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受世界經濟疲軟的影響,木材行業也難獨善其身,南方林區的杉木價格更是一落千丈,由原來的每立方米1200元一路下滑至800元左右,跌幅達30%以上,很多種植杉木的農民朋友煩惱不已。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杉木大幅下跌,又該如何去應對呢?基層林業
受世界經濟疲軟的影響,木材行業也難獨善其身,南方林區的杉木價格更是一落千丈,由原來的每立方米1200元一路下滑至800元左右,跌幅達30%以上,很多種植杉木的農民朋友煩惱不已。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杉木大幅下跌,又該如何去應對呢?
基層林業認為,全球經濟蕭條導致消費萎縮是最大的環境影響因素;杉木木材及產品的庫存和持續采伐的木材增量直接助推了杉木價格的下滑;杉木木材的種植技術和木材的利用技術制約了杉木木材的可替代性拓展。種植杉木的農民需要順應消費市場的變化,改變經營策略,營造高品質多用途的杉木大徑材。
全球經濟蕭條導致消費萎縮是最大的環境影響因素
杉木目前的主要用途是制作家具和房屋裝飾行業大量使用的板材線條,受新冠疫情影響,就業困難,經濟蕭條,民眾消費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房地產行業,住房銷售遇阻,家具的購買和房屋裝修自然大打折扣,上游的杉木產品銷售不了,資金難以回收,運轉出現困難,下游的木材也就難賣,杉木加工收購企業首當其沖,經營遇到壓力,只能壓低收購價勉強維持現狀,或者直接停工歇業,不再收購杉木。
杉木木材及產品的庫存和持續采伐的木材增量直接助推了杉木價格的下滑
一方面上游杉木制品難以銷售,形成庫存,而且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種植杉木的農戶經濟狀況不好,只能砍伐杉木銷售,換取收益。這樣,庫存不斷增加,新砍伐的杉木又不斷流入市場,杉木加工企業面臨兩難境地,迫于經營需要,只能降價收購木材。種植杉木的農戶也很窘迫,低價不賣就賣不了,漫山的杉木不能變現,就失去種植的意義了,也只能接受事實,低價出售,這樣勢必會造成杉木價格持續走低。
杉木木材的種植模式和木材的利用技術制約了杉木木材的可替代性拓展
其實,我國是個木材短缺的國家,每年消耗的木材一半以上依賴進口,為什么拼命進口而不利用自家生產的杉木呢?原來,目前我國市場的杉木多為速生木材,種植年限短,材質偏軟,質地疏松,只能適宜做板材和線條,真正可以用于建筑或其它用途的高品質大徑材杉木非常少,同時杉木的利用技術也有限,未能通過改進加工工藝提升杉木用途,使市場上的杉木無法替代進口大規格硬雜木。目前我國經濟已經啟動“雙循環”經濟模式,限制進口,鼓勵自產自銷,期待這一舉措對杉木木材市場產生實質性利好,刺激我國杉木產業發展。
杉木人工林種植的應對策略
針對目前杉木木材低迷的現狀,為適應新時期木材消費市場對杉木品質的需求,基層林業認為種植戶需要改變傳統經營策略,放棄過去大量營造短經營期低品質小徑材的經營理念,轉而營造長周期速生豐產高品質大徑材的策略,適當延長經營年限,加強撫育管理,生產材質更佳、用途更廣的大規格杉木,以填補進口木材減少的空缺,拓展杉木的應用空間,提升杉木木材的競爭力,最終獲取穩定豐厚的回報。
結語
杉木是我國人工用材林主要樹種之一,速生豐產易于栽培,木材產量大經濟效益高,深得農民喜愛,是南方農民朋友的綠色銀行,自古就有“千棵杉萬棵桐,子子孫孫都不窮”的說法。目前杉木價格滑坡只是暫時的,隨著國家“雙循環”經濟模式啟動,進口木材必將減少,鑒于杉木材質松軟,因此建議農民朋友改變經營理念,多生產優質大徑材,提升杉木品質和用途,填補進口木材減少的空缺,獲取更穩定更高的收益和回報。
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