、平壩窖酒、安酒、金沙窖酒、鴨溪窖酒、湄窖。被稱之為“貴州老八大名酒”。八十年代貴州省大力支持白酒產業發展,要建設一批省內外知名的名酒,此后貴州省的名酒開始高速發展。
1986年貴州省舉辦了“第四屆貴州省名優酒評比”活動,這場評酒會的規模可以說是空前絕后。在第四屆貴州省評酒會上,共評選出了48種省內的名優酒,分為金樽獎,銀樽獎,銅樽獎。在1989年的第五屆國家名酒評選中,貴州省斬獲了8款國家級名優酒,總量僅次于四川省,排在全國第二位。
貴州省之所以名酒輩出,除了酒廠的努力外,也離不開貴州省政府的支持。進入新世紀后,絕大多數省份都不再舉行省內的名優酒評選,而貴州省仍堅持不定期地舉行,在2008、2011、2016年又舉辦了三屆省內評酒會。這樣大大提高了省內名酒的知名度,有許多隱藏的好酒都被發掘了出來,讓人們能認識更多的貴州省名酒。
上面這張表格漏掉了2008年的貴州省評酒會。在2008年,貴州省啟動了停辦22年的名酒評選,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董酒、習酒、習水大曲、貴州醇、金沙回沙酒、青酒等八家入選,這次評選結果被定為貴州“新八大名酒”。
下面從影響力和歷史底蘊方面來說說貴州省十大名酒:
貴州茅臺:
貴州茅臺酒不僅是國內的老四大名酒,而且還連續蟬聯了五屆評酒會的國家級名酒稱號。2005年貴州茅臺的凈利潤超過五糧液,2013年銷售額超過五糧液正式成為白酒界的一哥。核心產品飛天茅臺更是一票難求,成為每年銷售額做大的酒類產品。
茅臺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是我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所以醬香型又被稱之為“茅香型”。1953年在之前整合成義燒坊的基礎上,又整合了榮和燒房、恒興燒房,至此國營茅臺酒廠正式成型。茅臺已經成長為年生產能力超過5萬噸、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大型酒業集團。
貴州董酒:
董酒是貴州省僅有的兩大國家級名酒之一,同時也是蟬聯所有貴州省評酒會的名酒。自1983年以來,董酒的制作工藝連續三次被列為國家機密,獨具一格的董香型也是廣受好評。早在清末民國時期,董公寺一帶的小曲酒就特別出名,其中程氏酒坊最為出眾,而程氏酒坊正是董酒的前身。
經過程明坤先生的研究,終于形成了制小曲的“百草單”和制大曲的“產香單”。這兩個制曲配方濃縮了集天地靈氣、聚日月精華的130多種純天然中草藥,采用大小曲并用的方式釀酒。建國后程氏酒坊收歸國有,程家后人將董酒秘方貢獻給國家,才有了后來的董酒酒廠。
貴州習酒:
1952年,習酒的先輩們在黃金坪建國營郎廟酒廠,生產醬香型白酒。在從后的發展中,因為生產條件原因幾次停產。1966年,酒廠成功研制出濃香型的紅衛大曲(后改為習水大曲)。1983年習水大曲獲得貴州省名酒評選濃香酒第一名,20世紀80、90年代以習水大曲、習酒為主的產品行銷大江南北。
1988年習酒的醬香酒產量超過了貴州茅臺,醬香酒產量排在全國第一,而且在當年斬獲了53優。1996年習酒酒廠破產,1998年習酒酒廠被茅臺集團全資收購,當時確立以濃香酒為主的發展方向。2010年又確立了醬香酒為主的發展方向,并且推出了習酒窖藏1988,習酒開始再度騰飛。
金沙回沙酒:
金沙回沙酒創制于20世紀初期,與茅臺酒算是有很深的聯系,為茅臺釀酒師劉開庭引入茅臺大曲醬香工藝釀造而成。金沙回沙酒歷史悠久,有著純正的茅臺工藝技術,1963年成為貴州老八大名酒之一。
1951年,國家在原來幾家酒坊的基礎上,組建貴州金沙窖酒廠。60年代初,金沙酒廠成為除茅臺酒之外第二個研制出大曲醬香酒的酒廠。如今金沙窖酒酒業年產大曲醬香酒2.4噸,號稱貴州省第二大醬香酒企業。
貴州安酒:
