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柴胡顆粒常被當做退熱藥服用,最有效的就是外感的“往來寒熱”即一會熱一會冷注意:風熱或風寒感冒初期不要服用中醫的柴胡系列是經典,日本當初學漢方的時候,因柴胡入肝經,甚至出臺讓肝炎病人將柴胡制劑當作常規治療藥的治療規則,結果很多人因為過服或者
小柴胡顆粒常被當做退熱藥服用,最有效的就是外感的“往來寒熱”即一會熱一會冷
注意:
風熱或風寒感冒初期不要服用
中醫的柴胡系列是經典,日本當初學漢方的時候,因柴胡入肝經,甚至出臺讓肝炎病人將柴胡制劑當作常規治療藥的治療規則,結果很多人因為過服或者錯服柴胡類藥物而引起肝臟衰竭,不得已停用。因此,如果你沒有中醫知識,最好別選“小柴胡顆粒”作感冒藥,特別是感冒初期的時候。
《100首中成藥臨床巧用與解說》史欣德
小柴胡顆粒
[藥品性質]非處方藥。
[方劑組成]柴胡、姜半夏、黃芩、黨參、甘草、生姜、大棗。
[劑型用量]
顆粒劑:每次1~2袋(每袋重10g,無蔗糖:2.5g/4g),日3次,開水沖化,待溫服。
小兒則根據年齡適當減量,用成人的1/3或1/2量。
[適應人群]任何人群。
[用藥指征]
形貌:面黃少華,表情偏淡漠。
癥狀:①發熱,或惡寒發熱交替,或汗出;
②胸滿脅痛,精神不振,心煩,入睡難,肩緊不適;
③不欲飲食,惡心欲吐,口苦,咽干,目眩;
④常于經期感冒發熱,行經突然中斷;
⑤老年人突然厭食;
⑥頭痛,手足心熱;
⑦大便或干或溏,或小便不利。
舌象:舌淡紅,苔薄白。
脈象:浮細,或細弦,或弦。
[適用病癥]
內科疾病:胃腸型感冒、慢性膽囊炎、血管神經性頭痛、抑郁癥、神經性厭食癥。
外科疾病:術后發熱。
婦科疾病:月經不調、妊娠嘔吐、產后感冒發熱。
小兒科疾病:小兒感冒發熱。
[巧用活用]
①發熱不惡寒,咽喉疼痛,唇紅,小便黃,舌尖紅赤,可配銀黃顆粒或板藍根沖劑同用。
②感冒發熱惡寒,頭昏頭脹,惡心欲吐,大便稀溏,舌淡紅,苔白膩,可配藿香正氣口服液同用。
③感冒時口干鼻干,煩躁以入睡,齒衄,小便黃,可配加味逍遙丸同用。
④感冒,鼻塞,咳嗽,咽喉有痰,大便臭,舌苔白膩者,可配保和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感冒發熱癥狀較重者,首次服用劑量可以加倍。
②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后停用,無須長期服用。
③發熱時惡寒癥狀明顯,周身疼痛,無汗,口不干,睏乏者不宜用。
④感冒發熱服藥一天無效者停服。
⑤肝腎功能異常者慎用。
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