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個年輕的媽媽抱著哭鬧的小男孩走進醫院,原來是幾天前,孩子的脖子后面開始長紅色的疹子,于是家長就用酒精給孩子擦拭消毒。結果誰想到,不僅癥狀沒得到緩解,孩子的皮膚還因為酒精的刺激破了。就醫時,孩子的后頸部有密密麻麻的小疹子,部分還有輕度的破損
一個年輕的媽媽抱著哭鬧的小男孩走進醫院,原來是幾天前,孩子的脖子后面開始長紅色的疹子,于是家長就用酒精給孩子擦拭消毒。結果誰想到,不僅癥狀沒得到緩解,孩子的皮膚還因為酒精的刺激破了。
就醫時,孩子的后頸部有密密麻麻的小疹子,部分還有輕度的破損,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是得了紅色粟粒疹。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有錯誤使用酒精消毒的病史,但好在還不是很嚴重,也沒有出現感染的情況。
提起酒精,相信我們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是這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酒精已經成為了每家每戶的必需品。隨著近兩年來與酒精的“朝夕相處”,讓我們對酒精更加了解。因此,會有不少人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酒精消毒的正確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酒精都能夠消毒,不同濃度酒精的作用也不盡相同,酒精用錯了也會帶來嚴重的危害。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關于酒精的那些事。
酒精為什么能消毒?原理何在?
使用酒精消毒一直是我們慣用的消毒方式,它具有消毒效果強、揮發快、無殘留等優點。但你知道酒精為什么能消毒嗎?是什么原理呢?
其實,酒精之所以能夠達到消毒的效果主要是因為它能夠吸收細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脫水變性凝固,從而達到消滅病毒的目的。
而最有效的醫用酒精消毒濃度是75%。這是因為75%的酒精與病毒的滲透壓最為相近。因此,酒精分子能夠更好地通過病毒表面的蛋白質,深入病毒內部,使病毒所有的蛋白脫水、變性凝固,最終殺死病毒。
如果酒精濃度低于75%時,酒精分子的滲透性降低,無法進入到病毒內部,達不到消毒殺菌的效果;而如果酒精濃度高于75%的話,剛接觸到病毒表層,病毒蛋白就會快速脫水,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質首先變性凝固,從而形成一層堅固的保護膜,阻止酒精分子進入內部,進而影響其殺死病毒的能力。
相信你也注意到了,上述所說的主要對象是醫用酒精。但我們也知道除了醫用酒精以外,還有別的酒精種類。可能有的人會想:如果別的酒精也能夠達到75%的濃度,那它能和75%的醫用酒精一樣達到消毒的效果嗎?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就跟著我一起看下去吧!
酒精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酒精用途的不同,一般被分為三種:工業酒精、食用酒精以及醫用酒精。
工業酒精的純度一般為95%和99%,主要使用合成、釀造兩種方式進行生產。因工業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醛類以及有機酸等雜質,所以它只能用于非食用化工業的原料或者作為燃料使用。如果人體使用工業酒精消毒或者是誤服工業酒精的話,極易導致中毒甚至是死亡。
而食用酒精主要是利用谷物類、薯類等糧食作為原材料,通過蒸煮、糖化、發酵等處理制作而成的。一般有95%、75%和其他各種不同的濃度。
食物酒精中不僅含有乙醇,還含有少量的醛類、酸類、酯類等物質。但和工業酒精不同的是,食用酒精是可以用于皮膚表面消毒的。當然,如果能配置成濃度75%,那消毒效果是最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酒精的消毒效果僅限于皮膚表層消毒,想要通過喝酒來殺死病毒絕對是不可取的。
最后一種便是我們常聽的醫用酒精。醫用酒精主要是以玉米或者其他糧食為原材料,通過糖化酶發酵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比起前兩種酒精來說,醫用酒精內含的雜質微乎其微。常用的酒精濃度為75%和95%兩種,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線燈,而75%的酒精則用于表面殺菌消毒。
當酒精濃度低時,它具有抑菌的效果;當酒精濃度高時,它就具有了殺菌消毒的效果。所以,不同濃度的酒精所帶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就給大家具體講講不同濃度的酒精分別有什么效果?快來看看你用對了嗎?
