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又到了農村醫保繳費的時候,那么今年的醫保費用相對于之前繳納的費用是否發生變化了呢?據最新消息顯示,醫保費用仍然處于增高的趨勢,國家給予每人的補助將增加30元,醫保的個人最低標準提升到580元,每人要繳納的費用也增加了40元,個人一年最低
現在又到了農村醫保繳費的時候,那么今年的醫保費用相對于之前繳納的費用是否發生變化了呢?據最新消息顯示,醫保費用仍然處于增高的趨勢,國家給予每人的補助將增加30元,醫保的個人最低標準提升到580元,每人要繳納的費用也增加了40元,個人一年最低標準繳費320元。
城鄉醫保和城鎮醫保兩類保險,它們是在醫保兼并時出現的,兼并前的農村醫保每年只用交不到一百元,現在相較于之前,醫療保險的費用真的漲得離譜了,大眾暫時還無法接受這么大的變化,換個角度可以看到醫保的漲幅并無道理,國家也在盡量讓利給人民。
1、醫療保險費用漲了對大家有好處嗎?
城鄉醫保的費用提高了,繳費人得到的保險待遇增加了不少,在2020年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面對繳費人的患病報銷最高達約70%,就算繳費人在大型公立醫院治療,也可以報銷60%以上,可能有些五險一金的上班族會覺得這個報銷太小了,因為他們的報銷比例已經達到85%,但個人繳納費用和上班族對比的基數更低,不到標準線10%,現在的效益已經非常優秀了,近年來,我國還推出了起始費用很低的大病醫保,大病醫保的推出讓我國人民看病治病的壓力大幅度下降,國家現在仍然在加強醫療保險給予人民的利益,現如今,人們不在害怕看病、治病了,醫保讓每個人有膽看病、用小錢治病。
2.大眾對城鄉醫療保險有哪些誤會?
國家對醫療保險的投入加大和保險大數據時代的變化,堅持每年進行醫保繳費的人越來越多,去年的數據顯示辦理醫保的人數突破10億人,此外3億人辦理了在職職工醫療保險,據統計,我國辦理醫保的人數已經達到人口總數的95%,雖然這么多人辦理了醫保,但是還有很多人不太了解醫保,很多人都分不清辦理醫保的費用和個人賬戶的錢有哪些區別,很多人以為醫保只能在醫院用。
有這種認知的人是對城鄉醫保和在職職工醫保分不清,職工醫保是可以在醫院和藥店用的,如果一直沒有用醫保卡的錢,那么錢就會一直積攢,目前據統計,職工醫保累積積攢達到一萬億元。
近年來,國家為了提高醫保使用率,城鄉醫保已經取消個人和家庭賬戶,現在我們辦理醫保的目的是在治療中得到很高的報銷,在賬戶一直積累,醫保就在手中變成了不能提現銀行,其實,醫保更像一種對自己身體的投資。
現在,醫保的漲幅讓農民越來越不愿意繳費,這是為什么呢?
1.漲幅過大,農民暫時無法接受
在新農合出臺實施的時候,每人每年只需要10元,一家人的醫保也就幾十元,但是醫保漲幅截止到現在,已經漲到了300多,一個月的工資全交了一家人的醫保,這讓很多手頭節據的農民叫苦不以。
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我們看一下他們的平均工資就可以知道他們并不富裕,一年的平均積蓄也就4000來塊,這樣的情況讓他們必須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2.沒有需要辦醫保的需求,不覺得醫保能帶來多少好處
之前和農民朋友談過為什么不辦醫保了,他告訴我,他們家之前堅持每年辦醫保,加起的費用有一萬多了,沒有出現什么大病,每年就買一點藥,報銷不大覺得辦醫保沒必要。
其實他想的我也想過,但我后來想通了,醫保是給自己身體的保險,沒有報銷就說明沒有生病,沒有疾病纏身的健康是自己得到的最大好處。
3.覺得報銷比例小,沒有預期的高
雖然我國醫保最高可以報銷70%,但是在很多地區醫院報銷比例只有40%左右,如果有一些重大疾病需要進口藥物治療,進口藥物的費用可能無法報銷或者報銷的很少。
這些情況都是交醫保的農民越來越少的原因
但是現在我國醫保的報銷比例呈現上升趨勢,報銷的范圍一直在擴大,對于進口藥品的報銷也在提高,雖然醫保還在漲價,但是我們不能拿身體去賭,我們不能掌握自己身體是否健康,我們也不能保證以后不會生病,所以,堅持醫保繳費還是很有必要的。
張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