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11月15日至17日從印度乘飛機去尼泊爾進行觀光游玩。尼泊爾概況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是個內陸國家。北靠我國西藏自治區,東鄰錫金(1975年已被印度吞并而并入印度版圖一一作者注),東南、西、南和印度接埌。面積十四萬
2019年11月15日至17日從印度乘飛機去尼泊爾進行觀光游玩。
尼泊爾概況
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是個內陸國家。北靠我國西藏自治區,東鄰錫金(1975年已被印度吞并而并入印度版圖一一作者注),東南、西、南和印度接埌。面積十四萬七千一百八十一平方公里?!盵 1 ]其"境內大體可以分為南部平原、中部河谷、北部山地三個地形區。尼泊爾地勢高峻,有許多七千米以上的高峰,有`山國'之稱……尼泊爾屬山地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熱、雨、寒三季。"[ 1 ]
尼泊爾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一九五五年八月一日同我國建交,我國和尼泊爾于一九六〇年四月簽訂和平友好條約,一九六一年十月簽訂中尼邊界條約?!癧 1 ]無論是原來的尼泊爾王國還是2008年7月以后的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都和我國友好相處,特別是該國大地震后我國政府立刻伸出援手,為其運油、送物資并幫助災后重建,使兩國關系更為友好。
尼泊爾現有人口2800萬,"主要為廓尓喀族和尼瓦爾族。河谷地區人口較密集。居民百分之九十信印度教,百分之五點三信佛教。尼泊爾語為國語,通用英語”[ 1 ]。 首都為加德滿都,位于河谷地區,整個加德滿都地區人口約800萬,占到全國的30% 。
尼泊爾旅游資源豐富,僅加德滿都周邊就有3200多座寺廟、古建。全國現有七大世界文化遺產,除佛祖出生地藍毗尼距加德滿都略遠外,其余六處世界遺產均集中在首都及其周邊的巴德岡和帕坦地區。
尼泊爾見聞
當地導游講,尼泊爾有"三多”,即廟比神多,神比人多;印泊爾人認為全國有3.3億個神。人們見面,雙手合十,口稱"納嘛斯呔”(音),即"你好”、"祝福你”的意思。
尼泊爾人們的生活規律是:早上5:00一6:00起床、洗嗽后去拜佛,6:30早餐,上午9:00大餐,10:00上班,下午16:00點小餐,18:00一18:30晚餐,21:00一21:30睡覺。
城鎮店民每家大門前面的地面上都有一個太陽神一一近似圓狀的神祗標志。每天早上洗澡后先到門口拜太陽神,撒上新鮮花瓣,之后再去附近寺廟或佛塔前拜佛。
尼泊爾為農業國,經濟較為落后。從首都到巴德岡,房屋陳舊,現代化建筑極為少見;基礎設施較為落后,路況較差。城市大街上,電話線或架設于空中或貼附在建筑外墻上,猶如黑色的蜘蛛網。城市街道峽窄,有的街巷路寬不足1m,成為城市中的"一線天”。尼泊爾位居世界兩大地震帶之一的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屬多震國家,這樣的樓距,遠遠不能滿足建筑物抗震最小間距的要求;況且尼泊爾老舊房屋較多,抗震能力較差。這是擺在尼泊爾政府面前一個嚴竣的現實問題。
當地導游講,尼泊爾與印度不同,印度兩極分化嚴重,在印度富人巨富,但富人很少,多數為窮人;而尼泊爾中產階級多,貪富差距較小。其實在旅游中還是看到了極貧者,在加德滿都老王宮廣場一株古老的菩提樹旁,一位穿著一身黃衣、頭扎黃條巾、畫著白色臉譜、飄著長長白須的老者,一手拿著竹仗一手提著飯筒坐在磚臺邊向人們乞討。街頭亦偶有小孩向游人討要。然而,尼泊爾民眾雖不富裕,但民風純樸。
另外,右加德滿都老王宮廣場,還看到有不少尼泊爾人們閑坐在廣場路邊,無所是事。從這一鏡頭折射出尼泊爾社會的一個真實側面。
關于尼泊爾的車牌區分:白牌為政府及軍隊車牌,綠牌為旅游車,藍牌為外交車,紅牌為私家車,黑牌則是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運輸車輛。
