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秋將至,又到了大吃大喝的時候。昨天,消道長給大家推送了《12款月餅對比:送禮別踩雷!1款味道像牙膏,1款聞著像煤氣》,還沒看的朋友可以戳鏈接跳轉閱讀。這些廣受大家喜愛的網紅月餅熱量之高值得大家關注哦。據其能量標稱值計算,李子柒奶黃樹莓流心
中秋將至,又到了大吃大喝的時候。昨天,消道長給大家推送了《12款月餅對比:送禮別踩雷!1款味道像牙膏,1款聞著像煤氣 》,還沒看的朋友可以戳鏈接跳轉閱讀。
這些廣受大家喜愛的網紅月餅熱量之高值得大家關注哦。據其能量標稱值計算,李子柒奶黃樹莓流心月餅每100克能量達1508kJ,諾梵牛奶巧克力芒果咖啡味月餅每100克能量更是高達2245kJ。一般來說,慢跑1小時消耗能量約為600大卡,爬樓梯1000級大概消耗能量180大卡,你們自己想想吃兩口月餅得跑多久!
為了健康管理和體重管理,大吃大喝之后,一定不要忘了進行適量的運動和定期的健身。
說到健身,自疫情發生后,大家宅家健身的運動熱情持續高漲,健身類線上視頻、App等成為了消費者的新寵。據相關數據,2020年2月,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焖偕蠞q至8928萬,同比增長了93.3%。
另一方面,隨著大家對健康的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健身房,堅持定期鍛煉。官方數據預計到2020年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將達到4.4億人。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體育消費市場預計將達到1.5萬億。
宅家健身、線上健身這一新潮流還將持續嗎?線下健身房套路多多,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運動類App會成為健身愛好者們的標配嗎?
“宅家健身”“云健身”成為新潮流,線上視頻馬了就等于做了?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每年的夏天都是大家走進健身房揮灑汗水的季節。然而受疫情影響,客廳已經成為了不少人健身的主場了。
疫情期間,包括威爾仕、超級猩猩、一兆韋德、銀吉姆在內的健身品牌紛紛響應國家號召,旗下門店陸續暫停營業。閉店期間的健身房品牌紛紛將戰線轉向線上,如精品團操健身房Justin&Julie、傳統連鎖健身俱樂部威爾仕在其品牌公眾號上發布訓練視頻供會員居家訓練;精品團操健身Shape塑健身率先開啟了團操直播等。隨后,運動健身類APP也紛紛上線各類線上健身課程,如Keep就曾聯合網紅李佳琦推出女性定制課程“魔鬼瘦小腹計劃”等。
健身愛好者們被迫從戶外轉至室內,從線下改成線上,從而催生了一場全民“云健身”風潮。
各社交平臺上,“宅家健身”“云健身”的話題熱度高漲。截至9月13日,抖音平臺上,話題#健康dou起來#累計播放量達88.2億;新浪微博上,話題#宅家健康運動計劃#累計閱讀數達37.9億。
B站數據顯示,疫情期間B站健身運動視頻累計播放量達6.6億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00%,用戶總觀看時長同比增長了164%,健身運動UP主新增粉絲總數同比增長超240%。
從美麗芭蕾到鄭多燕減肥操,從周六野到帕梅拉,越來越多的健身話題火爆破圈。6月11日,德國網紅健身博主帕梅拉在嗶哩嗶哩、小紅書、新浪微博、keep等多個平臺上開通了社交頻道。三個月以來,粉絲暴漲,各平臺累計粉絲數超過五百萬。“今天你帕梅拉了嗎”成為了今年夏天女性健身社交圈的潮流熱門話題。
不過這些被大家放在收藏夾里的博主們真的能帶領大家“動”起來嗎?
去年12月,#1億人在假裝健身# 曾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榜單。有自媒體根據天貓發布的《2019運動消費趨勢報告》,結合國家統計局給出的“近4億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這一數據,綜合測算出中國有1億人在假裝健身——買了運動裝備卻很少運動,辦了健身卡卻很少去健身。雖然這一算法顯得有些草率和不科學,但不得不說“腦補式健身”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社交平臺新浪微博上的話題#馬了就是做了#,意思指收藏或標記了就等于腦補自己做過了,累計討論數為18.1萬,閱讀數為1.2億。另外根據《2019運動健身人群畫像報告》,雖然Keep的裝機量領先另外兩個跑步計數類APP悅跑圈和咕咚,但用戶粘性卻遠低于后兩者,2018年全年平均月活天數不足10天。
尼爾森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實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除了增強體質這一共同目標 ,70、80后重視通過科學系統的運動健身在緩解壓力的同時有效預防運動損傷,而85后則重視通過高效的運動內容設計達到塑身修形的效果,90后則將運動作為社交的重要一環,喜歡通過曬運動照、曬運動成果在社交網絡中塑造自身健康形象?!敖∩砦宸昼姡恼諆尚r”“馬了就等于做了”,你也是其中一員嗎?
