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宅家怎么看春天?”很多人的煩惱,被@海蒂的花園用一個鏡頭就解決了。今天,我們找到這位頭條生活領域創(chuàng)作者,聽她分享自己和“那些花兒”的故事。從電腦城銷售到園藝達人,給女兒一個2000平的“童話世界”成都雙流彭鎮(zhèn),邱亞敏正在花園打理月季,這位
“宅家怎么看春天?”
很多人的煩惱,被@海蒂的花園用一個鏡頭就解決了。
今天,我們找到這位頭條生活領域創(chuàng)作者,聽她分享自己和“那些花兒”的故事。
從電腦城銷售到園藝達人,給女兒一個2000平的“童話世界”
成都雙流彭鎮(zhèn),邱亞敏正在花園打理月季,這位微卷短發(fā)、在鏡頭前經(jīng)常哈哈大笑的女人,就是網(wǎng)友們常說的“海媽”。
海媽這個別稱從“海蒂的花園”而來,各色月季、歐式花墻、砂石小道......每年都會有很多花藝愛好者、文藝青年,因此慕名前往。
讓很多人難以想象的是,海媽并非園藝專業(yè)出身。12年前,她還是成都電腦城的一名員工,日子仿佛一眼就能看到頭,海媽感到厭倦。
生活里的一絲光亮,大概是在論壇看別人種花,其中的得失,她都懂。自家屋頂?shù)哪且黄√斓兀且惶熘泻層X得自在的地方。
種花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失敗重來是家常便飯。
倒閉的第一家花店是在人民南路開的。冬天凌晨三點,海媽海爸就要起床,把花一把把地選回來。到運營后期,切花賣不出去,只能自己一支支丟掉。
但海媽愛花,夫妻倆都是。他們決定去三圣鄉(xiāng)轉轉。
種花和賣花不同,“植物只要有根,就可以活著,不死就不用丟掉”。期間,他們還做了一個四畝地的基地,不過一年時間,沒了下文。
同年,地震讓海媽對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她辭掉工作,把時間都交給植物。
兩個人不行,那就一家人一起上。在頭條,粉絲們經(jīng)常會看到海媽請自己的媽媽教大家怎樣種花,分享海媽的爸爸是如何給花園做秋千、恐龍木雕的故事。
其實,對海媽來說,花園不僅僅是花園,更是聚集愛的地方。
女兒海蒂和嚕嚕的到來,給海媽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2016年底,她在彭鎮(zhèn)租下60多畝地作為苗圃基地,重新建起一座占地五畝的大花園,給孩子們打造一個現(xiàn)實版的“童話世界”。
女兒們喜歡恐龍、城堡、噴泉、雕塑,海媽就著手干。
通過海媽的精心搭配,花園的每個角落都像是一幅田園油畫。既有可供孩子玩耍的吊床、秋千,也有種滿了蘆葦和睡蓮的幽靜池塘。
眼見著女兒們的夢一點點實現(xiàn),海媽的花園夢也更加圓滿了。
“我是要種一輩子花的人!”
在花園里生活,是一種什么感覺?
“大概是看到花開,疲乏時會感到力量,喜悅時會更加喜悅。”海媽給頭條粉絲回復道。
2018年,海媽開始在頭條創(chuàng)作,她希望花給予的力量能傳遞給更多人。
海媽喜歡拍視頻,記錄自己和花草相處時的快樂,同時也和大家分享養(yǎng)花、識花、賞花的相關知識。
如果想讓水仙長得好,秘訣就是要大的種球,給它基質、土栽,讓它在露天環(huán)境里保持低溫。
早春月季施肥的關鍵,是要保證氮磷鉀配比為1:1:1。
還有多年私藏的小經(jīng)驗:花園種哪個植物能預防蚜蟲?廚余垃圾也有變廢為寶的妙用······
對于那些城市愛花人,就算沒有大花園、陽臺,海媽一樣可以用石斛滿足你種花的愿望。
@海蒂的花園就像一個花草種植小百科,單拿天竺葵來說,海媽都能按直立型、垂吊型、大花、天使之眼等不同品種給你嘮一上午。
除了分享干貨,吸引人的還有她對待植物的態(tài)度。
在她看來,想要插好一束自然風格的作品,首先要學會尊重、欣賞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并且按你心中理解的樣子去表達它們。
海媽對植物有著獨特的感悟,她覺得“沒聞到水仙的味道,春天都不算開始”。
愛莎花朵輕盈、花開時略微收斂的卷曲感,是“內向的女孩”。
真宙的味道前段玫瑰香,再來是甜,最后一段是苦澀的,“像極了愛情”。
掛在室內的球蘭,是現(xiàn)代人的“一簾幽夢”。
?海媽說“她要種一輩子的花”,這樣,“海蒂的花園”就會一直存在了。
“走花路”沒那么容易
“很多人都羨慕我擁有一個花園,但鮮花背后的荊棘很少有人看到。”
