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從2021年人民銀行公布了國家宏觀杠桿率之后,一些有關中國已經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傳言就開始在網上流傳。根據不少經濟學家的推測,我國目前總負債為310萬億元比美債高了近120萬億元。此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現狀感到擔憂
自從2021年人民銀行公布了國家宏觀杠桿率之后,一些有關中國已經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傳言就開始在網上流傳。根據不少經濟學家的推測,我國目前總負債為310萬億元比美債高了近120萬億元。
此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現狀感到擔憂,究竟是為什么欠了這么多錢?
一、中國欠的錢都在哪?
中國欠的錢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政府負債、企業負債和居民負債。
1、政府負債比較好理解,就是我們常說的國債。美國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熟知的債務國,就是因為美國發行了大量的國債。我們國家自然也發行了不少的國債,但和美國發行的國債相比,我們的國債可謂是九六一毛。
在2021第二季度我國發行的國債僅僅只有139萬億。杠桿率也只有44%,而在其他一些高負債的發達國家杠桿率甚至超過了200%。同時政府負債在我國債務中所占比例較小,我國在這方面控制得一直都是比較好的,基本上都能將杠桿率穩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2、企業負債是我國負債的大頭,一直以來企業為了維持現金流的運轉都會向銀行借錢。尤其是企業競爭一些大的案子的時候需要龐大的啟動資金,這個時候銀行就是企業最好的借錢對象。并且由于我國一直以來都鼓勵創業,市場上各種中小型企業如同雨后春筍一樣不斷地冒頭。
長此以往,找銀行借錢的企業越來越多。上面又有政策對這些中小型企業放寬借款條件,同時銀行又是靠放貸賺錢的,何樂而不為呢?一般來講企業找銀行借的都不是小錢,這樣也就造成了企業欠銀行的錢越來越多。企業債務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
債務過多對于企業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比如說樓市。房地產企業就是依靠高負債迅速地發家致富的,但是這種模式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弊端。一旦出現了什么問題,資金流斷裂,無法償還銀行的貸款企業就會直接破產。
所以說目前國家也想解決企業高負債的問題,但是如果迅速的一刀切,只會讓這些企業直接宣布破產。所以減少企業債務只能緩緩圖之,不能操之過急。如果企業大規模破產對我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3、居民負債逐年增加。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向外部機構借錢,現如今大部分人身上都背著或多或少的債務。但是居民負債在國家總負債里面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
二、為什么會欠這么多錢?
中國對債務的控制一直以來做的都是比較好,只有在2019年之后中國的債務才開始了小幅度的上漲,其實主要是由三個原因造成的。
1、新冠疫情的爆發,世界經濟低迷。雖然我國由于反應及時,沒有造成更大的疫情發生,但是這是建立在暫時不管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的。所以疫情的發生造成了不少的經濟損失,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國家只能增加國債。但是即使如此我們的杠桿率也并不是很高,可以說是給全國人民一個很好的交代。
2、企業的發展壓力過大。對于企業來說想要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本來就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流。同時他們除了借錢解決當下的問題之外,他們還需要做長遠的打算和規劃。另外新冠疫情爆發之后,很多的中小型企業資金流斷裂最后破產。即使從停工停產里面活下來的企業也面臨著現金流緊張,只能繼續向銀行借錢,用來拆東墻補西墻。
3、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少人都已經習慣了提前消費,尤其是一些借貸平臺的興起更是助長了這一社會風氣。花唄、借唄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還款,甚至連利息都是沒有的。
三、中國是否會成為負債大國?
中國并不是一個負債大國,雖然中國的企業負債非常多,但是國際上對于負債的標準是政府債務的多少。至于企業債務基本上都是找本國的銀行借的錢,所以并不會成為國際負債國評判的標準。
結語
用于每個國家的統計方法不同,所以呈現出來的負債情況不同。單單只從政府負債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并沒有出現太大的杠桿率和高負債的情況,大家不必過于擔憂。
但是從居民負債來看我國居民大多身上背負了不少的債務,大家平時消費的習慣并非十分良好,習慣性提前消費。提前消費雖然會讓大家享受到不少的服務,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實際經濟狀況,量力而行。
金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