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時下,金店銷售異常火爆。所謂“買漲不買跌”,金燦燦的首飾面前,人云亦云,蜂擁而至者大有人在。殊不知當潮水褪去,擱淺在岸邊的永遠是后來者,而前人早就賺的盆滿缽滿,瀟灑離場。因此,在美麗而昂貴的物品面前,請務必保持理智,捂好你的錢袋子。我是一個
時下,金店銷售異常火爆。所謂“買漲不買跌”,金燦燦的首飾面前,人云亦云,蜂擁而至者大有人在。
殊不知當潮水褪去,擱淺在岸邊的永遠是后來者,而前人早就賺的盆滿缽滿,瀟灑離場。
因此,在美麗而昂貴的物品面前,請務必保持理智,捂好你的錢袋子。
我是一個黃金飾品愛好者,我從來將購買金飾理解為一種純消費行為。
即便如此,有4類金飾品早被我列入了堅決不買的清單。
因為我深知,這些買到手就戴不出去的金子,我終有一天要把他們賣掉或者換款,白白損失當時購買付出的工費。
陷阱一:大牌珠寶的純金仿制款
近年來,Cartier、Tiffany、Van Cleef & Arpels、Harry Winston、Buccellati等國際知名珠寶品牌深受高凈值年輕用戶的喜愛。
但是這些歐美珠寶品牌從成本控制和藝術表現手法(如復雜的鑲嵌方式)等方面考慮,一般都采用K金、合金、陶瓷等材料,很少使用足金。
Cartier Love系列手鐲 圖片來源:網絡
這就給了國內一些小的黃金品牌或者小金店仿制的機會。采用純金打造的“大牌同款”,看上去似乎保值率更高,且售價更便宜,在線上線下都頗為吸引眼球,為此買單者不在少數。
但是,我堅決不推薦購買這樣的金飾。理由很簡單,大牌珠寶和足金首飾的用戶群體雖然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是整體而言,處于不同的審美區間,買這類東西,兩邊不討好。
用足金材料去仿制大牌樣式,一是在實際工藝層面達不到大品牌的制造工藝,看起來粗糙廉價;二是失去了黃金飾品自身的底蘊,認同感缺失。
在大牌時尚珠寶愛好者看來,佩戴這樣的金飾俗氣而沒有品牌忠誠度;在足金飾品愛好者看來,這樣的首飾沒有體現出諸如花絲、鑲嵌、鍛打這樣的復雜手工工藝,過于直白簡單。
因此,大牌首飾的足金仿制版一定是到手后不久就塵封柜底的那一類,最后逃不過壓平了回收的命運。
陷阱二:具有明顯婚嫁寓意的足金首飾套裝
這里指的不是廣東、福建等南方沿海一帶新娘在出嫁時佩戴的大量金豬、龍鳳鐲等金飾,這類首飾雖然佩戴場景也很少,但是畢竟蘊含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屬于可自愿購買的范疇。
我尤其提醒大家盡量不要購買的,是周大福、周生生等黃金珠寶品牌近年來出品的一系列婚嫁首飾套裝,其中典型的包括周大福的花月佳期、周生生的生生有喜等。
如果你不是即將出嫁的新嫁娘,或者并不準備舉行純中式婚禮,我建議大家購買器型更加簡潔、古樸、通用的款式。
這類婚慶套裝,雖然看起來非常精美,也不同尋常,但是仔細想想,幾乎無法搭配各類日常通勤、休閑服飾,如果不是日常愛穿旗袍或者玩漢服圈子,這類首飾都給人以過于隆重或者雕琢感。
基本屬于買回來就只能放在首飾盒里欣賞的款式。對了,通常它們的工費還不便宜。
陷阱三:大克重的男性化足金飾品
屬于大哥們的大金鏈子時代可能只存在于古早的黑幫電影或者十年前的歐美說唱圈。看看黃金柜臺前圍繞著的人群,喜歡佩戴金飾品的人群是男是女,想必不用爭辯。
但凡買金飾,總是越買越重,畢竟克數到了,才能體現出工藝和設計感,同時也更不容易變形。
但是提醒大家,千萬小心“過猶不及”,買著買著加入了8、90克一條金手鏈、100多克大金鏈子陣營。這類“金龍”、“發財”主題的大克重男性化足金飾品,真的不適合女性佩戴,二手出的時候,接盤的也少。
如果真的喜歡大克重金飾,不妨看看一些精心雕琢的黃金手把件吧。
陷阱四:一切過于夸張的足金耳飾
設計精巧的耳飾是突出個人品味的點睛之筆,但是過于夸張的足金耳飾不在此列。不妨看看古人如何形容美女戴耳環:《孔雀東南飛》中形容劉蘭芝:“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也就是說,連酷黃佩戴黃金飾品的古人都認為,耳朵上更適合佩戴溫潤而有光澤的明珠,也就是諸如珍珠或者寶石類的耳飾。
如果喜歡黃金耳飾,不妨考慮一些精巧的琺瑯工藝耳飾或者造型簡潔,乃至采取Art Deco風格的幾何圖形耳釘。這類黃金耳飾,會增加女士的輕盈和神秘感,而不會讓人遠遠地以為走來了一位閃閃發光的“吉普賽女巫”。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含對任何個人選擇的批評。如有冒犯,先行道歉。
我是半朵荷花,提倡理性消費,喜歡講睡前故事的寶媽。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關注我的最新動態。
金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