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初識患者這位患者叫周大爺,周大爺今年63歲,才從單位退休沒幾年。現在他每天白天就和朋友一起下下棋、釣釣魚,幫著帶帶孫子,晚上就和老伴一起出去跳跳舞、鍛煉身體,日子過得還算愜意。周大爺平時身體還算健康,除了年輕時得過“黃疸型肝炎”,現已治愈,
初識患者
這位患者叫周大爺,周大爺今年63歲,才從單位退休沒幾年。現在他每天白天就和朋友一起下下棋、釣釣魚,幫著帶帶孫子,晚上就和老伴一起出去跳跳舞、鍛煉身體,日子過得還算愜意。周大爺平時身體還算健康,除了年輕時得過“黃疸型肝炎”,現已治愈,其它就沒有得過什么病了,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也沒有做過什么手術。
但從半年前開始,周大爺總感覺自己的胃偶爾會隱隱作痛,為陣發性性隱痛,無明顯打嗝、燒心、惡心等不舒服。周大爺以為只是和自己平時偏辛辣飲食有關,所以一直未予以重視,覺得只是小事情。2周前開始,周大爺覺得自己的胃部隱痛較前有所加重,并且還伴有腹脹不適,尤其在進食后腹脹十分明顯,還伴有反酸、納差等不適。周大爺便去藥店買了“黃連上清丸”自行服用,但服用了幾天后癥狀仍沒有明顯改善,并感覺胃部沉悶感,大便量較前減少,約1次/日,排便費力,大便難解。這些癥狀弄得周大爺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在老伴的勸說下,他還是決定來醫院看看,所以來到了我們醫院就診。
聽完周大爺的描述后,我心里大概清楚了,猜想他可能是有胃炎或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以便給他開了相關的胃鏡檢查和13碳呼氣試驗。“醫生,您說我這個是不是胃癌啊?我有個朋友就是得的胃癌,現在人都沒了。”“大爺,放輕松點,目前根據您的描述來看,不太像腫瘤的可能,但還是需要完善相關檢查才能進一步明確。”當結果回示后,結果提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胃鏡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
原來病因出在這里,我趕緊將結果告訴周大爺,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但接下來又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什么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我是被其他人傳染的嗎?”“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與胃腸疾病發病相關的細菌感染,它可以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等病,需要徹底把它根除才行,它可以通過和感染者一起吃飯、密切接觸傳染,你的這個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半也是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的。”
周大爺點了點頭,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醫生,那麻煩您了,一定要給我治好,吃多少藥都可以。”“能不能治好主要是要靠您自己,一定要遵醫囑吃藥才行,還要定期進行復查。”接著我給周大爺進行了體格檢查,西醫體查提示:全腹軟,上腹部輕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腎無明顯叩擊痛,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約4次/分。中醫查體提示:舌紅,苔黃膩,中有裂紋,脈滑緩。
治療過程
結合周大爺的臨床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目前門診西醫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中醫診斷為:胃脘痛(肝胃氣滯證)。明確了周大爺的診斷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后,我開始考慮他的治療方案。
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它會通過分泌物損傷胃黏膜甚至肌肉層,從而造成胃炎、胃潰瘍,目前周大爺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半也是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因此目前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首要目的。
針對周大爺的情況,我決定予以四聯療法進行治療,其實目前比較推薦的治療幽門螺桿菌的療法就是四聯療法。所以我給周大爺的治療方案就是予以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枸櫞酸鉍鉀片及艾司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并再三囑咐周大爺在治療過程中務必要遵醫囑進行定時、定量、規律服藥,即使胃部的癥狀較前有所好轉,也要堅持服藥滿療程,直至將幽門螺旋桿菌根除。除了服藥治療之外,周大爺還需要定期復查13碳尿素呼氣試驗,以了解其治療情況。
患者在治療中注意事項
1、如果在服用枸櫞酸鉍鉀期間出現了大便顏色變黑情況,屬于正常現象,但應警惕腹痛、腹瀉、大便伴腥味甚至顏色帶鮮血,出現這些情況應馬上就診。
2、艾司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應在餐前服用,替硝唑片、克拉霉素應在餐后服用,服藥療程為14天。
3、服藥期間及停藥后1周禁止飲酒及含酒精類的食物。
4、如果服藥期間出現了惡心、嘔吐、皮疹等不適,應馬上停藥并咨詢醫生。
患者的治療效果
周大爺從服用抗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后,胃部的疼痛、腹脹、反酸等癥狀較之前有了明顯地好轉,飲食及睡眠較之前也有所改善,大便也恢復正常了。現在周大爺還未滿服藥的療程,仍在定期隨訪復查中。相信只要周大爺能夠遵醫囑服用藥物,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一定可以被根治。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4、繼續服藥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5、注意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應吃清淡、質軟、易消化的食物,平時應少吃多餐,不要暴飲暴食。
6、患者應嚴格遵醫囑定期到醫院進行隨訪、復查。
醫生感悟
幽門螺桿菌是胃內的一種細菌,它經口到達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經數周或數月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后可發展為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胃癌等。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明確的胃癌的危險因素,絕大多數胃癌的發生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大部分患者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早期可無明顯癥狀,當患者出現慢性上腹疼痛、飽脹不適、反酸、噯氣、惡心等消化道癥狀,這提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癥改變,即慢性胃炎。周大爺此次發病正是由于胃痛、胃脹、反酸等不適才來醫院就診,胃鏡也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為陽性,這說明周大爺的慢性胃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還好周大爺在癥狀加重時就及時來就診了,否則發展下去很容易造成其它嚴重的疾病。
所以如果一旦出現了胃部脹痛不適,并且有反酸、噯氣等癥狀時,需警惕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應盡早到醫院完善相關的檢查。如果真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應該及時進行規范的治療,避免其它的并發癥的發生。
聶丹
重慶市中醫院
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本文首發于“小荷醫生”,由醫生授權發布,版權歸醫生個人所有,禁止任何人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張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