尼泊爾私人高級轎車很少,導游講出了答案:因尼泊爾為內陸國家,距港口很遠,進口汽車需穿過鄰國國土拉到尼泊爾、運費很高,在國內購車繳稅高達360%,所以購買豪華車的人就很少了。
關于尼泊爾的古建筑。
其古建民居,層數以三層為多,對稱布置。其正面設計,一層為柱廊式,二(或三)層設半懸挑式或凹進式木質陽臺。廊柱、門、窗及窗上楣檐、陽臺及陽臺欄桿均做木雕。外墻層間周邊外凸磚帶做磚雕,相對上述木雕、磚雕圖飾略顯簡單。
尼泊爾城市中的古民居
關于古神廟。街頭的古老小神廟很多。其建筑形式一般為:半通透,四坡頂,廟柱周邊設木圍欄;其地面較街道路面高出幾步臺階,臺階兩側置石雕神獸。寺廟旁多有古樹為伴。
再一點,就是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佛塔一一其實應叫教塔或神塔為宜,因尼泊爾信奉佛教者僅占合國總人口的5.3%左右,今權以"佛塔“稱之一一佛塔大小不一,顏色不同,造型亦有差異。但大都與印度的教塔造型相仿,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一種為高寬比較大的細高型,其主平面為正方形塔身,沿高度可分為三段,下段正面設門(洞),其截面沿高度不變;中段高度尺寸略大,斷面尺寸自下而上漸升漸收,但沿高度其中部收勢較上下部為緩,從而使立面略顯外凸、造型優美;上段為塔尖部分;此種塔大都通身潔白或鐵紅色。另一種塔為粗矮型亦可分為上中下三段,但下段高度較大,正方形主平面,正面開門(洞),白色飾面;中段略呈洋蔥頭型,鐵紅色;上部塔尖尺度較小。第三種塔上中下三段變化較大,下段正面設半圓拱券門洞;中段為四級花角四邊形,每級尺寸回縮;上段為塔尖;這種塔往往體形較小。還有一種塔,第一段為體量較大的八角形、第二段是體量顯著減小的扁平蔥頭珍、上段為塔尖的通身黑色的小型佛塔……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佛塔立于街頭巷尾,成為尼泊爾城市中一大美景。尼泊爾人們早起拜佛,大都在這些塔前參拜。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德岡市的幾乎每一街口,都建有休息臺。休息臺為帶項開敞式,其作用是供人們休閑聊天、相互溝通(情感)之用。此種建筑為尼泊爾所獨有,在世界其它國家從未見到過。
游覽加德滿都老王宮廣場
2019年11月16日早餐后乘車去加德滿都王宮廣場。
加德滿都王宮廣場"位于加德滿都市中心南部,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李查維王朝時代(464年一879年)經過馬拉王朝和沙阿王朝的歷代修建,形成了由3大塊空地和50多個建筑古跡構成的加德滿都王宮廣場建筑群……1979年成為尼泊爾的7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①。廣場上古老建筑及古跡很多,而最有名的是始建于13世紀的哈祿曼多卡王宮和庫瑪麗女神廟(即女活佛廟)。
先說一下庫瑪麗女神廟。
女神廟坐南朝北,為一幢三層建筑的院落式磚木結構建筑。內外墻體均用紅磚砌筑,木樓(屋)蓋,雙坡屋面。除屋頂內外檐口為紅色飾面外,其余諸如門套、門框、窗、窗楣及半圓形裝飾窗頭等所有外露木質構件及裝飾均為黑色。即整座神廟建筑為紅色基調黑色點綴,加之院落窄小四周樓房高大,從而使這座規模不大的神廟顯得格外莊重、肅穆、陰森而神秘。神廟大門很小很普通,除門楣上方有一金色半圓形門頭及門兩側各蹲一只白色石雕神獸外,別無任何特別之處。
進入大門來到院內。院子很小,僅三間見方,扣除院落周邊與屋頂挑檐等寬的方形環道(比院落地面高出一級)外、所剩中央內院不足70㎡。而且在院子內還設有一小花壇,另有為了抗震在院內每面墻第三層窗下部伸至地面的成排的加固木斜撐,致使院內人們可用空間少之又少。大量游客進來,顯得格外擁擠。
門框、窗框、窗楣、窗頭以及墻水平凸線均做木雕,其圖案不僅有眾多造型各異的神像,還有各種花飾,造型很是豐富。
尼泊爾導游告之,今天女活佛(即活女神一一庫瑪麗)要出來和大家見面,但切記女活佛出來后嚴禁拍照!一聽此信息、眾游客激動不已。要知道,女活佛只有在特殊的節日和時間段才會出現在院子南面三樓正中央窗楣處安裝一只小燈泡的窗口,和頂禮膜拜旳民眾見面,且現身時間不超過3分鐘。機會多么難得!
