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趙烈侯成為趙國第一位君主,是在三晉以后
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趙惠文王的一生,那就是:憋屈。
趙何同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國君,如同清朝嘉慶帝,他在位期間,親眼見證了趙國由盛轉衰,東壓齊國,西抗強秦,要說干的也還可以,要說干的也還可以,可是他最為人熟知的,卻是餓死自己的父親和大哥,成為了洗刷不掉的污點。
趙何同志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建立了強大的趙國軍隊,四面出擊,誰不服氣就打誰,還此次都打贏,可以說是風頭無兩,要超越自己的父親,難度系數可想而知。本來作為趙武靈王的第二個兒子,王位按說與他無緣,可是自己的母親比較受寵,又成為了趙國的王后,按照周朝的宗法,趙何同志又成為了嫡長子,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趙武靈王盛年退位,自稱主父,趙何成為了名義上的國君,可是真正掌握權力的,還是自己的父親,我說我不當,你非要我當,勉為其難繼位了,老爹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大兒子,于是又給大兒子開小灶,升官封地拉偏架,大哥也不甘心失敗,聯合大臣搞叛亂,失敗之后又跑去找父親告狀,趙何同志也是一時沖動,兵圍沙丘宮,活活餓死了自己父親和大哥。
拋開沙丘宮變不談,趙惠文王其實還算比較合格的君主,在位三十年,提拔了很多有才能的人,如廉頗和藺相如,都是他麾下的能臣,對外戰爭也是勝多敗少,連兵強馬壯的秦國也占不到他的便宜,多次出兵伐齊,都取得了勝利。可是比起自己的父親來,終究是稍遜一籌。
作為兒子,他餓死了自己的父親,作為兄弟,他解決了自己的大哥,或許這些都不是他的本意,可作為君主,他難當國勢衰頹,卻是要負一定的責任。如果自己的父親不死,或許真的能出奇兵滅秦,完成統一的就是趙國了。
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稱秦莊王,戰國末期的秦國君主,嬴姓,名楚。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
雖為嬴姓,卻不叫嬴楚。
秦孝文王之子。
本名異人。
曾經在趙國邯鄲作質子,后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國國君。
其子秦始皇在滅六國、稱皇帝尊號后,追封其為太上皇。
約九年。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趙偃繼位,是為趙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國,奪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國派劇辛攻打趙國。趙悼襄王派龐煖率軍抵抗燕軍,龐煖擊敗燕軍,殺死劇辛,俘獲燕軍二萬人。
公元前239年,魏國將鄴地割讓給趙國。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派兵伐燕,奪取燕國貍陽城。戰事還未結束,秦將王翦等趁機率軍攻趙,奪取鄴地九城。同年,趙悼襄王去世
不費一兵一卒劃了趙國十幾座城池到秦國的是甘羅。
甘羅來到趙國后,趙國當時在位的君主——趙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羅。面對趙悼襄王這位君主,甘羅表示秦國和燕國正準備結盟,以此共同對付趙國。在趙悼襄王為此害怕的背景下,甘羅趁勢表示,只要趙國可以主動獻出城池,秦國可以不幫助燕國,這樣趙國就可以攻打燕國了。
在甘羅的勸說下,趙悼襄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一帶的領地。秦國送回燕太子丹,趙國有恃無恐地進攻燕國,奪得上谷三十座城邑(一作三十六座城邑),讓秦國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因此,通過甘羅的一番謀劃,秦國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奪得了十多座城池,并且,趙國和燕國之間交戰,還會加深兩國之間的仇怨,從而有助于秦國日后各個擊破。而這,自然是甘羅被后人稱之為神童的重要原因,也即其智謀之深邃,完全可以媲美呂不韋、李斯等大臣。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