不同濃度的酒精分別有什么效果?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熱。高燒患者除了能夠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降低體溫外,還可以使用25%-50%的酒精擦拭皮膚,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
這樣做能夠刺激高熱患者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皮膚的散熱能力;而且,因為酒精具有易揮發性,這樣做也能夠吸收并帶走大量的熱量,從而使體溫下降、緩解高熱癥狀。因此,這類酒精也被稱為家族中的“冰雪女王”。
40%-50%的酒精可以預防褥瘡。當病人需要長期臥床時,其腰、背、臀長期受到壓力,使血液循環不暢,則會引起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進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褥瘡”。
要想起到預防的作用,就需要醫護人員或患者家屬將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勻按摩病人的受壓部位,這樣就能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褥瘡形成的目的。此外,要想防治褥瘡,還應該促使病人活動,幫助病人常翻身,并保持皮膚清潔。
70%-75%的酒精常用于醫療衛生,比如皮膚消毒、醫療器械消毒以及某些環境表面的消毒。
一般情況下,對于非重要部位的皮膚消毒,我們一般使用乙醇消毒液進行消毒。但如果受傷部位的面積較大或者是在臉、眼睛周圍等重要部位時,不建議使用酒精消毒。這主要是因為酒精的刺激性比較強,不利于傷口的修復。所以,如果是以上這些情況,最好使用生理鹽水擦拭,并及時就醫處理。
95%及以上的酒精可是酒精家族中的學霸,尤其是無水酒精。在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可以在它的幫助下完成很多的提取實驗,如:葉綠素的提取、核酸的提取等;而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它擦拭很多家用電器不能見水的部分,是我們的生活好幫手。
雖然酒精有這么多的好處,我們每個家庭也都常備酒精。但在關注它好處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酒精遇火、遇熱容易發生自燃、自爆的危險情況。所以,在平時儲存、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意識。
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酒精消毒呢?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我們格外注意的?
酒精屬于易燃品,使用75%酒精消毒時應注意什么?
1、注意室內通風,遠離明火高溫
在室內使用酒精時,不僅要保證室內通風,還要將使用過的毛巾等清潔工具放在通風處晾干。
而且在使用前還要注意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使用時不要靠近熱源、避免明火。例如:給電器表面消毒時,應該先關閉電源并且等待電器冷卻后再進行消毒;用酒精擦拭廚房灶臺的時候,要先關閉火源,避免酒精揮發導致爆炸。
2、切忌大面積噴灑
不可將酒精用于大面積噴灑,特別是在相對受限的空間內,如:樓道、會議室、臥室等。因為酒精容易揮發,從而在空氣中形成可燃蒸汽,一旦遇到火源,就容易引發爆炸。因此,雖然酒精是很好的消毒劑,但也只適用于小范圍的皮膚擦拭,不可大面積噴灑。
3、避光存放,防止傾倒、破損
首先,裝酒精的容器一定要有可靠的密封保護,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并且,在每次使用后,也要把封口擰好。避免容器被碰倒灑出或者是酒精因密閉不嚴而揮發,進而造成火災爆炸的隱患。
其次,酒精在存放時要遠離火種、熱源,比如:廚房、陽臺、窗臺等地方都不適合存放酒精。
另外,儲存酒精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30℃,而且還要注意避免存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否則容易引起酒精揮發。
4、家中不宜大量囤積酒精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酒精已經成為了熱銷品,很多人害怕買不到,所以會一次性買很多回來囤著。
但是卻因為自己儲存酒精的方式或者是環境不嚴格,導致酒精揮發。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曾說過:“消毒酒精中的乙醇揮發后,酒精濃度就會降低,當酒精濃度低于70%時,它的消毒能力就會大大降低。”
所以,我們在購買酒精時,應該以夠用為前提,而不是越多越好。況且,酒精分子散發到空氣中,也會存在安全隱患。
5、不要往衣服上大量噴酒精
科學研究表明,如果當酒精噴灑濃度達到3%時,即使是觸碰衣物上的靜電也可能會引起爆炸。所以,最好不要大量地往身上噴灑酒精。當衣物需要消毒時,可以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不僅效果強于噴灑的方式,也更加的安全。
寫在最后:
靠譜的殺菌消毒,應該選擇合適的方法,不論是合適的酒精濃度還是正確的酒精使用方法,這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正確,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目的的達成,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我們避免一些災害的發生。但如果因為使用不當,對消毒效果造成影響,甚至于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那可真是得不償失啊!
【參考文獻】
[1] 左袁袁. 為什么要用75%的酒精消毒 而不是濃度越高越好[J]. 大學生, 2020(3):1.
[2] None. 用酒精消毒,記住3個"不"[J]. 中國家庭醫生, 2020(6):1.
[3] 李延良, 常占魁. 如何正確使用酒精消毒[J]. 食用菌, 2000(03):4.
[4] 李錫巖. 為何70~75%酒精比95%酒精殺菌效力強?[J]. 家庭醫學, 1992.
陳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