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徐向前元帥出自黃埔軍校第一期,先后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10月,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54年起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是十大
前言
徐向前元帥出自黃埔軍校第一期,先后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10月,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54年起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一個北方人,也是一個個性最為隱忍的元帥。
徐向前元帥雕像
在生活中,徐向前心靈手巧愛好廣泛,精通攝影、愛好戲曲、能縫補、善于做手工、喜歡讀書、書法。徐向前平時不善言談,生活中也是十分簡樸,不講究吃穿,說了一輩子的五臺話,吃了一輩子山西飯,生來沒有官氣,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比較“土氣”,人稱“布衣元帥”。
徐向前出身名門 年少時家道中落 父親全力供其讀書
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五臺縣東冶鎮的一個名門望族。
據記載,五臺徐家的始祖徐才甫是從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居至五臺山腳下的,那個時候的遷居很多是帶有濃厚的流浪謀生的性質,不是討飯,就是跑小買賣。但是在這個家族的深層記憶里,一直存在著“經天緯地,報效國家”的高尚情操。無論生活多么艱難,他們都不忘讀書,自從徐氏祖先來到滹沱河畔定居之后,經過十代人的奮斗,終于出現了國家的棟梁之材。
根據徐氏家譜的記載,從順治初年一直到光緒末年的二百多年中,五臺徐氏家族出了七品以上官員五十多人,得到朝廷誥封、誥授多達十五人以上。
在其中,徐繼畬歷任廣西、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總理衙門大臣(清末設立的外交部門)并擔任了第一任總管同文館事務大臣(清末官辦外語學校負責人)先后為官三十余年,他是最早向國人介紹西方民主制度的啟蒙思想家,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他的著作《瀛寰志略》是亞洲第一部介紹世界地理和西方民主制度的文學著作。
可是當1901年徐向前出生的時候,昔日的五臺徐家伴隨著風雨飄搖的清王朝也不再輝煌,晚年徐向前回憶起自己的年幼時光時說:“我記事的時候,家境已經破落,僅僅只有十幾畝薄田,因為家里沒有勞動力,土地和其他人合種,一年到頭,糠菜參半,勉強的能夠維持溫飽。”
盡管家境如此艱難,徐向前的父親,清末秀才徐懋淮還是全力供徐向前讀書,鼓勵他們長大后建功立業,像前輩那樣為國效力。
徐懋淮經常用顧炎武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來教育徐向前,告訴他好男兒要胸有大志,要為國家做大事。
在徐向前十歲的時候,父親將他送到了村里的私塾讀書,在古典啟蒙讀物的教育中,徐向前領會到了“執干戈以衛社稷”的愛國主義精神,從此一顆救國救民的種子埋在了他的幼小的心中。
1912年,11歲的徐向前被五臺的最有名的東冶沱陽高小錄取,可是由于徐向前家中還有其他四位兄妹,家庭生活十分困難,父親已經無法繼續供他在學校吃飯,徐向前只好每周從家里背上玉米窩窩、老咸菜、還有母親給他做的野菜團子這些作為自己的干糧,去學校讀書。在這樣的條件下,徐向前勉強地讀完了高小。
在高小學習期間,徐向前接觸到了大量的進步書刊,通過閱讀,讓他的救國救民的思想更加成熟。高小畢業后,他曾經在河北阜平的姐夫家里的書店做學徒,熱愛學習的徐向前白天在店里工作,晚上則在油燈下看書。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革命進步思想進一步加深。
因宣傳進步思想被學校開除 棄教從戎走上革命道路
1919年的3月,18歲的徐向前考入閻錫山開辦的太原國民師范學校,1921年畢業之后曾經在陽曲縣和閻錫山的老家五臺縣的河邊村做小學教員,因為在課堂上宣傳愛國主義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被學校辭退。
