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還好一點點,以前的皮膚硬得像汽車輪胎一樣。”---父親覃業軍每天分享一個故事----“石頭娃”覃奧這個故事令無數人同情、感動……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有一個6歲的小娃娃,在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提起這個小娃娃,大
“現在還好一點點,以前的皮膚硬得像汽車輪胎一樣。”---父親覃業軍
每天分享一個故事----“石頭娃”覃奧
這個故事令無數人同情、感動……
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
有一個6歲的小娃娃,在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提起這個小娃娃,大家議論紛紛地說出自己觀點:
“這家人可憐啊,娃娃剛出生時就得病,好不容易拉扯這么大。”
“那是一個“石頭娃”啊!”
“這家人的孩子都懂事啊,讓人心疼。”
令人不由好奇這個娃娃到底得的是什么病?為什么叫“石頭娃”?
我們走進村莊一起了解其中的原委。
村里的“石頭娃”
這里被群山包圍,山路崎嶇,
經過長時間的跋山涉水,終于來到傳聞中的“石頭娃”家。
還沒走進門,就發現一個中年男子,
他哭訴著上天的不公,行為看著有些“瘋癲”,
一會哭喊、一會摔東西、一會又直接躺倒地上。
這時,一個老婦人帶著一個長相奇特的小娃娃,來到男人身邊,
她對小娃娃說:“拉你爸爸回去。”
中年男人看到那小孩,抱起來就痛哭:“我的兒啊,你受罪了。”
那個小孩便是我們要找的人,他叫覃奧,
是村里“赫赫有名”的“石頭娃”!
抱著他的正是他的父親覃業軍。
生活壓力壓的覃業軍喘不過氣,他只能通過醉酒來緩解內心的苦悶,
所以才有了那一幕釋放情緒的行為,
覃奧的奶奶說:“他為了這個孩子,背負思想包袱,生活壓力太大了,看著他我們老兩口心里也不好受。”
覃奧的奶奶只有覃奧這一個孫子,
奈何覃奧得了“怪”病,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并且負債累累。
可覃奧的病卻并未好轉,
說到傷心處,覃奧的奶奶不禁淚流滿面,
從我們來到覃奧家開始,就未曾看到這家人的臉上露出笑容過,
每一個人的心里都有心事,
看來這病癥,真的把這家人折磨得不是一般的慘。
俗話說:“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只找苦命人”
覃奧的“石頭病”還未治愈,卻再度被檢查出腦梗塞,
生命岌岌可危,不知何時可憐的小覃奧會離開,
一想到未來的事,覃業軍就開始茶飯不思,借酒消愁。
覃奧的爺爺奶奶也是如此,
得知覃奧的病之后,
爺爺奶奶一個星期沒有吃飯,
心事堵得他們吃不下飯,
一想起覃奧的病,他們的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痛。
隔天,覃業軍再次被覃奧的爺爺攙扶進屋,
沒錯,覃業軍又喝醉了,
他爛醉如泥地癱在椅子上,覃奧的爺爺奶奶連連嘆氣。
6歲的小覃奧已然懂事,看著父親的樣子,他自責地痛哭流涕。
我們環繞的一圈,沒有看見覃奧的媽媽姐姐,
難道是因為覃奧的病痛離他而去了嗎?
這時抱著覃奧的奶奶,將覃奧放在地上,我們驚訝地發現,
這個6歲的娃娃,長得看起來就像是2、3歲,
雖然他的外形被病痛扭曲了身形,
不幸中的萬幸是覃奧的大腦發育正常,
而且還在村上讀小學一年。
一溜煙,石頭娃就跑了出去,本以為他只是出去玩,
誰能想到這個孩子,竟然跑出去偷偷哭泣。
“奶奶不舒服他也傷心,爺爺不舒服他也傷心,他好懂事,但是家里沒有錢為他治病,想治也治不了……”
石頭娃的情緒十分激動,他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說不出一句話,
只因看到父親醉酒難受,為父親傷心而已,
看著石頭娃傷心的樣子,
我們也不禁被這個小家伙的哭聲揪心。
不知過了多久,覃業軍終于從醉酒的狀態中清醒過來,
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飯,
看見父親不難受了,
“石頭娃”的心情由多雨轉晴。
開始饒有興趣地為我們介紹到他的家,
這個小家伙帶著我們走到了臥室里,
他指著一個床鋪說:“這是奶奶、爺爺睡覺的。”
不一會,石頭娃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緊追慢趕終于找到了石頭娃,他指著一個床鋪說:“這是姐姐和媽媽睡的。”
“你有好久沒看見姐姐媽媽了?想姐姐媽媽嗎?”
這句話似乎是問到了石頭娃的心坎上,
石頭娃怔了好大一會兒,他的眼淚就快要洶涌出來,
說不出一句話。
“你想姐姐媽媽嗎?”
