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多久洗一次車子,要看天氣,看你車況,要看你自己的心情,但也有一些規律是可以進行參考的。為什么要在意洗車頻率就好比吃飯來說吧,有些人胃口大,一天能吃4餐,有些人胃口小,一天吃個1餐,也就覺得還好,問題不是特別大。你一天吃個18餐總不太會的吧
?
多久洗一次車子,要看天氣,看你車況,要看你自己的心情,但也有一些規律是可以進行參考的。
為什么要在意洗車頻率
就好比吃飯來說吧,有些人胃口大,一天能吃4餐,有些人胃口小,一天吃個1餐,也就覺得還好,問題不是特別大。
你一天吃個18餐總不太會的吧?是不是?總還是有個參考范圍的。
省級期刊《寧波通訊》上面有論文,《洗車頻率過快反而傷車》上面講。
洗車太頻繁,非常容易加速漆面氧化,但如果洗得不太勤,車子上面很多臟東西,也會對車子產生腐蝕現象。
哪些情況推薦立即去洗
這聽著我就覺得像沒講一樣,那么到底怎么辦呢?
我們就根據條件和情形來判斷吧,先來講,哪些情況最好推薦是立即去洗。
剛剛下完雨,最好去洗一次車。
很多朋友覺得:“一下雨我不是省洗車費了?我就在等下雨。”雨不干凈的,雨是弱酸性的,都是會傷車子的。
你看,雨水干掉了,車上還是一層灰,其實不叫干凈,只是把泥巴沖沖掉,灰塵還是在那邊的,這個東西是有點麻煩的。
不過說回來,生產車子的人也不傻的,他們肯定會想到這個問題的,如果說:用1年就出問題了,人家車廠都不用開了。
所以說:他們在出廠之前,整車防腐蝕試驗都是要做過的。
海南汽車試驗研究所有論文,《國產汽車耐腐蝕試驗研究》上面講:國標QC/T 732-2005《乘用車強化腐蝕試驗方法》是包括了很多項目了。
50℃高溫,98%高濕度,5%鹽霧噴射等等,是可以保證95%的日常用車環境中,車漆10年都不會被腐蝕的。
剛才聽了讓我們稍微放心一點,但是是這樣的,10年是不會腐蝕,沒說10年不會變難看,沒說10年不會褪色。
而且,事實上酸雨除了鹽酸,前面測試上有測的,還有60%的硫酸,還有30%的硝酸,破壞性也比試驗中5%的鹽霧噴射是要更厲害一點的。
《汽車維修與保養》上面講:汽車油漆的PH值是6.0到8.0之間,酸雨的話,是小于5.6的,兩者是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的,會讓漆面變色,厚度降低的。
要是碰上連綿不斷的梅雨季,每天洗車當然也不合理,所以這個我們也要多注意。
“你說的都對,我住在南方,我住在東部沿海,梅雨季節的時候,今天下雨,明天小雨,后天特大雨,最后一天晴了,晴了半天又下雨,我天天洗車啊?”
一方面沒那么多時間。另一方面剛才也講到了,洗太多對車也不好。
天津大學有論文,《酸雨/雨水環境中典型金屬材料的腐蝕行為研究》上面講。
在雨水對車輛涂層的腐蝕實驗當中,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大概需要6到7天會對車漆造成損壞。
你看,線索是不是來了?“我就讓你淋著,你要等個6到7天才開始傷我比較明顯。我在這之前的這一段時間,都把它解決掉不就OK嗎?”
一周洗一次,好,我們有第1個線索了,對吧?
好,再來看看其他的,跑長途,也是建議立刻去洗個車子的。
長途路上面的泥漿、沙塵,在你擋風玻璃、前保險杠、翼子板上,死的一大堆的蟲子,長時間不去搞,就黏在那邊、死在那面了。
不然的話,化石、琥珀哪里來的,對不對?
路上的泥漿里面甚至還有可能有一些瀝青渣。
《汽車實用技術》期刊上面有論文,《汽車車漆保養方法研究》上面講。
瀝青附著在車漆上,非常容易造成車漆氧化和腐蝕,反正它這么一小點,壞你一鍋粥,看起來就一點,就很難受的,對不對?