游客們一邊欣賞院內木雕藝術,一邊拍照,一邊等待著女活佛的出現。隨著時間的流逝,游客們不邀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南三樓那扇神祕的窗口。
不時有女活佛(庫瑪麗)的待從或保衛人員打開窗扇向下面的人群張望,隨后就又關上窗扇。
人們在耐心地等待著……
時針指向上午11:00,突然,南面第三層樓中間窗戶東側那扇窗打開了,女活佛(活女神)現身了!??!怎么是一個不滿10歲的小姑娘啊!定睛細觀,活女神年齡約5一6歲,她側身(面向西北)看著下面的人群,體態端莊,面目清秀,雙目斜視,面無表情。此時的她,是喜?是憂?是愁?是怨?無人能解!在活女神現身之即,東面三樓各窗亦同時打開,年齡三五十歲的活女神侍從、保安及神廟管理人員相繼現身,在為女活佛"護駕“。
不足兩分鐘,活女神就離開了,窗口隨即關閉。
因神廟有嚴格規定,活女神現身時嚴禁拍照,故沒有活女神照片可提供給讀者。
大名鼎鼎的活女神庫瑪麗為何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丫頭呢?今把網搜的相關資料介紹如下。
尼泊爾的庫瑪麗女神(即上述之女活佛),是尼泊爾國王和老百姓的保護神。"在梵語、尼泊爾語和其他印度語言中,庫瑪麗意即`處女'”②,故庫瑪麗身體必須是潔凈的,身上是不能帶血的,否則就喪失了守護國王的能力了。
活女神即"庫瑪麗的的選擇標準很嚴格。其中幾條是:4歲到7歲處女;不能流過血,從未生病。出身釋迦族。出生時的星象吉祥,有利于國王的星象。身上沒斑點胎記。牙齒整齊沒有缺少。身體要符合32種優美的特征”②。上述選出的女孩還要接受各種試煉,"其中一個試煉是,在房間的地板上放置著水牛的頭(象征被女神殺死的妖魔)以及灑上牛血,把女孩關在里面一晚。如果女孩表現鎮定安祥,那么便證明她是庫瑪麗。"② 而一旦入選,女孩"就要離開家不能和家人見面,住在寺廟中……平日走路要坐神轎,雙足不能碰地……不能到外面玩,甚至不能被自己的朋友觸碰,如果發生這樣旳事情,她就會失去純潔之身。如果庫瑪麗出現初潮或流血,她就要退位。"② 尼泊爾女孩一般到8歲左右就可能來歷假,故選出的庫瑪麗一般到了8歲就要退休。
退休后的庫瑪麗就變成了普通凡人,回歸故里,一身榮耀隨即歸零。據說當地流傳與"庫瑪麗“結婚的男子會早死,所以很難找到伴侶,一般會孤獨一生。多數退休后的"庫瑪麗”在家靠父母供養度日。多么詭異而殘酷的宗教!多少女孩一生的幸福就此葬送!還好,聽說自2004年7月起,政府開始按月給其1萬盧比(約合人民幣622元)的"退休金",發放期限為10年,以維持生計。
隨后游覽老王宮。