被學校辭退之后,徐向前一氣之下棄教從戎,當年九月前往廣州被編入孫中山的衛隊參與北伐,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1924年,徐向前考入了黃埔軍校,畢業之后參加了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征。東征勝利后,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旅的參謀。“中山艦事件”之后,徐向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按照黨的指示前往鄂東北擔任紅31師副師長,鄂豫邊特委委員,鄂豫邊革命委員會軍委主席等職務。
1937年8月,全民族抗戰爆發后,徐向前在洛川會議上被選舉為中革軍委委員,并擔任了八路軍129師副師長。
1939年9月,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央決定派遣徐向前跟隨周恩來,彭德懷到太原和閻錫山協商聯合抗日事宜。
在出發前,毛主席和徐向前說:“向前同志,你和閻錫山是同鄉,你和恩來,朱老總、彭老總一起去做他的工作。”
9月7日,徐向前回到了闊別許久的三晉大地,閻錫山在代縣熱情地接待了中共代表,閻錫山和自己的小同鄉徐向前說:“我說子敬(徐向前的字),你可以回五臺老家看看,我對你家里人怎么樣,我可不是蔣介石那樣的小肚雞腸,六親不認,我閻某人可是對得起鄉里鄉親的。”
后來徐向前和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人來到太原,會見山西各界人士,深入群眾,在工廠學校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和閻錫山的談判進展十分順利,閻錫山同意成立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動員會,并且提出為八路軍建立晉察冀抗日革命根據地提供方便。
1937年10月27日,徐向前接到了八路軍總部的命令,部隊進行轉移。
在出發前,徐向前的兩個姐姐徐先月和徐春月為他和戰友們精心制作了莜面窩窩和羊肉蘑菇湯,讓他們吃飽肚子再上戰場。
就在吃飯的時候,兩個小伙子站到了徐向前的面前說:“舅舅,帶我們一起殺鬼子吧!”
這兩個孩子是徐向前的兩個外甥,看到他們堅決要求上前線打鬼子,徐向前放下飯碗,站起來摸著兩個孩子的頭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他們竟然有著如此高的政治覺悟,擔憂的是他們才十六七歲,年齡小,怕不適應部隊的艱苦生活。
他看著兩個姐姐說:“姐,你們確定要把孩子送到部隊嗎?”
徐向前的兩個姐姐深明大義,說:“向前,你不用看我們,我們早就商量好了,讓他們去吧,跟上你去打日本鬼子,為國效力,這是好事情!”
聽了這句話,徐向前之前的擔憂立即煙消云散,帶著兩個外甥和部隊一同出發了。
雖然是自己的親外甥,但是徐向前對他們從來沒有特別照顧,兩個外甥參軍之后,向前把他們安排到了作戰任務最多的部隊,每次有作戰任務的時候,他總是讓自己的外甥沖在部隊的最前面。
后來,兩位外甥全部犧牲在了抗日戰場的硝煙里,這也成為徐向前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
在解放戰爭中,徐向前先后擔任了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第十八兵團司令員,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等職務,先后組織了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
1949年解放太原,因何事拒絕姐姐提出的要求
1949年4月20日凌晨,徐向前抱病指揮部隊發起對盤踞在太原外圍的國民黨部隊的總攻。4月24日,太原城被攻克,終結了閻錫山對山西長達三十八年的統治。
太原解放當天,太原市軍管會正式成立,徐向前擔任軍管會主任。
當太原解放的消息傳到徐向前老家五臺縣的時候,徐向前的親戚們一個個地興高采烈地前往太原,來找徐向前要官當當:“大小當個頭,不用站崗樓,給個官當就比做老百姓舒服。”
徐向前面對這些老家的親戚提出的要,總是耐心地勸說,一部分人理解了徐向前的苦心,回到老家逢人就講:“還是共產黨的官好,不貪不占不徇私情,共產黨政府才是真正為咱們老百姓著想的好政府”。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對此不是很理解,紛紛說:“徐向前當了共產黨的司令員,六親不認了!”
