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火雞是一種產于墨西哥的大型鳥類,目前已經被馴化成為家禽,最早從南部墨西哥地區傳入美國,此后這種動物在美國大量繁殖,成為美國人過年必備的美食。火雞體型比家雞大3-4倍,體長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體重5-20斤,中國超市每
火雞是一種產于墨西哥的大型鳥類,目前已經被馴化成為家禽,最早從南部墨西哥地區傳入美國,此后這種動物在美國大量繁殖,成為美國人過年必備的美食。
火雞體型比家雞大3-4倍,體長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體重5-20斤,中國超市每斤在100元人民幣左右,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并不常見。
而一樣能吃的事物在中國流行不起來,只有一個原因:不好吃
火雞的肉太厚,而且比普通雞的肉要柴很多。
火雞雞胸的肉,太厚,不容易入味,容易柴
但這不妨礙美國人民對于火雞的喜(po)愛(hai).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阿肯色州有個小鎮每年都玩扔火雞活動,就是開著飛機把火雞往下扔,一大幫居民在下面等著,誰撿到歸誰。
大多數情況下火雞都會活下來,雖然嚇尿了。
野生火雞的遷徙沒有固定的時間,也并不總是群居,它們的每一次遷徙都是為了尋找更多成熟的果實。
一群接一群的野火雞來到有大量果實成熟的地方,這樣它們原先的駐留地逐漸被拋棄,而新的地方開始充滿這種火熱的生物
大約10月初,任何種子和果實都還沒有從樹上落下來,這些鳥兒就聚集起來,逐漸向美國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肥沃的低洼地上遷徙。
雄鳥與雌鳥分開,10~100只一起覓食;而雌鳥則往往單獨遷徙,有時候一只雌鳥也會帶著自己的一窩幼鳥一起遷徙。
另外,七八十只幼鳥還會聚集起來,用心躲避老年雄火雞。因為即使幼鳥長到一定大小,這些雄鳥們也常常會在它們的腦袋上反復敲打,傷害它們。
所有的鳥兒都沿著地面上的同一條遷徙路線前進,只有在河流或者獵狗出現的時候,它們才會展翅飛起來。
動物遷徙過程中,看它們過河無疑是最精彩的。每個動物都會各顯神通,火雞也有自己的過河小妙招。
它們會飛到高處棲落下來,并且常常留在那里一兩天,仿佛在討論行動方案。這時候,雄鳥會略咯叫,也會大聲鳴叫,很是忙亂地踱著步子,仿佛在給自己加油鼓氣來面對這種緊急事件。
甚至連雌鳥和幼鳥也會做出同樣浮夸的舉動,展開尾羽,繞著彼此轉圈,大聲地咕叫,做出賣弄的跳躍。最后,在天氣穩定下來、四周一切寂靜的時候,頭鳥一聲令下,整個隊伍向對面的河岸飛去。成熟和胖壯的鳥兒很容易就完成了任務,哪怕河流只有1.6米寬。幼鳥和瘦弱一些的鳥兒常常會掉進水中,不過并不會被淹死。
它們將翅膀收攏到身體兩側,尾羽展開作為支撐,氣定神閑地伸出腿,迅速向河岸靠近;若是河岸太陡不方便著陸,它們就會落在水面上,隨著流水來到一個適合的地方,然后奮力一躍從水面上脫身。上到河岸之后,它們會四處漫步,仿佛對這片新的土地不知所措。這樣一來,它們就很容易成為獵人的獵物。
每年11月中旬,各個年齡和性別的火雞聚集成一小群,吞吃著豐富的果實。經過這樣的長途旅行,它們有時會變得十分溫和,會來到農舍前與家禽混在一起,走進畜欄和玉米倉中尋找食物。它們就這樣度過了一個秋季和半個冬季。
次年,早在2月中旬,火雞們就表現出繁殖跡象了。雌鳥離開了雄鳥。雄鳥跟在后面堅持不懈地追逐,開始咯咯叫或者發出歡喜的鳴聲豎起伸展開的尾羽,昂起腦袋,顫動著壓低翅膀,浮夸地大步踱起來。這些時候,雄鳥之間常常會發生惡戰,強壯的雄鳥在較弱的對手頭上很猥瑣地反復敲擊;在雄鳥成功地打敗敵人后,它會再次來到膽小的雌鳥身邊,輕輕地咕咕叫著安撫它,直到被它接受。
在幼鳥即將孵化出殼時,雌鳥無論如何也不會拋棄它們,哪怕面臨被包圍囚禁的危險。火雞的孵化孵化過程也非常有趣,最初雌鳥半曲著腿焦急地査看自己的卵,發出在這些時候獨有的鳴聲,細心地照料著剛剛出世的幼鳥,小心地清理掉被幼鳥拋棄的殼。幾分鐘后,幼鳥一只接一只紛紛破殼而出,踉蹌,翻滾,互相推撞著來到了這個世界。雌鳥懼怕雨天,因為雨水對幼鳥十分危險,它們柔軟的絨毛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如果幼鳥遭受雨淋以后,大部分會感冒死亡。
大約兩個星期后,棲息在地面上的幼鳥就能夠飛起來了。它們在夜里來到低矮的大樹干上,躲在細心的親鳥彎起的翅膀下,因此幼鳥就被分成了相同數量的兩隊。白天它們離開山林,來到草地或草原上尋找草莓、露莓、黑莓和蚱蜢,在喂飽自己后悠然地曬著太陽。
它們通過在廢棄的螞蟻巢穴上打滾來清潔羽毛,驅逐走其中的扁虱和其他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忍受不了螞蟻生活過的土壤的氣味。火雞幼鳥生長迅速,到了8月份就已經能夠在狼、狐貍、山貓甚至美洲豹的突然襲擊下快速飛起來保全自己了。
火雞對于中國文化影響并不大,它們也很少走上中國人的餐桌,但是火雞對于美國人卻"意義非凡"。美國當地對于火雞有著獨特的信仰與文化,每年感恩節的時候,美國總統還會"赦免"一兩只幸運的火雞,它將不會被人類吃掉,而其他的火雞恐怕就該"見上帝"了
何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