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莫羨牡丹稱富貴,卻輸梨橘有余甘。在書畫界,每年都有兩場盛大的拍賣會,一次是春拍,一次是秋拍。相較于春拍來說,秋拍顯然更能引起收藏界的關注,因為這是每一年的最后一季拍賣,所以很多作品都會壓軸登場。在書畫拍賣場上,齊白石先生的畫一定能夠占有一席
莫羨牡丹稱富貴,卻輸梨橘有余甘。
在書畫界,每年都有兩場盛大的拍賣會,一次是春拍,一次是秋拍。
相較于春拍來說,秋拍顯然更能引起收藏界的關注,因為這是每一年的最后一季拍賣,所以很多作品都會壓軸登場。
在書畫拍賣場上,齊白石先生的畫一定能夠占有一席之地。
在庚子鼠年的秋拍中,雖然涌現出了許多大作,但它們都被齊白石先生的一幅櫻桃畫比了下去。
最終,這幅畫以四百三十七萬多價格成交,成為了當天拍賣場上的第二名。
據說,這幅畫是齊白石的弟子盧光照求來的,可是這幅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亂畫一通上面的題字更是涂涂改改,齊白石為什么要把這樣的畫送給徒弟呢?
一、齊白石其人
若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還得從齊白石先生的繪畫生平說起。
齊白石先生出生于1986年,由于他小時候家境貧寒,所以不得不早早出來學一門手藝傍身。
機緣巧合之下,齊白石先生選擇了學木匠,沒想到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他在偶然之間得到了一本叫做《芥子園畫譜》的書。
這本書可以說是齊白石先生學畫的啟蒙書籍,也是他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個機會。
由于齊白石先生對這本書極其感興趣,所以他將全部精力都撲在了其上,瘋狂的汲取著書中的知識。
或許是他在繪畫這方面確實有天賦,書上的許多繪畫技巧都被他掌握,并且靈活運用到了木工雕刻上。
這讓他在段段時間之內就能搖身一變,成為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木匠。
木匠生涯至此,也算是成功,但是齊白石并沒有因此滿足,因為齊白石意識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還是畫畫。
因此他在三十多歲的年紀里,做了一個十分冒險的決定,那就是選擇放棄自己曾經堅持的木匠,轉頭去全心全意學習繪畫和創作。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十分艱難的路,憑借齊白石這樣“半路出家”的路子,如若沒有人引導,那么必定要多走許多彎路。
然而齊白石的運氣很好,在作畫這條路上,他遇到了很多“益友”,得到了許多繪畫大家的指引。
有了這些人指路,齊白石的學習之旅順利了許多,他很快便不再需要臨摹他人作品,而是有了自己的繪畫風格,漸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畫風。
當然,對于一位繪畫大師來說,能夠自己獨立作畫并不算什么,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能夠在作品中賦予自己的精神和內涵,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繪畫大師。
顯然,齊白石現在還差得遠,但是他很幸運,因為就在他需要學習的時候,他遇到了影響自己一生的良師——陳師曾。
在陳老先生的指點下,齊白石的進步速度飛快,不僅在技巧上有所提高,在風格上更是逐漸凸顯出了自己的個性。
這一切都彰顯著齊白石的進步,也讓他距離成為繪畫大師更近了一步。
二、弟子求畫不給錢
或許是因為齊白石在繪畫這條路上得到過許多良師益友的幫助,所以在他成名之后,他也廣招學生,想要將自己的衣缽傳承下去。
當然,老師想教,學生們卻未必都真心肯學。
在拜齊白石為師的那些學生當中,雖然有一部分確實是來虛心求教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圖一個“齊白石弟子”的名聲,從來沒有真正虛心請教過。
還有一部分學生更加過分,他們打著“弟子”的名聲,就是為了不花一分錢,從齊白石這里要畫。
對于這種臉皮厚的學生,齊白石自然是憋了一肚子氣。
恰巧他前腳剛打發完好幾個這樣的人,后腳一個叫做盧光照的弟子又來了,他說明來意,竟然也是來向齊白石求畫的。
齊白石氣得夠嗆,當即就要破口大罵,但是看到盧光照殷殷期盼的眼神后,又忍了下去。
雖然齊白石平日里不說,但是哪些學生是真心求教,哪些學生是沽名釣譽,他心中都是有數的。
這位盧光照雖然也是過來求畫,但是他和其他弟子不同,不僅有天賦,還始終踏踏實實學畫。
齊白石這樣一想,原本的火氣就散了大半,但是又沒有完全消氣,所以齊白石只好忍著怒意,亂畫一通,給盧光照畫了一幅“亂七八糟”的畫。
三、賣出437萬高價
之所以說是“亂七八糟”,是因為齊白石不僅只在畫上胡亂畫了幾顆櫻桃,還在題字的時候又抹又改,讓整幅畫看上去凌亂不堪。
這不僅失去了齊白石畫作往日的美感,還能讓人一看便知道,齊白石在作此畫時根本沒有用心。
盧光照在看到畫之后,也十分不可置信,不知道自己是否哪里得罪了老師,才讓對方畫出了這樣一幅明顯帶著氣的畫。
當然,不管老師畫得如何,自己身為學生,對老師的墨寶還是要好好保存,于是盧光照還是鄭重的將這幅畫收了起來,并且這一保管就是幾十年。
在往后的這么多年里,這幅畫始終未曾拿出來過,一直到庚子鼠年的那場拍賣,“思齊堂”將一副名為《櫻桃》的畫送進了拍賣場。
“思齊堂”在拍賣界赫赫有名,其曾經所拿出來的齊白石的畫,每一幅都是上佳,因為這“思齊堂”的老板,就是曾經求過畫的盧光照。
現如今,他將從齊白石處要來的畫送進了拍賣場,眾人看到這幅“有失水準”的畫后也很是驚訝,紛紛感嘆這不像是齊白石先生的風格。
然而,雖然整幅畫看上去凌亂不已,但它上面終究還是頂了“齊白石”這三個字,并且其中還有一個這樣有趣的故事。
眾人在知道這幅畫背后的典故后,對其興趣濃厚了起來。所以,這幅畫最終得以437萬的高價成交,成為了整場拍賣中的第二名。
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