可是他們得知徐向前對待兩個姐姐的態度,頓時啞口無言,也不好反駁什么。
徐向前的兩個姐姐徐先月和徐春月聽說自己的弟弟做了“太原王”,就興沖沖地從五臺來到太原找徐向前。
徐向前看著自己的兩個姐姐,又回想起犧牲的兩個外甥,感到十分內疚。
就在太原軍管會的大院里,堆滿了收繳來的國民黨的各種物品,兩個姐姐看了之后和徐向前說:“向前,我們也沒有別的要求,就是把院子里的家具什么的讓我們挑幾件,帶回老家去,因為家里實在沒有像樣的家具了。”
兩個姐姐以為徐向前可以念及親情,看在兩個犧牲的外甥的情分上,答應她們的要。是
可是無論兩個姐姐怎么說,徐向前就是不同意。
徐向前和兩個姐姐說:“我雖然是司令員,但是和老百姓一樣,是個窮光蛋,院子里的這些東西都不是我的,我說了也不算。”
徐春月說:“不會吧,我們都看見了,院子里堆著這么多桌子、柜子還有椅子。向前,你在太原可是說了算的啊!”
徐先月也開口了:“人家閻錫山當官,家里人是什么福都享受盡了,我們不要你的什么官,就是要點院子里的那些家具。”
徐向前聽了之后,覺得姐姐還是不了解什么叫做共產黨人,他進一步解釋說:“姐姐,我們共產黨和國民黨不一樣,閻錫山國民黨是一人當官,雞犬升天,我們共產黨的干部再大,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是為老百姓辦實事的,不能為自己,那些東西都是公家的,我怎么能讓你們拿回家里呢?
姐姐們真的以為是徐向前當了大官,六親不認,生氣地看著他。
徐向前耐心地和姐姐們說:“你們既然來了太原,就好好地住幾天,我吃什么,你們就吃什么,在這里住幾天,你們就知道共產黨的官是什么回事了。”
姐姐們在太原住了幾天之后,發現弟弟還是過去的弟弟,知道了共產黨的官是不徇私情的,最后什么也沒有要,空著手回到了五臺老家。
徐向前愛好廣泛,用拐棍向愛人表達愛意
建國之后,徐向前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軍委副主席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在生活中的徐向前少言寡語,看似不善言談,但是他是一個極有情趣的人,他特別喜歡養小動物,在長征的時候,徐向前騎馬跨槍,威風凜凜,可是和其他紅軍將領不同的是,他的馬背上竟然有一只上竄下跳的猴子,這只猴子伴隨著徐向前走完了長征,也給戰士們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了幾分樂趣。
徐向前還喜歡聽粵劇和山西梆子,他和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鄺健廉)和晉劇表演藝術家果子紅(丁果仙)是好朋友。
徐向前還會彈揚琴,拉二胡,還對攝影藝術也很在行,布置暗房,配顯影液、定影液,很多早期珍貴的照片,都是他自己拍攝,放大,沖洗的。除了這些,徐向前還有一手打毛衣的絕活,在戰爭年代,他自己給自己織了一件毛背心,而且一穿就是三十多年,最后成為了徐帥家里壓箱底的寶貝之一。一直到徐帥去世以后才把這件毛背心捐給了博物館。
在徐帥的家里,除了這件毛背心之外,還有一件寶貝就是徐帥的工具箱,平時家里的物件有個什么小問題,小毛病,徐向前都會搬出他的工具箱,親自動手修理。
而徐帥的子女們也知道父親的這個愛好,每次從外國考察回來,都會帶回來一些國外的小扳子,小刀等工具,每到這個時候,徐帥都十分高興。
有一次,喜歡動手的徐向前將早年間朋友送他的兩根竹子的拐杖找了出來,他擺弄了幾下,感覺竹拐棍有點光滑,手里拿著和著地都有些不方便。他找來膠條在家里一點一點地纏好,又在拐棍下面安了一根橡膠頭,讓與地面接觸的時候更加穩固。
徐向前把其中一根拐棍留作自己使用,另一根拐棍則送給了自己的妻子黃杰,用他特殊的方式在妻子面前表達愛意。
徐向前作為共和國的元帥、黨和國家領導人,他除了在正式場合外很少身著元帥服,有一年,黃杰過生日,細心的徐向前問自己老伴:“老伴兒,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要什么禮物?”