這一次,石頭娃點了點頭,仍然沒有說話。
休息過后,父親覃業軍便開始干活了,
他拿來一個大樹枝干,準備將它鋸成一截一截的。
石頭娃望見之后,立馬跑了過來,
有模有樣地幫父親扶住左右亂晃的枝干。
這是石頭娃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覃業軍欣慰地說:“他天天幫我做事情,一看到我干活就跑過來幫忙。”
覃業軍43歲,早年在外打工養活一家老小,
兒子患病后,就一直守候在兒子身邊,不敢離開半步,
平日里,只靠幫鄰居收玉米,賺取一些生活費。
現在“石頭娃”病情惡化,可由于病情十分罕見,各大醫院均表示愛莫能助,
絕望的父親只能看著兒子一天天消瘦下去,
之后,父親準備為“石頭娃”洗澡,
洗澡時我們發現,小覃奧身上的皮膚就像是一顆顆小石頭組成的。
不負村民起的“石頭娃”外號。
小覃奧的父親說:“現在還好一點點,以前的皮膚硬得像汽車輪胎一樣。”
說著說著,覃業軍想起了從前,
那一幕幕就像電影一樣浮現在他眼前。
“石頭娃”誕生
2008年11月11日,
覃家迎來了一位新成員,全家人興奮不已,
更是為這個男寶起名“覃奧”,
可是這份喜悅之情并未保持多久,
當覃家人為覃奧擺滿月酒時,
覃奧的姑姑發現覃奧身上的皮膚、肌肉看起來與其他小孩不一樣。
姑姑提醒覃家夫婦帶孩子去醫院看一下,
本來覃家夫婦沒有太在意,
但是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是帶覃奧去縣城的醫院檢查,
誰都不曾想,縣城醫院給出的答案是:“不能接收。”
這是什么病?縣醫院為什么不接收?很嚴重嗎?
覃家夫婦似乎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馬不停蹄的帶覃奧趕往長沙市兒童醫院,
小覃奧被確診為極為罕見的病癥:“硬腫病”
“硬腫病:發育初期為皮膚水腫,隨病情加劇皮膚堅硬如石,皮下脂肪萎縮,抑制身體成長。”
這里的醫生同樣束手無策,焦急的父母淚流滿面,
醫生安慰道:“先控制病情試試看吧。”
為了治療,醫院還割了小覃奧的肉送往醫院化驗,
可是這個結果卻讓所有人失望,因為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盡管如此,覃家夫婦也沒將小覃奧帶回家,
而是讓他在醫院里接受治療,
歷經了各種檢查治療,小覃奧的病仍然沒有任何起色,
但覃家父母的錢包積蓄卻已然被掏空了,
還欠下了數萬元外債。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小覃奧被接回了家。
回到家后,小覃奧的病越來越嚴重,
全身上下幾乎沒有一處柔軟的皮膚,
手指接觸的部位就如一道堅硬的石墻,將小覃奧與外界阻隔。
漸漸的,小覃奧的病被村里人廣泛所知,
他們一度稱小覃奧為“石頭娃”,
但是面對“石頭娃”的遭遇,他們也是十分同情、惋惜。
醫生曾建議覃家夫婦放棄治療,
可是覃業軍卻無法割舍還在襁褓中的兒子,
更無法割舍這段父子緣。
小覃奧的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影響內臟等各個器官。
在父親的悉心照料下,小覃奧活到了6歲,實屬不已。
但是小覃奧被檢查出腦梗塞之后,
父親覃業軍就心事重重,似乎在內心做著什么重大決定。
覃業軍忍不住崩潰大哭,對著鏡頭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如果我是富裕的,我可以把我兒子帶到任何一個地方檢查、治療。”
到了飯點,
覃業軍家吃的仍然是玉米南瓜粥。
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主食,幾乎每一天每一頓他們吃的都是這個,
實在吃膩的話,
他們會去菜園摘一根黃瓜抓一把青菜,改善一下伙食。
6年里,覃業軍一家人都是這樣的條件下,
守護著日漸懂事的“石頭娃”。
“送走石頭娃”
這一天極為不平靜,天剛亮,外面就吵吵嚷嚷的,
推開門我們看見了兩個女人的面孔,和行為奇怪的覃業軍,
覃業軍手里正收拾著行囊,似乎要遠走,
了解之后才發現,覃業軍確實要遠走,
遠走的目的是將“石頭娃”送往福利院。
而這兩個女人便是“石頭娃”的媽媽和姐姐,
原來,她們并沒有拋棄“石頭娃”,
而是一直在外打工掙錢,為“石頭娃”治病。
如今,她們得到覃業軍要將孩子送走的消息,便千里迢迢趕回家阻止。
覃業軍自顧自的收拾好東西之后,抱起孩子就往外走,
家人們一致阻攔,似乎都無法攔住心意已決的覃業軍,
“石頭娃”的姐姐甚至拖住爸爸下跪請求,
“爸爸,不要送走,我舍不得!”
