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隨著對建筑節能要求的提升,對建筑保溫層的厚度要求相應增加,比如近零能耗建筑對外墻保溫的要求相當于從現在60mm~80mm厚提高到200mm以上。雖然國家和地方都推出了相關政策,外墻外保溫不計算建筑面積和產權面積、不計入公攤,但各地住
近年來,隨著對建筑節能要求的提升,對建筑保溫層的厚度要求相應增加,比如近零能耗建筑對外墻保溫的要求相當于從現在60mm~80mm厚提高到200mm以上。雖然國家和地方都推出了相關政策,外墻外保溫不計算建筑面積和產權面積、不計入公攤,但各地住建部門并沒有完全落實,導致開發商對外墻外保溫存在質疑,更不用說推進外墻外保溫的技術發展。
而外墻外保溫近日再次走上輿論風口浪尖,一是石家莊市長安區眾鑫大廈大火令人震驚,二是又有一個直轄市發文禁止采用外墻外保溫。如此一來,外墻外保溫陷入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一邊在防火性差的輿論里殘喘掙扎,一邊在各地政策中艱難維持局面,在雙重壓力下,外墻外保溫真的會走向終結嗎?
外墻外保溫頻頻被禁
重慶
3月26日,重慶市發布了《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禁限民用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有關技術要求的通知》。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和僅通過粘結錨固方式固定的外墻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將在2022年開始被禁止采用。
嘉興
2020年11月25日,嘉興市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市民用建筑節能保溫材料(產品)使用的通知》,從產品材料、施工工藝、使用場所等三方面明確限制了外墻外保溫系統的使用條件。
該規定限制使用無機輕集料砂漿和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等外墻外保溫系統,禁止使用膠結劑或錨栓以及兩種方式組合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工藝,禁止巖棉保溫裝飾板外墻外保溫系統在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工程外墻外側作為主體保溫系統設計使用,禁止在中小學、托兒所、幼兒園、青少年宮和養老院二層及以上部位使用保溫裝飾一體化板,慎用擠塑聚苯板作為樓板保溫構造材料。
上海
在2020年10月13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公布了《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產和使用的用于建設工程的材料目錄(第五批)》。要求2020年11月1日前未通過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備案的項目以及2020年12月31日前尚未開始墻體節能工程施工的項目嚴格執行,傳統外墻保溫系統幾乎全被禁用和限制。
安全問題是根源
“開裂、空鼓、脫落;保溫卻不阻燃;阻燃又不能滿足節能建筑保溫要求,這已成為外墻保溫行業的三大‘痛點’。”業內人士如是說。
火災
今年3月9日,石家莊市長安區眾鑫大廈發生火災。現場圖片顯示,火災從五樓開始燃燒一直到大廈頂部,現場濃煙滾滾,濃煙高達200多米。
據官方通報,此次火災燃燒的主要是保溫層。各部門共派出消防車45輛、供水車10輛全力開展撲救。在很多樓體失火事件中,我們總能夠找到保溫材料的影子。
墻體脫落
2019年8月4日傍晚至夜間,北京普降大雨,5日5時30分左右,朝陽區東壩地區暢頤園小區3#住宅樓南側發生局部外墻保溫層脫落,脫落面積約600平方米。該事件共造成27輛機動車受損,所幸未造成人員傷害。
而2018年、2020年因為大風導致的墻體脫落更是數不勝數,
為此北京市住建委曾于2019年專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工程質量提升工作的通知》,特別提出要強化外墻外保溫質量問題專項治理。《通知》要求,竣工5年之內的住宅工程,由建設單位牽頭,組織對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缺陷和損壞情況進行全面排查。
常見保溫材料成雞肋
首先是保溫砂漿。由于保溫砂漿添加了大量的無機材料,具有不燃燒的特性,一度填補行業空白,逐步被市場認可。保溫砂漿保溫導熱系數大,主要應用于我國南方地區,為建筑節能作出了貢獻。
但保溫砂漿的自身技術缺陷也逐步顯現:首先,保溫砂漿要現場混合攪拌,受工人操作水平、氣候環境、施工現場條件等因素影響,難于監管,容易埋下隱患;其次,保溫砂漿脫落、開裂、滲水、空鼓等問題多發,嚴重影響建筑質量和安全。最后,到2020年,全社會建筑物的總能耗要實現建筑節能75%的總目標,保溫砂漿無法實現。
針對保溫砂漿出現的問題。北京、江蘇在國內率先開始禁止使用保溫砂漿。一些地方緊隨其后,要求建筑物禁止、限制、謹慎使用保溫砂漿。
其次是保溫巖棉。巖棉其主要成分為無機物,防火效果好。但保溫巖棉的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生態能源,環境污染問題屢被曝光。一些巖棉生產地多次被國家生態環保部點名,限期整改。為環保達標,有實力的巖棉企業不斷改進和更新換代生產設備,淘汰落后產能、技術,導致保溫巖棉的成本大幅提高,價格優勢不再明顯。