“云健身”暗藏風險,線下健身房也是陷阱重重?
除卻被“懶癌”耽誤了的部分腦補式健身人群,“云健身”的流行反映出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人比之前更加關注健康管理,并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各類健身鍛煉中。
艾媒咨詢于今年2月進行的一份網民健身認知調查中顯示,七成受訪網民認為形態管控與健康相關,國民對于個人體重健康相關意識較強。另外, ZAKER X 咕咚大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較 2019 年同期,宅家健身運動的人群同比增長高達 27%。
隨著“云健身”“云運動”的流行,海量的健身視頻或直播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和視頻網站。參照健身視頻來進行運動,消費者幾乎零成本就能參與其中。但這樣看似美好的背后其實暗藏隱患。
今年6月,沈陽體育學院教授、博導羅嘉司曾在“為體育強國夯實法治之基”系列圓桌論壇發表觀點稱,對于缺乏系統健身理論學習背景的普通人,讓他們在海量的健身視頻或直播中,去區分優劣、真偽,有一定的難度;許多主播不具備健身授課資質,存在虛假宣傳現象;而且不同性別、年齡的網民,心理技能和身體素質差異較大,健身負荷和動作難度很難適用于同一標準,實際健身效果打了折扣,甚至可能引發較高的運動損傷風險。
想要更為科學、高效地參與健身鍛煉,能夠在線下接受教練或私教真人授課和指導的新型健身工作室及傳統連鎖健身俱樂部依然是目前大多數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三體云動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全國健身俱樂部人均年度消費金額約4085元,其中一線城市為6245元/人;全國健身私教工作室會員人均年度消費金額約為6933元,比俱樂部會員高出近70%。
根據《2019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2019年國內約有健身房俱樂部5000家,健身房1.5萬家,健身工作室2萬家。其中,全國店面總數超過一百家的健身工作室有中田健身、樂刻、快快智能健身、超級猩猩四家。
像大家較為熟知的一兆韋德、威爾仕等,屬于傳統連鎖健身俱樂部。消費者購買了健身俱樂部的月卡、年卡后,即可無限次參與俱樂部組織的各類免費團課、使用場地內的器械和設備,而私教課程則需要另外付費購買,一節私教課價格大多在三百元左右。
會員年卡是健身俱樂部的核心業務,但預付費模式容易催生各類消費問題,諸如健身房教練重銷售輕運營,辦卡之后服務質量大打折扣;又或是健身房關門“跑路”,消費者退款無門等,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不少消費者曾表示在購買了健身房年卡后,遇到過服務注水、課程質量差、器材簡陋、銷售各種口頭承諾無法兌現等情況。對此,北京銘泰律師事務所廖仁亮律師接受《消費者報道》采訪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如果健身房未按照約定提供服務、健身器材等,消費者可要求其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另外,如果健身房突然關門“跑路”,消費者可及時請求消費者保護組織調解,向公安、工商、商務、體育部門投訴,或者第一時間搜集并固定證據材料(合同、支付記錄、發票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廖仁亮律師還補充建議到,消費者在辦健身卡之前,應全面、謹慎考察健身房的環境、設備、經營狀況、網絡輿情、涉訴情況;要求與健身房簽署書面合同并開具發票,將服務條件、期限、優惠等寫在合同里,并且妥善保管相關證據材料(合同、支付記錄、發票、聊天記錄等)。
8月10日,中國健美協會發布了《關于促進和規范社會體育俱樂部發展的意見》的落實意見,從健身俱樂部評級、人才、賽事、運營、培訓等多方面進行了細化和規范。協會指出,要建立健身俱樂部評級制度,開展好健身俱樂部水平評價工作;通過施行國標來規范健身俱樂部等健身場所服務質量,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同時結合星級評定工作與相關執法監督部門合作,約束健身俱樂部之間存在的銷售或培訓業務的定價混亂、無序競爭的行為。
目前,除了以長期會籍卡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傳統健身俱樂部,還出現各類新型健身房,諸如主打小而美、智能化,走加盟路線的光豬圈;主打精品團課、按次收費的超級猩猩;主張月卡制、24小時、智能化的樂刻運動等。
以超級猩猩為例,消費者只要每次根據個人需求在微信小程序上購買課程即可。場地密碼會在上課前5分鐘生效,輸入密碼進入課室,與教練核對二維碼之后就可以上課。
這些新型健身房改變了傳統健身房年卡的預付費模式,按月或按次收費,但與此同時也減少了場地面積和各類器械。另外,每節團課、私教課程從70元到350元不等,如果每月消費頻次多的話,一年的消費總額會比購買傳統健身房年卡要貴得多。
關于新型健身房是否會取代傳統健身俱樂部,中研普華研究員覃崇認為近幾年是不太可能的,“不管是傳統的健身俱樂部模式還是新型的健身俱樂部模式,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按次購買課程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消費者害怕健身俱樂部跑路的顧慮,但對于傳統健身俱樂部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及客源,客戶粘性較大,只要提供滿意的服務,客戶不會隨意更換。”
運動健身類APP成新風口?今天你用了運動APP嗎?
