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農民老鐵們大家好,今天是3月6日,東北、華北玉米市場頻頻傳來漲價的喜訊,山東地區35家深加工企業全部上漲,而且有25家企業一天出現了兩次漲價的情況,此刻華北玉米價格再次回歸2800元/噸的價格行情,諸城立豐16水分以內的價格已經到達2900
農民老鐵們大家好,今天是3月6日,東北、華北玉米市場頻頻傳來漲價的喜訊,山東地區35家深加工企業全部上漲,而且有25家企業一天出現了兩次漲價的情況,此刻華北玉米價格再次回歸2800元/噸的價格行情,諸城立豐16水分以內的價格已經到達2900元/噸,開始向3000元/噸沖刺。也直接說明到廠的車輛又減少了,要不然才不會這么大幅度地回調漲價,由于山東價格的上漲也帶動了河南、河北地區的上漲。東北這邊深加工企業還在5厘~1分的價格上漲,有的企業上漲價格與產區的高價深加工企業對比還是一個補漲的狀態,而有的企業開始放棄潮糧,只收購干糧,說明大家看好后期的市場。
3月6日全國玉米價格
公主嶺富邦盛世實業有限公司漲50元,二等糧2660元/噸,15個水分1.314元/斤,20個水分1.2342元/斤;七星檸檬漲5厘,1.445元/斤;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漲5厘,1.38元/斤;臨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漲5厘,1.365元/斤;山東福洋生物淀粉水分15以上1.38元/斤,水分15及以下1.39元/斤;山東天力藥業漲5厘,1.377元/斤;諸城源發1.419元/斤;諸城興貿水分16以下1.427元/斤,16.1以上1.419元/斤;安丘檸檬生化漲1分,1.485元/斤;
黑龍江新和成生物2526元/噸,14個水分1.263元/斤,30個水分1.021元/斤;綏化昊天2546元/噸,14個水分1.273元/斤,30個水分1.029元/斤;黑龍江成福食品三等糧30個水分1.045元/斤,四等糧30個水分1.0342元/斤;托克托縣鴻發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二等潮糧1.34元/斤;內蒙古巴山淀粉14個水分700容重1.33元/斤,680容重1.32元/斤;吉林梅花氨基酸一等玉米2650元/噸,三等玉米2610元/噸,四等玉米2570元/噸;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扎蘭屯酒酒廠)2560元/噸,14水分1.28元/斤,20水分1.18元/斤,30個水分1.001元/斤;
齊齊哈爾龍江阜豐2560元/噸,14水分1.28元/斤,20水分1.18元/斤,30水分1.001元/斤;晨鳴上調5厘,1.38元/斤;諸城立豐16水分以內價格2900元/噸,16水分以上價格2880/噸;福寬生物漲1分,水分14%~17%執行1.40元/斤;容海谷物1.425元/斤;沂水大地漲1分,1.425元/斤;通遼梅花漲20元/噸,一等、二等玉米價格(2噸玉米贈送一袋優質肥料)2710元/噸(潮糧,赤霉<30),2680元/噸(潮糧,30≤赤霉<60),2660元/噸(潮糧,60≤赤霉<100),2640元/噸(潮糧,100≤赤霉<200),2540元/噸(潮糧,赤霉≥200);
現在產區和銷區的玉米價格倒掛,感覺不到危險嗎?
現在東北的玉米價格這么高,誰會購買玉米,這是問題的關鍵,現在這么高的價格收購完之后,能不能賣掉,賣給誰?前一段時間,從產區到銷區非常的順暢,而且有利潤。現在讓銷區去適應東北的倒掛價格,還是有些困難。而去年產區的搶糧貿易商受了“重傷”,今年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但受點“皮外傷”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現在市場的收購主體就是(有資金、有實力)深加工企業+中糧、象嶼這兩大貿易商,未來沒有實力的深加工企業將陸續被產業所淘汰——產能過剩。因為現在全國深加工企業中最高的開工率才60%左右,這么寵大的主體開工率這么低,所以后期一定會被砍掉。
過了二季度以后,水稻去庫存還得繼續進行,該進口還得大量的進口,后期市場自己進行調解,在區間范圍內自己漲落,那么手里有糧的中糧、象嶼這些大的貿易商主體一定會搶奪這個市場,如果漲的過高就要進行調控。
當前玉米漲點價格,在大家的心里都是一種“罪過”,讓市場給整怕了。玉米一共才漲了200塊錢左右,你看看小麥價格都漲成何種程度?現在的價格跟小麥比起來算是漲價嗎?大家應該適應玉米進入“高價區”,也要適應當前的價格。
玉米價格還會有一波上漲的空間,因為從供需的角度來看,當前的價格是真實的。同時南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往年同期2~3月份需求是一個淡季,而今年卻一反常態地漲價,說明玉米也到了價值回歸的時刻。
真正尊重市場,是尊重當下的市場,如果要調控,首先要調控的是小麥,而不是玉米。現在上游、下游運行通暢,而且下游接受當前的價格,為什么要主觀地進行調控呢?手里有糧不賣,一定要進行調控,現在都是正常的流通,市場非常的健康。不要動不動就拿調控來說事,你調控也得有一個理由吧!本身去年調控得過猛,很多貿易商都受了傷,今年做市場各個方面都謹小慎微,導致今年市場非常健康。
面對今年的養殖行業,確實很難受,但是養殖業的虧損與玉米價格上漲沒有直接聯系,在市場里沒有誰規定哪個商品只賺10~20塊,不能賺四五百塊錢的利潤,也沒有規定哪個商品只賺錢不虧錢。養豬行業也是如此,前兩年高利潤的時候,玉米也沒有漲多少錢,而且農民也沒有賺到錢,所以說養殖行業虧錢的根本原因還是產能過剩,是自身的產業出現了問題。貿易商和農民賺到的錢,怎么可能去填補養殖業,沒有這個道理。豆粕降下來了,養殖就一定能賺錢嗎?很多人就愛找些不對稱的理由去解釋這個市場行情,根本就不正確。
市場不論走到什么樣的行情,都會有不同的聲音,而且必須要有不同的聲音存在,不能一邊倒,否則真的會出問題,現在市場的熱情也起來了,國家調控也很溫和,按照玉米自身的運行軌跡來說——就是易漲難跌。
金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