哈祿曼多卡王宮是廣場中最早的建筑,"始建于13世紀……自15世紀末起成為歷代囯王的王宮。后經幾代的馬拉國王們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雹?。自15世紀末至19世紀末這里一直是尼泊爾的王宮, "直到1886年遷往新王宮止,不過國王加冕等重大儀式仍然在此舉行。1970年王室遷往`納拉揚蒂'新王宮后,老王宮辟為博物館供游人參觀”①?,F皇宮內還有12個庭院。因中間經過歷代國王的擴建,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而建筑形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因而才會出現同為王宮內的建筑、大門口處建筑古老而久遠、而左側相鄰的王宮建筑卻變成白色的近代建筑形態的反差現象。
來到被稱之為"金門“的宮門口,發現宮門分為前后(內外)兩框,后門框為金色飾面;而前框則為藍色罩底,其左右兩門框中部區段上下各有兩雙眼晴,稱之為"佛眼”。"門上方有3組木雕群像,左為曾拉塔普?馬拉國王及王后彈琴圖,中為千手千面薄伽梵神像,右為黑天神與牧羊女起舞像(可惜左右兩組木浮雕群像已在2015年4月25日的大地震中損壞脫落,但固定浮雕之木樁及鐵栓仍清晰可見一一作者注)。金門左右有一對石獅,濕婆神和法力女神騎在獅上?!雹?/p>
2015年大地震給這座有近800年歷史的古代宮殿造成了極大的損壞。在"金門”口就看到了搭建的加固施工腳手架,我國援建人員正在對整座皇宮進行復原修繕加固。
進入宮門,王宮衛士身著黑色警服、右手握槍筆直地站立在門崗處值班。衛士面帶微笑,向游人示意,游客們可以站在其身旁合影留念。
來到宮中最大的納薩爾院,該院"為沙阿王朝歷代君主舉行加冕典禮之地"①。庭院北面為一幢三層樓房,雙坡屋項。一層為一束束雙柱組成的開敞拱券柱廊式展廳;二層,在外墻及一扇扇折迭式遮陽窗扇的一片綠色之中,露出一排潔白的外窗;三層為通廊式,廊內墻面及柱間弧形拱券為白色,而廊柱和屋頂檐口則搭配為紅色。庭院"東北隅為五面猴神廟“①,共八層,下面三層與其西側之上述三層樓房連為一體,上面為"圓形五重檐,自下而上逐層縮小,建筑式樣奇特"①。庭院西北角靠近金門處的原有古建,因地震損壞嚴重,現正淮備復原施工。庭院西面為一幢4層建筑。庭院東面為一兩層筑筑,雙坡屋面;一層為一排展室,陳列有國王寶座、御轎等珍貴文物,因為玻璃罩封,無法拍出理想照片。院之東南隅"為九層殿,高35m,為院內最高建筑“,可惜毀于地震!其施工后的復原圖已展示在庭院內,原址處已布滿腳手架并外罩施工防護網,我國援建隊正準備復原施工。
之后來到東庭院。該院雖然小巧,卻木雕極為豐富、精致。柱、梁、門、窗均屬浮雕藝術精品。還有幾百年前的木樓梯,一根根樓梯欄桿,一級級木質踏步,靈巧通透,在我國古建中是較難看到的。
從王宮出來,看到廣場上到處都是幾百年前的古老建筑。眾多古建筑中,還有一座"卡斯特漫達(Kasthamandap Temple)又稱獨木廟,據說全廟由一根樹木的木架建成,建于公元8世紀,是加德滿都最古老的建筑,`加德滿都'的名字就源于此廟?!雹?可惜已毀,難已得見!