媽媽也極力阻止:“不要把我的寶寶帶走。”
媽媽一把抱走孩子,走到另一個屋坐下。
女兒小芳安慰覃業軍:“爸爸,你不要想不開,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弟弟的病一定能治好的!”
傷心欲絕的覃業軍邊哭訴邊比劃:“他現在都硬到脖子了,現在又檢查出腦梗塞。”
原來,女兒小芳為了救治弟弟病,
在高中的時候毅然選擇輟學,
跟媽媽一起踏上掙錢為弟弟治病的路程。
這對于懷揣大學夢想的小芳而言,無疑是慘痛的抉擇。
媽媽早早的離開“石頭娃”外出打工,許久都不能與見上兒子一面。
這些都被覃業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作為父親,他何曾不想讓女兒重回課堂奔赴夢想,
作為丈夫,他何曾不想讓妻子在家陪伴兒女。
但是年邁的父母、重病的兒子,一個個因素都在牽扯著他。
在覃業軍心里,他一直都覺得虧欠了女兒和妻子。
他說:“我作為一個男人,承擔不起這個家的責任,把女兒老婆都給拖累了。”
懂事的小芳一直安慰父親:“這不是你的責任爸爸,我們是一家人不分你我呀!”
覃業軍更加自責,甚至做出過激行為,拿手用力的錘自己頭。
好在被覃奧的奶奶極力阻止了,
小芳還想跟弟弟一起長大,互幫互助,
她舍不得也絕對不同意弟弟被送走。
小芳知道父親還在為自己沒法讀書的事情而自責,
“我不讀書不要緊,還有弟弟啊,他病好了可以讀書,我已經長大了可以掙錢了。”
在小芳的心里,弟弟就是全家的希望。
小芳一邊又一邊的說著安慰、勸阻的話,
而覃業軍內心的那道坎仍然沒消去。
小覃奧知道大家在做什么,更知道父親要將自己送走,
他沉默的用眼淚回應著一切,
淚落了,就擦干眼淚,與往常一樣,他一句話都沒說,
呆呆的聽著大家講話,呆呆的看著一個地方。
母親黃美英似乎看懂了兒子的心思,
她將兒子抱到了一邊,擦拭這兒子的淚痕,溫柔的安慰兒子,
在媽媽的懷里,小覃奧終于把內心的委屈全然釋放了出來,
或許也只有在媽媽懷里,
石頭娃那顆堅強的心才能得到一刻的放松。
黃美英和女兒不辭辛苦外出打工,
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兒子痊愈的模樣,
如今,覃業軍竟然要將孩子送走,這是他們怎么也無法承受的。
黃美英說:“如果你執意要將孩子送走,那我們的感情也就到頭了。”
說罷,黃美英便頭也不回的,帶著兒子和女兒離開了覃家。
每次從外地回來,小芳就會抱著弟弟說著不停,
直到將弟弟逗的開花大笑。
誰也不知道,這對姐弟之間為何總有說不完的話。
檢查“石頭娃”
這天,小芳將父親帶到了母親家,
覃業軍的態度仍然強硬,他要孩子送到福利院,
這一次他說出了內心的苦衷:“兒子的病太罕見,醫院都不愿意接收,如今只能將兒子送到福利院,才能有一線生機。”
小芳建議再帶弟弟去醫院檢查一下,
猶豫再三,覃業軍同意了。
父親的臉上終于再也隱藏不住對兒子的不舍。
就這樣,他們在一次踏上了求醫之路。
他們來到了湖南省某兒童醫院,
經過醫生的檢查,醫生也被“石頭娃”罕見的病癥所驚訝,
醫生認為“石頭娃”的癥狀像是“早老癥”。
“皮膚就像老年人一樣,頭皮下幾乎沒有皮下脂肪,而且生長發育屬于停滯狀態,身上不長毛”
“石頭娃”由發現時的“硬腫病”轉變為“早老癥”,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醫生無法給“石頭娃”的病情作出最終的判定,
她建議一下一家人從神經內科入手,
徹底將“石頭娃”成病的原因查清楚再治療。
一家人失望的離開了醫院。
一路上,小芳心里都在盤算一個決定,
她想單獨出去打工,不再讓母親陪伴,
她想讓弟弟感受到父愛與母愛。
“弟弟得了病本就很痛苦了,等他慢慢長大,就會發現自己與其他小孩不一樣,再讓他失去一份愛的話太殘忍了。”
結尾
不久,小芳將會在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
臨走時,她帶一家人來到公園留下了一張合影。
面對苦難,小芳沒有抱怨更沒有放棄,
她堅守著心中對這個家的愛,
勇敢的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小芳身上所散發出積極樂觀的勇氣,
鼓舞著深陷泥沼中的父母,
也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小芳讓苦難在家人面前變得暗淡。
謹以此文,希望大家面對困難勇敢面對,戰勝一個又一個難關。
何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