黃杰思考了一會兒說:“向前,自從你評上元帥以后,我從來沒有看到你穿元帥服的樣子,你就穿上讓我看一下就行。”
徐向前對于這個特殊的要求,立即答應了下來,沒過多久,他就穿著元帥服,佩戴著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神采奕奕地走了出來,站在老伴的面前仔細地展示每一處細節。
從此之后,那套象征徐向前一生榮譽的元帥服一直靜靜地躺在徐家的樟木箱里。
“布衣元帥”關心家鄉發展
1988年5月,五臺縣委書記范懷成和縣長周新玉等人,前往北京后海的柳蔭街徐向前家做客,徐向前一大早就站在門口迎接自己老家的“父母官”的到來。
當范懷成和周新玉等人剛剛下車,徐向前和老伴黃杰一起迎了上去,一邊用鄉音和他們親切地打著招呼,一邊和大家一一握手,年近九旬的老帥精神矍鑠,十分硬朗。徐向前把他們帶到會客室,讓身邊的工作人員把準備好的新鮮水果端上來
當他們走到會客室的時候,被眼前的景象大吃一驚:寬大的客廳布置得十分簡單,陳舊的地毯上,中間放著兩張舊沙發,一邊還擺放著幾張折疊椅,唯一看上去比較時髦的家用電器就算得上墻角的復印機了。
徐向前穿著一件早已褪色的軍便服外面套了一件舊坎肩,下身穿了一條綠色的舊軍褲,套著一條棉褲,坐在沙發上看著他們驚訝的表情說:“懷成書記,我小時候日子很苦啊,一年只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吃上一頓白面了,現在應該好多了吧。”
面對徐帥的提問,縣委書記范懷成說:“徐帥,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家鄉人民,已經徹底解決了溫飽的問題,大米白面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徐帥聽了之后滿意地點了點頭說:“不僅要讓鄉親們解決溫飽問題,經濟也得搞起來,陳家莊、東峪口那里有很多花椒樹、核桃樹、柿子樹,不過那里土地少,要想方設法引進新品種,種植經濟林木,增加群眾的收入。還有陽白溝里我以前帶著129師住過那里,那里有很多梨樹,過去因為交通不便,梨子熟了賣不出去,現在可以修條路,解決了交通問題,就可以把這些賣出去。依我看,五臺縣是大有希望的!”
一代名帥去世后 三條遺愿公開
1990年6月27日,因肺結核復發,徐向前離開了生活將近30年的柳蔭街,住進了醫院。
出發前徐帥預感到:“唉,也許這一次走就回不來了”。
在醫院里,徐向前對老伴黃杰和兒女說了他的三條遺愿:
說完以后,徐向前還特意強調:你們要永遠跟黨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6月29日,老戰友李先念到醫院探視的時候,徐帥再一次向老戰友提出了這三條遺愿。
1990年9月21日4時21分,徐向前走完了他89年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親自前往吊唁,徐向前的長子徐小巖向江澤民轉達了父親的遺愿,江澤民通過軍委辦公廳主任轉達了他的指示說:“這三條我們不能全部同意,徐帥是你們的父親,也是共和國的元帥,所以我們還是要舉行一個儀式,送他一下。”
于是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最后還是改到了八寶山送別。
1990年11月1日到10日,中央和軍隊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陪同徐帥的親屬,乘專機飛往大別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一路追隨著徐向前革命足跡,按照他的遺愿,將他的骨灰伴隨著多多鮮花、灑向徐帥征戰過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其中,特意在太原東郊的牛駝寨烈士陵園上空盤旋三周,在這里長眠著生前在解放太原戰役中一同和徐向前作戰的戰友們。
這一天,他們的徐司令時隔41年后,又回來了。
最后,徐向前的骨灰盒和遺像被安放到了自己的故鄉,山西省五臺縣的烈士陵園里,了卻了他葉落歸根的夙愿。
另外讓人感動的是,徐向前去世后,解放軍總政治部給家屬發放了八千多元的撫恤金,這也是徐向前留下的最后一筆財產,不過老伴黃杰一分錢都沒有動,全部交給了秘書郭春福的手上,用于治療其孩子的白血病。
馬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