游覽博達哈大佛塔
從廣場乘車去博達哈大佛塔。
博達哈大佛塔(Boudhananth)位于加德滿都市中心以東約8Km,是世界上最大的覆缽形佛塔,塔高38m,直徑100m。于197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是尼泊爾的地標建筑。
下車后隨著尼泊爾導游走過一條不寬的小街,走到街頭,就看到了宏大的佛塔。大佛塔周邊是一條寬6一10m的環行道路,名曰"轉經路”,路外側布滿了木大小小的藏式風格的購物店。
大佛塔自下而上共有四部分計11層組成:第一部分為地面以上佛塔最下部的大底盤,共1層;第二部分為大底盤上面的佛塔底座,共3層;第三部分為佛塔主體,包括圓環形底座和其上的覆缽式半球形穹頂塔身,共2層;第四部分為塔尖段,共4層,自下至上依次為方棱柱體、階梯狀下大上小的棱臺體、傘狀體和頂部塔尖。
大底盤,在其"環墻外壁有147個凹進去的壁龕,內懸掛經輪和108個打坐的神佛像。信徒祈禱時,必須以順時針方向繞行,一邊拔數念珠或背誦經文,一邊轉動祈禱輪。“③
大底盤上面的3層佛塔基座,在"平面布置上每層基座均為兩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的"十“字相交迭形,因而每層均有12個("個"字為作者加)角。在底層基座的12個角上,各建有數米高的小佛塔一座。基座四面均有石階通向半圓塔基。"③
大佛塔主體部分就是巨大的覆缽體半球形大穹窿頂。而大穹窿頂下面的圓環形基座,其"外壁內凹80個壁龕,每個壁龕內均有佛像一尊。“③
關于第四部分之塔尖段:最下部的方棱柱體,其東、南、西、北四立面上繪有4對佛眼,白眼球藍眼珠的佛眼,眼觀四面八方,矚目蕓蕓眾生,洞察人間疾苦,審視人性善惡;棱柱體上方的階梯狀棱臺體共13級,向上一級級縮小、直到傘狀結構底部;在方棱臺體下面周圈懸掛紅布,與下面的方棱柱體隔開;方棱臺體上面為一布質傘狀結構;其上就是大佛塔最頂部的塔尖了。
大佛塔除第四部分的方棱柱體、方棱臺體、塔尖為黃色鍍金及其金色傘狀結構物外,其余均為白色。其中,佛塔主體覆缽半球體大穹頂,在白色基底上還繪有金黃色連體圓弧拱形花紋。
每束由數條掛滿彩色經幡小旗的拉索組成的四束"五彩錦紛",沿四個不同方向從佛塔頂傘狀結構物體下斜向拉伸至佛塔大底盤。其上面的紅黃白綠藍五彩經幡小旗,在微風中不停地飄拂,似在一刻不停地在"喧誦”著佛法。
博達哈大佛塔,體形巨大,主體潔白、金色罩頂,氣勢恢宏,神氣而威嚴,非常壯觀!
游客及信徒們沿轉經路轉至佛塔北面,通過石臺階上到具有12個角的3層塔基底座的第一層,隨后再順時針繞行并最終到達覆缽半球形大穹窿的佛塔腳下。
大佛塔附近一棟棟藏宅,風中抖動的五彩經幡小旗,佛塔北門口酥油燈散發出的特殊氣味,以及一撥撥匍匐在地的佛教徒的虔誠參拜,烘托出景區藏傳佛教的濃厚氣息。
游覽巴德崗杜巴廣場
從大佛塔景區出來后乘車去巴德崗。
巴德崗位于加德滿都以東約15km,海拔1401m,面積10.4萬平方千米。13世紀的馬拉王朝定都巴德崗,其始建于13、14世紀的巴德崗杜巴廣場(Bhaktapur Durbar Square),又陸續修建王宮、寺廟;以后各朝繼續修建,形成了龐大的古建筑群。"四周全是形形色色的寺塔。包括馬拉王朝的王宮及許多獨具特色的神殿、廟宇、佛塔、雕像等,有`露天博物館'之稱。"④ 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巴德崗杜巴廣場"比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即加德滿都王宮廣場一一作者注)、帕坦杜巴廣場更加寬闊“④,有王宮、神殿、寺廟、佛塔及雕像等,其中最有名的為長達500年馬拉王朝的王宮、廣場東南邊的尼亞塔波拉塔和廣場東面的巴特薩拉女神廟。
