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好久沒寫頭條了,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太忙了。但是到衛輝山腳下走一遭,碰見一位村花,被她的故事打動,趕緊分享一下。今天介紹的村花叫劉丹丹,今年應該是36歲,性格活潑開朗,一點不做作,所以交往起來沒有一點拘束。到她家的時候,她正在和叔叔、嬸嬸還有
好久沒寫頭條了,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太忙了。但是到衛輝山腳下走一遭,碰見一位村花,被她的故事打動,趕緊分享一下。
今天介紹的村花叫劉丹丹,今年應該是36歲,性格活潑開朗,一點不做作,所以交往起來沒有一點拘束。到她家的時候,她正在和叔叔、嬸嬸還有兄弟媳婦一起做粉皮。
當地有做粉皮的傳統!
她所在的村莊叫三皇莊村,屬于衛輝市安都鄉,緊挨著鶴壁。兩市交界,加上山區,這真是個偏僻的地方,如果沒人帶路,就是跟著導航走,也不容易摸到她們村。
可能是因為偏僻的緣故,村里人吃的副食品大都是自己加工的,就拿粉皮來說,他們村的人幾乎都會。三皇莊村做的粉皮是純綠豆粉皮,價格在30元一斤左右,這個價格相比市場上的粉皮來說,價格不低,但是買的人不少,而且絕大多數是回頭客。
不是回頭客財大氣粗,而是回頭客才是內行人,知道純綠豆粉皮的成本!市場上的好多粉皮里面不是加的有紅薯淀粉,就是加的土豆淀粉,或者其他淀粉。大家想想紅薯多少錢一斤,土豆多少錢一斤,而綠豆又是多少錢一斤呢?
如果低于三十,你能買到綠豆粉皮,鬼才相信呢!即使如此,現在做粉皮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劉丹丹說現在,他們村就剩下幾家做粉皮的,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在外打工,一個月隨便干干,也能賺個大幾千塊,在家做粉皮受限制太多,賺不了什么錢的。
有人不禁要問,既然賺不了錢,你怎么專職做粉皮呢?劉丹丹說,這純粹就是一種情節。
01 祖輩做粉皮百年 村花喜歡這項職業
劉丹丹的祖輩一直做綠豆粉皮,從小耳濡目染,她喜歡吃粉皮,也喜歡做粉皮。長大后,她嫁到離家七八里地的村莊,沒有特別合適的工作,回村看到村里從事綠豆粉皮的人越來越少,她就想著把這個行當給撿起來。
當初她回村做粉皮時,以為家里人會反對,可出乎意料的是,家里人特別支持她做粉皮,因為劉家也想把這個手藝給傳承下來。
劉家祖上四代都會做綠豆粉皮,算下來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年輕人不愿意干,現在閨女想干,全家都支持她。本來,她們家就有老顧客,加上劉丹丹這位村花強勢加入,來的顧客就更多了,剛開始起步,就沒有擔心銷路。
02 口碑好回頭客多 一個大單突破一萬斤
純正的綠豆粉皮勁道、爽滑,無論是涼調還是燉煮都好吃。綠豆粉皮好吃,可是制作起來超級麻煩,選料、磨漿就不說了,晾曬純粹看天。陰雨天沒法做,只有等到天氣晴朗,太陽給力才可以。
把粉皮從鍋里撈出來,貼在高粱板上,晾曬四個小時后,水分蒸發得差不多了,再把它們壓在一起繼續晾上五六個小時,才能打包裝箱。
2個人忙碌一天,撐死才做百十斤粉皮。所以,接到大單后,劉丹丹就把全村人召集起來一起做。目前,她接到最大的單子是一萬斤,要靠她們家做,至少得做一個月,可是全村人都上,她們一周就順利交貨了。
03 傳統手藝難做大 村花準備開直播
平時,劉丹丹基本不囤貨,畢竟本小利薄,可是誰都有做大的夢想,劉丹丹也想把粉皮事業做大。想做大就得有固定的銷路,靠口口相傳實在是太慢了,可是三皇莊村地處偏僻,來往的人流少,想讓更多的人來買不太現實。
加上她們做的是純正的綠豆粉皮,價格要比普通的粉皮高好多,所以不識貨的人壓根不會買,也限制了宋丹丹的銷路。
劉丹丹準備在網上開直播,讓更多的人了解她們的粉皮,喜歡她們的粉皮,她想通過這樣的渠道,能帶著村里人多賺點錢,讓生活更好一些。
張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