種花這件事上,海媽其實是半路出家。
回想起剛起步那段時期,海爸開玩笑說她是“馬桶學士”,從花苗、栽種到護理,都是海媽蹲馬桶的時間學來的。最開始只是看書學習基礎知識,沒事就泡網(wǎng)上和其他園藝愛好者交流、請教。
后來,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海媽感到自己要吸收的外部能量越來越多,“花種下去不難,難的是后期管理。”
為了更好地種花、養(yǎng)花,繪畫、音樂、花藝、管理、哲學、美學......海媽一個都沒落下。繪畫讓海媽學會了花園的留白與呼吸感;通過音樂,海媽忽然醒悟“原來花園搭配也要講究篇章、節(jié)奏和韻律”。
“園藝是個綜合學習,每一天對園藝師來說,都是嶄新的”,直到現(xiàn)在,還會看到海媽穿梭忙碌在花田里,關心每一朵花的生長。
說到花園,海媽一臉幸福。她說,花園是她的第一個女兒,海蒂和嚕嚕是第二、第三個。每到暑期,海媽就會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去國外花園看看,學習“別人家”的花境搭配。
自我“充電”的同時,海媽還拍成視頻,在頭條為花友們做詳細的講解與展示,分享她的親身感受。
在威士利的巖石花園,層層疊落的疊石創(chuàng)意,海媽很快想到原生態(tài)景觀的川西亞丁。
在遇到沼澤一般的花園時,海媽告訴大家,把樹擺在瓶子草中間,是在模仿被大水沖刷到河灘的地貌,打造花園的自然感就像是一門藝術。
聽她解說,“云游園”的花友們也十分滿足。
因為海媽對花的熱愛與投入,關注她的人越來越多,而@海蒂的花園,無疑已經(jīng)成為海媽和137萬花友們交流的小天地。
讓生活有光亮
閑暇之余,海媽會在頭條寫手記,分享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在這里,你會看到,在“海蒂的花園“背后,一個個可愛的人。
“每當發(fā)現(xiàn)海蒂正在日益變大的鞋碼,以及慢慢浮現(xiàn)出的少女模樣時,常常會禁不住感傷,因為害怕她長得太快,會不再需要自己的陪伴。”大女兒海蒂8歲生日那天,海媽寫道。
但海媽還是相信女兒成人那天,一定會在海蒂的花園度過,因為“海蒂在哪里,海蒂的花園就在哪里!“
有花友被海媽的真性情所感動,“看的我雙眼模糊了,在這個過程中苦和樂,是你作為母親送給海蒂最好的生日禮物!”
在海媽的敘述里,海爸總是喜歡把外面的東西往家里搬,比如專程把張學友開演唱會時用過的地毯,拉回基地做鋪路毯子,給海媽買《花園設計圣經(jīng)》等等。在外人看來,“淡淡地訴說,卻感受到深深的情意,一如你的花……”
下雨的時候,海蒂花園就成了天然T臺,隨便一拍,花友們都說“大片即視感“。
除了文藝范兒的一面之外,海媽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在視頻里自然流露的快樂。比如花開之時,把“花”說成“發(fā)”時,在聽到女兒童真回答的時候。
如果哪期花友們沒聽到那熟悉的笑聲,反而會覺得很不習慣!
在這里,看見四季、愛與希望
“海媽,我認識你之后才有了四季,開始期待春天!”
邱亞敏也不會想到,因為喜歡種花,后來會發(fā)生這么多神奇的事情。
從十幾平的屋頂種到兩千平的海蒂花園,原本一個不起眼的小愛好,讓她這個“花癡”,突然有了137萬人的支持。
花草為衣,陽光為頂,擁有一個花園休閑小憩,是很多都市人的夢想,“海蒂的花園“成了很多人釋放、治愈的出口,而海媽的“園藝圖書館”也在路上。
海媽的悉心解讀、走心隨筆、爽朗性格,不經(jīng)意間傳遞出的美好,總能讓粉絲倍感溫暖。
更重要的是,從海媽身上,他們看到熱愛與專注,也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正如一位花友所言:“那么多園藝達人,我最愛海媽。因為海媽不止教人種花,更傳播的是審美、情感和對生活的理念。跟著海媽一起經(jīng)營四季,經(jīng)營詩意人生。”
人生并非單行道,我們需要探尋美好生活的更多可能。堅持雖難,但創(chuàng)作總會有收獲,詩意人生未必遙不可及。
如果你有自己的堅持與熱愛,來頭條創(chuàng)作,你也可以像海媽一樣,閃閃發(fā)光。
點擊這里報名“新作者扶植計劃”,和更多人分享生活的點滴與樂趣。
馬悅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