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電視劇《士兵突擊》有這樣一句臺詞:“不要總是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給混了。”生活中有一種人,整天混日子,嘴里說自己有目標,但又不肯跳出“舒適圈”,終日過著嫉妒別人的生活。與之相反,有另外一種人,一天到晚忙著掙錢,只為生活可以過得更好。努力的小
電視劇《士兵突擊》有這樣一句臺詞:“不要總是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給混了。”
生活中有一種人,整天混日子,嘴里說自己有目標,但又不肯跳出“舒適圈”,終日過著嫉妒別人的生活。
與之相反,有另外一種人,一天到晚忙著掙錢,只為生活可以過得更好。
努力的小哥
本期素材來自一位外賣小哥,他用一條短視頻講述了自己過去一個月薪資的點點滴滴。
視頻里,小哥說到,上個月一共跑了2747單,超時95單,取消30單,配送收入是23600塊錢,活動收入4600塊錢,其他收入51塊(申訴補款),其他支出95塊,一個月下來就是薪資就是28000多。
在視頻的最后,小哥表示,自己每天至少跑16個小時,才拿到排名60多位,比他優秀的人大有人在。
網友的評價
這條視頻引來網友的爭議:
笑死我了,做人誠實點,沒幾個人是傻子。
十元一單有可能嗎?
站長是你表哥嗎?
其實,外賣小哥說的上個月正是包含了春節假期的二月份,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期間,平臺有獎勵騎手,簡單來說就是送一單的收入等于平時送三單的收入,二月份又是外賣“狂暴”的一個月份,大多數人返鄉,天氣又冷,早上又睡到日上三竿,起來就是點外賣,根本不會親自下廚,說白了,就是現在的人懶動手。
視頻中的外賣小哥之所以引起爭議,主要原因還是大部分人把送外賣的薪資定格在某個“價位”,卻沒想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無論什如何,他能一天保持16小時在線,這種毅力,就值得我們佩服。
網友的心態與小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謂“多勞多得”,小哥每天在工作崗位上投資超過16個小時,他的收獲肯定會比別人多;所謂“熟能生巧”,外賣小哥在這一行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摸索,早就摸出了“竅門”,比如怎樣把路線規劃好,好讓配送速度更快,哪條路在哪個時間段賽車,導致配送超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環節,可都是經過實踐才能得出來,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一個崗位上能賺多少錢,出了拼能力,還要拼細節。
與其爭議別人的薪資,倒不如學習別人如何掌握好細節,說白了,無論身處哪個崗位,只有用盡心思,才有發光發熱的可能。
寫到最后
現在的人,喜歡把“躺平”掛在嘴邊,總以自己很累,不想努力為由,過早地開啟了“退休生活。”
人生難得幾回搏,年輕時不拼一把,又怎么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等過了能拼的年紀后,你再想拼,也拼不動了。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凡事都有因果循環,你怎么對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對待你。要知道,沒有人一出生就能站在金字塔頂端,有的只是通過努力換來的成果。
企業家稻盛和夫曾提出一個“自燃型”的人格。意思就是,做事積極主動,自己就能燃燒自己的人。
對待工作,正是需要“燃燒自己”,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女朋友”,好好提升你們之間的“感情”。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慢慢拉開的,普通人在追求安逸舒適的時候,高手都在默默地深耕領域。
那些比我們牛很多的人,勢必經過生活的千錘百煉,才能被人知曉,而那些自甘墮落的人,無論經過多長時間,也不會有人提起他。
你能堅持一個月工作16小時嗎?
何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