早在二十世紀之前,安酒是以大曲濃香酒著稱,醬香酒是后來才推出的。安酒源于1930年,由“醉群芳”酒坊的創始人周紹成研究釀制而成,在當時被譽為“安茅”。周紹成根據祖傳中草藥制曲秘方,在曲中加入天麻、杜仲、桂枝等百余味中藥,成為與董酒、平壩窖酒風格不同的藥香型白酒。
1951年,在“醉群芳”基礎上,成立國營安酒廠;1963年安酒被評為貴州省老八大名酒。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公司,同年安酒被評為國優酒。不過安酒打出“貴州兩大歷史名酒”的廣告,確實有點蹭茅臺的熱度了。
鴨溪窖酒:
“茅臺之下,鴨溪平壩”,這曾經是上世紀當地人對鴨溪窖和平壩窖的贊美。貴州省只有三款酒蟬聯了每一屆的貴州名酒稱號,那就是茅臺、董酒和鴨溪窖。不過鴨溪窖的遺憾就是,沒有在國家級的評酒會上被評為名優酒。
鴨溪窖雖為濃香型白酒,但卻有濃香入口、醬香回味的特點,有濃頭醬尾的兼香風格,有酒中美人之稱。民國時期,鴨溪窖的技藝師承“賴茅”,自己獨立后以”雷泉大曲“、”榮華窖酒“最為馳名。不過現在的鴨溪窖酒定制酒比較多,越來越偏向于濃香風格了。
貴州醇:
說到貴州醇,很多人都會想到那個網紅董事長朱偉,但今天我們只說貴州醇。貴州醇酒業起源于1950年的興義縣酒廠,建廠后半個世紀左右都以濃香酒最為著名。1983年公司研制出了38度的低度貴州醇酒,一經推出廣受好評。到了1992年貴州醇酒廠在全國利稅率最佳企業500強第31位,排在貴州省第一位。
后來因為跟茅臺酒的商標之爭,貴州醇酒業衰落。2006年在老廠長鄢文松的帶領下,開發出了醬香型的貴州醇酒。2018年被江蘇綜藝收購之后,貴州醇酒的發展才出現了轉機,并且加入了“真年份”的陣營。
貴州珍酒:
珍酒是在1975年建廠的,因為那時候茅臺酒的產能還沒有過千噸,為解決產能的問題領導人決定把茅臺酒廠擴建。在距離茅臺鎮130多公里的遵義市北郊建立了生產實驗廠,這就是珍酒的前身。當時被稱之為“易地茅臺”,實驗廠獨立后所生產的酒被稱之為“異地茅臺”。
1988年珍酒斬獲第五屆評酒會上的53優;2009年被金六福的母公司金東集團收購。珍酒的風格跟茅臺最接近,畢竟原來就是仿照茅臺來生產的,因此又被稱之為“異地茅臺”。但是在珍酒的口感上還是與茅臺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尤其是老珍酒的茅酒口感更突出。
平壩窖酒:
平壩窖酒前身為國營平壩酒廠,在1963年被評為“貴州省老八大名酒”,在1984年獲輕工部21個金杯獎之一。平壩窖酒工藝較為獨特,在貴州傳統的大小曲工藝的基礎上,吸收了部分濃香型酒的操作,兼具濃香、醬香和藥香。
以高粱和糯谷為原料,用大米和七十二味中藥制小曲,用小麥和三十余味中藥制大曲,致使釀造出的酒具有濃郁的酯香,又帶有舒適的藥香。平壩窖酒是唯一一個采用中藥制曲的兼香酒,原平壩窖酒廠產的金壺春系列也是貴州老三春之一。
貴州青酒:
“喝杯青酒,交個朋友”,這是曾經青酒很經典的一個廣告。比起茅臺、董酒、鴨溪窖、平壩窖、習酒這些老牌名酒,青酒算是后來崛起的名酒。在1986年的貴州省第四屆名酒評選當中,該企業代表產品“青溪大曲”獲得銅獎,開始在“名酒圈”嶄露頭角。
1997年,青酒酒廠在醬香型產品“青酒”和濃香型“青溪大曲”基礎上,開發出了全新的“青酒” 醬香、濃香型系列產品,正式開始崛起。隨著不斷擴產,青酒的銷量猛增,到2010年青酒已經步入了10億梯隊。2012年之后開始沒落,2021年被貴州醇收購,加入了“真年份”陣營。
最后:
貴州省的名酒很多,由于省內市場較小,貴州省的名酒都是卯足了勁往外沖,導致黔酒在全國的名聲不斷擴大。貴州省的醬香酒更是火得一塌糊涂,資本紛紛涌向赤水河地區。
除了上述,還有茅臺鎮的國臺酒、釣魚臺酒、夜郎古酒;曾經風靡一時的小糊涂仙;貴州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勻酒;國優酒代表筑春、黔春酒、湄窖等等。
何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