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藥材銷售額在3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了5%。2022年1月25日,央視財經報道,多家中成藥企業宣布因中藥材價格漲價而上調藥品價格。2022年3月23日同仁堂抗癌名藥西黃丸掛網采購價調整為1180元?(3g|10瓶)中成藥頻頻調價
2021年中藥材銷售額在3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了5%。
2022年1月25日,央視財經報道,多家中成藥企業宣布因中藥材價格漲價而上調藥品價格。
2022年3月23日同仁堂抗癌名藥西黃丸掛網采購價調整為1180元?(3g|10瓶)
中成藥頻頻調價主要原因便是供需不匹配
一、內因
1、中藥材的上游為種養殖業,供應存在周期性且易受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影響。
2、前幾年中藥材價格持續下行,農戶積極性不高,導致種植面積下滑,對中藥材的供給造成了一定影響。
3、下游產業自主定價權也導致中藥材漲價傳?導至?中藥產品漲價,。
4、需求端,中成藥的認可度有了明顯提升,需求量越來越大;導致中藥行業具備與消費品一樣的漲價邏輯。
二、外因
1、2020新冠疫情爆發,連花清瘟、藿香正氣水等被列為中醫治療新冠肺炎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的相關藥材價格暴漲。
2、受疫情影響一些進口藥材運輸受影響。
3、中藥材監管力度近年來逐漸加大,良莠藥材之間價格差距不斷拉大。
4、一些人工合成藥材與天然中藥材價格不斷拉大,以“西黃丸、牛黃丸、片仔癀”的原料——牛黃為例:從臨床上講人工牛黃其副作用大,易致腹瀉,而天然牛黃就不會有此現象出現,相對來說使用上穩定安全,其抗氧化、提高免疫機制方面優于人工牛黃。但人工易得,天然難尋,因此天然中藥材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

?
中藥材價格具有周期性。
但中成藥的價格也不可能持續上漲,此前也有過中藥材價格上漲之后回調,中藥材價格具有周期性,因為藥品本身特殊性質,不可能距離基本市場價太遠。
如抗癌藥物西黃丸實際是屬于乙類醫保藥物。
此外還有大批中成藥納入乙類醫保,如福建省,2022年4月1日實施,(符合國家藥品標準或福建省藥品標準,取得福建省上市銷售備案或跨省銷售備案憑證;在定點醫療機構銷售使用;對應的中藥飲片品種已納入福建省醫保支付范圍)的中藥配方顆粒,經專家評審后,按照銷售價格的70%納入福建省基本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參照執行對應中藥飲片的限定支付范圍規定。
投資需知,中成藥因其本身藥品特殊性,價格肯定是有可見的天花板,最終一定是會調整為市場合理區間,所以不要盲目跟風,還是應該冷靜理智關注各藥企基本面與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