瀝青上面是有很多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中是有活性基團的:氨基、羥基、羧基等等,恰好能夠和車漆中含有的分子結合在一起。
結合是什么意思?我跟你說得土一點:黏牢了、弄不下來了,它們融為一體了,你要扒下來,整塊油漆都一塊下來了。是這個意思。
剛才不是講了嘛,還有蟲子的尸體、鳥糞什么的,這種東西也要盡快去洗掉。
不光是高速的時候能碰到,你停在那邊,天上鳥飛過去;你停在樹下面,有個蟲掉下來了,不小心摔死在你的車上了。
這種情況沒辦法,能洗的話還是要盡快去洗。
有些朋友會說:“這個又不要緊的,是不是啦?風吹吹、路開開,下次洗車的時候再弄不就好了嘛。”
2011年,全國設備潤滑與液壓學術會議中《車輛腐蝕因素和預防對策》上講。
鳥糞之類的有機物落到車漆上,雖然侵蝕車漆的面積比較小,但是有很強的酸性,會使車漆完全融化。
短時間內車漆就會有變色的斑點了,時間久了車漆就會出現膨脹、龜裂這種情況。
說人話就是:車漆上有鳥糞、蟲子尸體這種東西,最好馬上弄掉,過幾天干掉了,好了……
就好像是臉上有個疤了,你在炒菜的時候被燙了一下,這一個點就再也好不了了。
平時建議一個月洗2次
有些朋友說了:“我又沒遇到過這種倒霉的事情,剛才你說的事情也不存在的,高速我也不開的,從來不停樹下的,我家是有車庫的,多久洗一次啊?”
美國Maaco汽車護理中心給了個建議:平時一個月洗2次車,是可以確保去除污垢、鹽分和其他會生銹的化學物質了。
所以一個月洗2次就可以了,看你自己空不空以及心不心疼錢就行了。
有社交需求隨時洗
然后我算是提個醒,如果你有社交需求的話,那就隨時洗。
今天要去見老板、今天要去接客戶、今天要去見男朋友、今天要去見女朋友,昨天洗過了今天還是要洗。
不論是出于尊重,還是在乎臉面,都很有用,很有必要。
四川師范大學有論文,《試析影響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上面它總結了。
盡管首因效應受到觀察者主觀認識的影響,具有片面性。
但第1次經歷的事件,比如:你的衣著是否整潔、車子是否光鮮亮麗,往往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特別深刻的,以后要改變這種形象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所以哪怕是出于社交層面的考慮,遇到類似的情況,洗嘛,一天洗2次也是可以的。
洗車不在于頻不頻繁而在于需不需要
總得來說,洗車不在于頻不頻繁,而是在于需不需要。
剛才說的都是給大家參考的頻率,如果是平淡無奇的日子,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情況,一個月2次差不多了。
如果:酸雨、鳥糞、開過高速,忙得過來,也不算太心疼錢,就去一次吧,這是我個人的一個建議,也供你參考。
如何自己動手打蠟,省錢又不傷車漆
我自己的做法呢:我做節目挺忙的,選擇了一個更懶,但也更費錢的一個辦法,我洗完車之后就打蠟,或者洗完車之后就鍍晶。
這個搞一下就可以撐好多個月了,也比較省心,而且本身車子也看著比較亮。
不過現在,我們到外面去選擇的時候套路很多:打蠟、原子蠟、分子蠟、手工蠟、鍍晶、超級鍍晶、納米鍍晶、鍍膜、納米鍍膜、封釉、封晶、鍍晶……
什么亂七八糟的說法,我沒聽過的估計還有嘞,到底哪里不一樣?原理到底怎么分?什么樣的價格是比較合理的?
我都給你整理好了,而且我家還有賣對應產品的,你想要了解一下的話,不妨來看一看,精挑細選的。
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車漆」就可以了。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干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你挑自己喜歡的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李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