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0年前買的國產車,有點像我們以前買的按鍵功能機,有的早早就被淘汰掉了,有的雖然還能用,但是牌子可能早就沒有了。而且使用體驗上,確實也遠遠不如現在的智能手機了。很多車子連生產廠家都沒了有一些10年前買的國產車,現在真的連生產廠家都找不到了,
10年前買的國產車,有點像我們以前買的按鍵功能機,有的早早就被淘汰掉了,有的雖然還能用,但是牌子可能早就沒有了。
而且使用體驗上,確實也遠遠不如現在的智能手機了。
很多車子連生產廠家都沒了
有一些10年前買的國產車,現在真的連生產廠家都找不到了,真的叫做“絕版車”了。
說幾個大家聽得比較多的:青年蓮花,2004年獲得轎車生產資質,2017年破產清算。
天津夏利,1986年開始生產汽車,2020年重組之后,退出整車生產;力帆汽車,2006年首款轎車上市,2018年被車和家收購。
這么多車企倒閉破產,其實也是一個優勝劣汰,重新整合資源的過程。
馮加鋒發表在期刊《文化產業》上面的論文,《國產汽車品牌發展現狀及趨勢探究》,里面講。
國內汽車品牌不斷進行著兼并和重組,不僅能夠優化當前我國汽車行業的產業結構,還能夠實現不同品牌的資源優勢互補,提高品牌競爭力。
就好像古代打仗一樣的,最后面活下來的都是最優秀、最靠譜的,而且在打仗過程中,還能不斷地整合資源、強化自己,越打越多、越打越厲害了。
還有很多車都還能開
而且別看都是10年前的國產車,差別還是有的。有的車子質量確實不好,1個月跑5趟修理廠,但也有不少車一直到今天,還是開得好好的。
10年前的國產車,確實出現過很多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的。
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國內車企技術也不成熟,刻意壓縮生產成本,也會是一個大頭原因。
山東大學劉海東有篇碩士論文,《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提升分析——以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上面講到過。
早期中國自主車企的技術水平是極為落后的,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領域一片空白,由于沒有核心技術,造車成本也是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了。
這個就導致一個惡性循環,成本控制不好,單車利潤就低,就越發想要去壓縮成本,又導致了質量問題越來越嚴重。
就好像:我們讀書,越偏科,越不想去學自己不擅長的那一科,然后那一科就會越來越差。
比如說:在2013年,被央視3·15晚會點名批評的江淮同悅轎車生銹事件。
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出于成本考慮,用普通鋼板替代了鍍鋅鋼板,確實是我們文字意義上的“偷工減料”了。
除了生銹,那個時候國產車的小毛病也是不少的,跟合資車的差距也比較大。
J.D.Power發布的《2009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2009年自主品牌的整體新車質量平均得分是258個PP100,就是每100臺車子出了258個問題。
而2009年國際品牌的整體新車質量平均得分是142個PP100。你看,一個是258,一個是142,直接相差了快1倍到了,是吧?
也就講:當時的國產車,碰到故障的概率會比合資車品牌大很多,快到1倍了。
但也不是所有的10年前的國產車都像我們前面說的那么不堪的,不少車企也生產了很多經典車型,現在都開得不錯了。
某車之家的二手車版塊上也是能找到不少10年前的國產車的,比較經典的:吉利熊貓、比亞迪F3、奇瑞旗云等等。
這些的3大件都是用比較成熟的技術的,不容易出大問題的。
比如說:2009款的比亞迪F3,用的就是三菱的4G15S發動機。
2010年的《產品可靠性報告》上面有個關于這個車子的調查的,當時的百車故障率(PP100)是254,在當時的自主品牌里面,質量排第1名了。
現在買的國產車,10年后還會這樣嗎
而且10年來,國產車不管是在關鍵技術,還是質量表現上,進步都是非常大的。我們現在去買一臺國產車,不會說像10年前一樣那么難受了。
拿發動機來說好了,主流的國產品牌基本上都研發出了不錯的發動機了。
比如說:奇瑞的鯤鵬動力2.0T發動機,鋁合金缸體、高壓直噴技術等等,最大扭矩390N·m,熱效率38%,相當了不起了,不錯的。
再比如說:比亞迪,另辟蹊徑,搞出來一個DM-i混合動力系統,其中驍云1.5T發動機采用的是米勒循環工作模式,壓縮比能達到12.5:1,熱效率達到40%。
再看質量表現,國產車也是突飛猛進。
J.D.Power《2019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自主品牌和國際品牌的平均質量差距已經縮小到9個PP100了,差距非常小,幾乎就差不多了。
而且相比10年前的116個,直接縮小了12倍多。
10年來國產汽車品牌確實變化很大
所以總得來看,10年來國產汽車品牌確實變化非常地大,但還是有不少10年前的車子,現在依然是能開的,只是技術上面是有點過時。
但如果我們現在去買個國產車,挑個靠譜的牌子、靠譜的車型,再開10年還是很有信心的。
國產品牌誰才是技術狂
國產品牌技術進步非常大,突飛猛進,都在進步,現在誰是老大哥?是奇瑞?還是吉利?比亞迪服不服?
現在也的確越來越多的朋友愿意買國產車了,覺得國產車是不錯,性價比也挺好,但發現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人不選擇買大眾了,這又是為什么?
想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國產車」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馮加鋒.國產汽車品牌發展現狀及趨勢探究[J].文化產業,2018.
[2] 劉海東.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提升分析——以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D].山東大學,2014.
[3] 2009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J.D.Power
[4] 二手車之家
[5] 2010年產品可靠性報告
[6] 2.0T動力超Q7 瑞虎8鯤鵬車型有52項升級.網易汽車
[7] 詳解比亞迪超級混動系統,它的目標竟然是燃油車市場.雷科技
[8] 2019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J.D.Power
[9] 央視曝光同悅生銹門 官方稱16日將正式回應.騰訊汽車
王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