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美容院騙人?”這樣的說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像時常有聽說到,新聞中也有不少的報道。“小伙美容院洗成黑臉,一次花費竟26000,說好的免費體驗呢?”“警惕!美容院“免費”消費新騙局”“昨天美容院,今天ICU:請所有女孩警惕這種騙局”新聞截圖
“美容院騙人?”這樣的說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像時常有聽說到,新聞中也有不少的報道。
“小伙美容院洗成黑臉,一次花費竟26000,說好的免費體驗呢?”
“警惕!美容院“免費”消費新騙局”
“昨天美容院,今天ICU:請所有女孩警惕這種騙局”
新聞截圖
挺多不是行業內朋友也就納悶了,為啥看似風評不怎么好的美容店發展卻還是那么好呢?為啥美容院平常看著沒什么人去,卻一直都沒有倒閉?
今天KK在客觀的角度給大家分析一下“為啥消費者們對美容院的印象差,這個行業卻仍能夠蓬勃發展。”
一、美容院行業現狀
在解答問題之前,我們還是得來說一個概念性的問題,我們通常口中所說的美容,按照行業的專業劃分,可以分成兩個大部分,一部分是生活美容,另外一部分是醫學美容(即是我們常說的醫美)。
開在我們小區或者街道周邊的門店,一般都是生活美容的門店,這些門店服務的項目一般包括,美發、美容spa、美甲、美睫、紋繡等等,皮膚管理也可包含在內,但皮膚管理門店大多都有醫美的項目,不能一概而論。而一般的醫美機構會開在主要的商區和中高檔的寫字樓內,無論是規模還是定位都和生活美容門店差別較大。
根據一份2020年美團發布的《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2020年中國生活美容服務業(不含上游美容用品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 6373 億元,預計到2025 年,中國生活美容服務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8375 億元。”
千億市場,一片藍海就是行業最直觀的體現。
二、“騙”從何來?
對消費者而言,感覺到被商家欺騙了,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商家服務出了問題,比如說,技術手法差,項目定價不合理,項目存在捆綁消費等情況;第二種情況就是商家可能售賣了假產品,又或者以次充好。
從上面的新聞也可以看到,被曝光的美容店,基本都是本身服務存在問題,不是陷阱消費,就是制造“容貌焦慮”,讓人過度消費本不需要的項目,說白了就是套路消費,而套路消費這個情況不僅存在于美容這個行業,在很多的行業都存在。在黑心商家的眼里永遠是“利字當頭”,因此我們在選擇美容店的時候,不妨多從主流的互聯網平臺上先了解門店的基本情況,再綜合考慮是否選擇該店進行消費。
三、美容“暴利”趨生亂象
國內美容市場亂象叢生,主要美容行業有利可圖,很多無牌無證無資歷的“三無”人員也參與到行業中,想要分一杯羹。
來看一下美團點評上醫美項目的價格表:“瘦臉100單位3980;超光子嫩膚1680;歐洲之星Fotona4D 2989;鐳射凈膚3980;愛芙萊玻尿酸0.5ml 1180 ……”即使在外行的朋友印象中,應該都聽過這些“一本萬利”的買賣,出廠價可能幾百塊的東西,在美容院或者醫美機構,可以賣上千上萬的售價。
也正是由于行業巨大利潤的誘惑,鋌而走險的不法分子也不在少數。引用一份2020年的行業報告,《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中報道,“黑醫美”產業“橫行”,非法從業人數超10萬人,每年致殘、致死人數約10萬……
當然行業亂象也是時候終結了,僅在今年,相關部門就已經出臺多項措施,重點打擊灰黑產業,在重點的整治下,行業回歸健康良好的發展態勢,相信不會太遠。
四、美容院不僅不會倒閉,還會過得更好
美容項目有多賺錢KK就不過多闡述了,利潤空間或者說是盈利能力決定一個行業的生存,至少從這個角度去看,美容院不僅不會倒閉,還會過得更好。
“皮膚管理,痘痘肌處理,美杜莎電眼,精致小翹鼻,微整”這些一直以來都是求美者的不懈追求,特別對女性而言,害怕老去的焦慮比男性要強烈得多。再夸張點說,抗衰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從秦始皇時代開始就已經備受關注了,害怕老去,害怕死亡是人的天性,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可以借助各種科技保持自己美麗的外表,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關鍵在于作為服務的提供商,各大美容機構/醫美機構要如何規范行業的規則,真正為消費者解決實在的問題,提供專業可靠的服務,如此一來才能挽回美容行業在消費者眼中的形象。
俗話說得好,“別讓一顆老鼠屎,攪渾了一鍋湯”這個問題值得從業們深思,KK也與諸君共勉。
今天關于美容院的問題就先說到這里,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馬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