不管是宅家健身還是到健身房進行鍛煉,能夠為用戶定制個性化訓練計劃、提供健身課程或直播、記錄各類健身數據,還兼備一定社交功能的健身APP已然成為大多數健身愛好者手機里的標配。
今年2月,受疫情影響,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焖偕蠞q至8928萬。中研普華研究員覃崇回應《消費者報道》采訪稱,由于疫情的影響,大部分消費者只能宅在家里,宅家健身、線上健身成為了一種新的選擇;keep、咕咚等運動健身類app下載量增多、用戶日活量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運動APP的知名度,為“云健身”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線上觀看運動健身類視頻、直播等,對普及“全民健身”的理念起到了積極作用,不管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的居民,都受益良多。
根據艾媒的數據,2017-2020年中國運動健身客戶端用戶規模不斷增長,但增速放緩,預計到2020年用戶規??蛇_3.52億人,增長率為12.1%。
目前市面上的運動健身類App主要分為以咕咚、悅跑圈為代表的跑步計步型APP、以Keep、即刻運動為代表的綜合類健身APP、以薄荷健康、卡卡健康為代表的減肥控脂型APP,以及如“小米運動”“Fitbit”等需配合智能穿戴裝備使用的硬件配套型APP等。
根據艾媒北極星2020年7月的數據,以“自律給我自由”為標語的Keep每月活躍人數約為1360萬,處于榜首。緊隨其后的是小米運動、咕咚等。
消費者在運動健身類APP中付費成為會員后,即可在APP定制專屬個人的健身減肥訓練計劃、觀看各類健身視頻和直播,甚至還能連接智能穿戴設備或者運動硬件設備,記錄下各類運動數據。
除了為用戶提供各類運動訓練所需的服務,很多運動健身APP還提供商品銷售的功能,主要銷售智能產品、運動服飾、健身器材等。2019年10月,Keep副總裁劉冬曾透露,在Keep的總營收中,第一是運動消費品,第二是會員,第三是廣告;而且,運動消費品超過總營收的一半。其中,在運動消費產品的營收中,智能硬件占35%,訓練裝備占40%,食品占25%。
但根據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一份調查,通過運動APP平臺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中有70.48%表示其購買的商品發生過質量問題,其中,25.08%的問題最終沒有得到解決。
今年6月,江蘇省消保委在咕咚、Keep、即刻運動、Fit健身在內的10個運動APP平臺或其推介的商鋪購買了涉及運動服裝、運動毛巾、瑜伽墊在內的10品類輕紡產品進行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比較試驗的90款樣品中,有47款一項或多項指標未達到相關國家標準或者其標稱執行的標準。
其中,Keep配件類商品產品使用說明不符合標準情況較多;悅動圈、悅跑圈購買的樣品主要問題為產品使用說明不符合標準;涉及咕咚平臺的樣品未達到明示標準的比例為43.33%,未達到宣稱功能的比例為43.75%,且咕咚工作人員表示對產品的售后并不負責,售后問題由第三方平臺店鋪負責。
由此可以看出,運動APP平臺銷售和推介的商品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應索取發票、留存購物憑證,以便出現質量問題后能夠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在大家越發關注健康管理、體重管理的現在,運動健身紛紛被放上日程表。但運動需自律,鍛煉要有度,消費者切記要注意采取科學健康的健身方式,切勿輕信商業銷售中的各種宣傳,理性消費。
王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