除此之外,普通保溫巖棉還存在抗拉強度低;在濕熱條件下尺寸不穩定,沉降導致空鼓,脫落;巖棉裸板纖維與纖維之間存在著連通空氣,在熱脹冷縮和負風壓作用下極易蓬松、鼓脹等缺點。
2017年年底,河南開封開始限制使用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該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國產巖棉技術缺陷明顯,主要表現在抗拉強度和吸水率方面,由于巖棉的憎水性,其應用于外墻保溫中極易形成空腔、粉化、脫落等現象,從而達不到應有的保溫效果”。
2019年,湖南省禁止推廣使用巖棉保溫材料,稱:“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因不符合湖南省氣候特點且存在安全隱患;無龍骨和防護面板的巖棉、玻璃棉制品內保溫系統因不符合標準且對人體健康存在隱患”。
再次,是XPS聚苯乙烯擠塑板等有機材料,因在多起火災中成為“幫兇”,被業內呼吁禁用。
行業“革新”迫在眉睫
“外墻外保溫行業首先要解決‘厚臉皮’問題,否則脫落傷人毀物事件可能會更加嚴重。”多名專家憂心忡忡地表示。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能源與環境檢測中心專業總工程師楊玉忠指出,近兩三年,有關外墻節能和保溫領域的標準變化非常大,隨著建筑節能的要求提升,對建筑保溫層的厚度要求就相應增加,比如近零能耗建筑對外墻保溫的要求相當于從現在60mm~80mm厚提高到200mm以上,這給外墻外保溫的施工質量帶來更高的安全隱患。
“外墻外保溫層越來越重,施工工藝提升不足,保溫節能與安裝牢固之間出現沖突。”山東建筑大學孟揚教授說,“現在的外墻保溫層每個平方米接近20公斤,固定的要求也會加高,但很多工人在現場習慣于原來比較簡易的操作,難免發生一些局部固定不是很到位的情況。”
業內人士還指出,隨著建筑保溫材料迭代更新,國家應加快對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和調整,給新材料施展功夫搭臺,不能總在原來的幾種保溫墻材上打轉轉兒,對技術成熟、已經取得市場認可的新材料要盡快推廣使用。國家還應對研發和生產外墻保溫新材的企業給予政策鼓勵和資金支持,推動形成行業爭先研發創新的良好態勢。
同時,要盡快落實建筑質量終身追責制。形成誰開發誰負責,誰生產誰負責,誰建筑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責任追究體系,強化各部門的責任意識,推動新材料、新產品的推廣使用。
不久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0年版)》,將外墻保溫材料列入全國重點工業產品監管目錄。要求“在安全評估基礎上,根據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高低,分類采取加強監督抽查、生產許可、執法打假、認證認可、風險監測、缺陷產品召回等措施。”相信,這將倒逼保溫墻材行業,加快產品和技術的革新。
結構一體化會是良方?
"和墻體同壽命,杜絕火災發生、脫落的危險"成為了外墻外保溫繞不開的難題,與此同時,國家發布的在建筑領域實施的65%的節能標準,以及75%的戰略目標,促使著建筑保溫走向了高質量的發展之路。處在外墻保溫的轉換節點上,建筑與保溫結構一體化走上歷史舞臺。
相較于傳統外掛式的保溫體系不同,建筑與保溫結構一體化采用把保溫層澆筑在建筑墻體之中,這是一種三明治式的結構,讓保溫材料處在水泥層之中,這種結構在理論上能夠有效的解決外墻保溫易發生火災,易脫落的風險,做到與墻體建筑同壽命。
2018年7月25日,保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推廣應用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推廣應用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2019年3月18日,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加強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大力推行保溫結構一體化技術;前文中提到的《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產和使用的用于建設工程的材料目錄(第五批)》,直接推動了上海市外墻保溫一體化的工作方向。
建筑外墻保溫領域從我國正式實施到目前為止,已有十數載,新技術不斷涌進,傳統老舊體系在被替代和淘汰,技術創新推動著行業的進步。綠色建筑4.0時代已經來臨,未來的建筑將會更加節能,安全,綠色,環保,舒適,而外墻外保溫領域也將無限靠近這樣的主題,建筑與保溫結構一體化是否能夠成為建筑外墻保溫的"安全屏障",使得保溫與安全魚與熊掌亦可兼得,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文章素材來源:石家莊市長安發布、上海市建委、重慶市住建委、嘉興市住建局、中國建材報等。
張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