首先游覽馬拉王朝王宮。
王宮位于廣場北側。王宮又稱"55窗宮",因其大門東部宮殿有55個小窗格的木雕窗而得名。宮中有"包括許多各具藝術特色的宮殿、庭院、寺廟、雕像等,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④。
整座王宮的南立面,沿東西方向由三段組成。
東段為三層磚木樓房,紅磚墻面,即"55窗宮“。三層門窗框及木窗均為黑色木雕,其中各窗欞窗格均為鏤雕。一層木雕造型相對簡單;二層木雕較一層豐富,各窗大小相間,不僅窗套造型復雜,還在各窗之窗楣之上增加了上部向外傾斜的半圓型懸雕窗頭;三層更為特殊,整層外窗之窗套連為一體向外懸出近1m而形成一個帶有多窗的陽臺,陽臺外側之連體木雕窗造型扱為豐富,且每一窗楣上都有上部外傾的懸雕佛像,一窗一態,工藝精湛;屋頂檐口下方掛滿白邊紅色圍幔。
西段亦為紅磚墻面的三層樓房,外墻造型及裝飾較為簡單,門窗木雕亦很簡捷。值得一提的是三層屋頂及外挑檐口下方、沿外墻均勻地布有斜撐式木條,而每一木條均有浮雕神像,造型優美。
中段外墻為白色墻面,雖其總高度略高于東西兩段,卻僅為兩層。其屋頂外挑檐口及其下斜撐式木條上的神像浮雕,與西段基本類同。而其墻面及門窗無雕飾,簡捷干凈。
可能是受到2015年地震的影響之故,東、西兩段外墻布滿了加固斜撐。
整座王宮南面有三個大門。西大門位于西段樓房東邊第一間,門外兩側有石獅一對。中大門位于中段白色樓房中間,門洞較大,現正在維修。東大門就是"金門”,位于中段樓房與東段"55窗宮“之間的紅色宮墻上,游客們就是從此大門進入王宮游覽參觀。
金門裝飾極為考究。整個宮門均為金黃色;左右門框自下而上各雕有5尊神像,形態各異。門楣之上為一桃拱形裝飾門頭,分中部與外圍兩部分,中部略凹,其中央為上下雙神像,下面神像為千手神浮雕像,其左右兩側,各有一尊高浮雕全身神像、鏡面對稱分立兩側;千手神像雙足處又各有一小型高浮雕坐姿神祇。外圍部分上方中央雕一背展雙翼的飛天女神像,其兩側亦各有一手臂外伸之婀娜少女雕像相伴左右;余則以小型神獸、云朵等圖案完成對凹進中部的封圍并與下面左右門框對接。在紅色宮墻的襯托下,東大門顯得既華貴又莊嚴。
步入大門,來到王宮。
前面是一條不寬的通道。通道西側的紅磚墻有一黑色樓門,每扇門上部各雕有一神像;樓門左右門框外側及門楣外伸部分下方,各調一坐姿伸像,結跏趺坐,雙手扶股,相貎威嚴;門前左右兩側各有一高浮雕立姿神像,脛佩項鏈、腰系長裙,左右雙臂下垂而前臂上舉、雙手托物,慈目大耳,面帶微笑立于門前。門前石級上坐著兩位身著白色連衣裙的尼泊爾小姑娘,等待著與游客合影。
通道東側即為"55窗宮"西墻。
再前行來到王宮大院。游客可近距離欣賞王宮建筑的木雕藝術。其連窗套木雕更為矚目:窗戶均為整塊木頭鏤雕而成,窗欞花飾豐富,根根窗欞交叉形成無數個很小很小的窗格小孔,因孔很小,故宮內能看到宮外而外面則看不到宮內。每窗下部為一金身神像,窗楣上面為頂部外傾的金色半圓形花飾木浮雕窗頭,其底部為各種神獸,頂部中央為雙臂外伸神像,神像頭頂佛塔,而塔尖之上則是檐枋,檐枋上面就是檐口封板了。
大院西邊,看到了王宮第二道宮門。宮門極為精致,大門里面即為王宮第二進院落。從門口可窺探到其樓房、殿宇,但宮門有人把守,游客不許入內,而且就連對宮門拍照都不允許。
無奈,我們只好從大院東北角進入北面院落去看王宮水池。幾百年前修建的水池就位于院落中央。水池呈長方形,周邊為料石石壁,池邊平臺低于院子地面約2.3m。水池東端石壁弧形外凸,以擴大池邊平臺面積;水從弧形池壁的"鷹嘴“流出,沿下面傾斜水槽經"羊頭"口中流出、下落到池邊平臺的石井中,再經下面的管道流進水池。
石壁頂面,周邊以石雕眼鏡蛇纏繞護佑。在兩個昂起的蛇頭對望處,設置臺階,人們可沿臺階下至水池平臺。在水池中央,有一淺粉紅色眼鏡蛇石雕立柱,蛇脖扁平、蛇頭水平探出,面對石壁出水口,造型逼真。
從王宮出來后去廣場東邊游覽巴特薩拉女神廟(Batsala Devi)。
巴特薩拉女神廟是印度教神廟,里面拱奉著巴特薩拉女神。神廟為三層重檐建筑,磚木結構。一層為柱廊式,二三層周邊外挑木陽臺、其下面以斜木支承。門前蹲兩個坐姿石雕力士像。門右側立著高大的鐘架,其上掛著一口大銅鐘。
游覽女神廟后乘車去納加闊特山莊。今晚要在山莊入住,以便明天一早觀賞壯觀的喜馬拉雅山的雪山日出。
在去巴德崗杜巴廣場之前,先游覽了尼亞塔波拉塔(Nyatapola Temple)。"高達30米的尼亞塔波拉塔(即五層塔)是廣場上的標志性建筑"④。該塔為建在一紅磚砌筑的五層臺基之上的一層為柱廊式的五層重檐細高型塔式建筑。尼泊爾導游講其始建于1708年,是尼泊爾最高的一座神廟建筑。五層臺基正面中心部位設一數量達32步臺階的露天大階梯,自地面直通臺基頂面之塔腳。大階梯兩側,對應每層臺基處都設有一對動物石雕(即石像生),有大象、獅子等。高大的臺基使尼亞塔波拉塔顯得更加宏偉!
觀喜馬拉雅雪山
乘車到達納加闊特山莊太陽還未落山,在夕陽余輝映照下,喜馬拉雅雪山漂亮異常。大家下車后顧不上掂行裝就拿著手機開始拍照,我支好三角架、擺好相機對好焦矩好好拍了兩張,又用手機再加拍了幾張。之后辦理入住手續。
尼泊爾導游告之,明天起早觀日出,要求大家05:40叫早、06:00集合,觀賞難得一見的喜馬拉雅雪山日出,感受那巍巍雪峰之間瞬間綻放出的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騰躍出升的朝陽散發出的神圣光芒。為等這一刻的到來,我把手機叫早響鈴時間提前定到凌晨05:00,生怕晚了收拾不及而誤亊。睡覺前,我把相機和手機都沖滿了電,把拉桿箱收拾好,一切準備停當方才上床休息。一夜的等待,好不容易聽到手機叫早的鈴聲,我一咕嚕爬了起來,叫醒愛人并抓緊洗嗽,穿好衣服拿上相機、手機、三腳架,推開了房門,立刻呆在了當場:整座山莊大霧迷漫,不用說遠方的喜馬拉雅雪山,就連身邊幾米遠什么都看不清楚。同學們、旅友們也都陸續起來,個個掃興!美好的愿望立刻化成了泡影!
一直等到08:00濃霧不散。導游只好組織大家收拾行裝上車回加德滿都。眾人上了車,汽車于08:30開動,此時突然云開霧散,一縷陽光從樹叢夾縫中投射進來,可惜已經太晩了,觀看喜馬拉雅雪山日出就這樣結束了!大遺憾了!
還有一個遺憾,就是本次尼泊爾旅游未安排佛祖出生地蘭毗尼游覽內容,心中總覺得不完美,只能留待以后再說吧!
汽車到達加德滿都國際機場,出關、登機;14:08起飛,16:13著陸印度甘地國際機場,當晚入住新德里。
2019年11日18日從甘地機場登機,飛機15:08起飛,于北京時間20:47著陸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印度及尼泊爾旅游結束。
參考文獻
[ 1 ] 《世界地圖冊》? 中國地圖出版社 ? 北京市金星地圖印刷廠 ,1990.12
參考資料
① " 加德滿都王宮廣場” ?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19.12.20]
② "庫馬麗女神” ?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20.3.24]
③ "博達哈大佛塔“ ?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20.3.24]
④ "巴德崗杜巴廣場" ?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19.12.20]
一一2020年3月24日作
李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