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7月3日,在岷江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qū)境內,有市民發(fā)現一只體型龐大、長相兇猛的龜。當地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現場查看發(fā)現,它是外來物種——鱷龜。當天一大早到河邊晨練的市民梁先生路過岷江邊時,看到很多人在江邊圍觀,原來有一只大龜在水里努力地往岸上爬
7月3日,在岷江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qū)境內,有市民發(fā)現一只體型龐大、長相兇猛的龜。當地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現場查看發(fā)現,它是外來物種——鱷龜。
當天一大早到河邊晨練的市民梁先生路過岷江邊時,看到很多人在江邊圍觀,原來有一只大龜在水里努力地往岸上爬,大家都掏出手機拍照并議論紛紛。只見這只龜爪牙鋒利,身軀龐大,龜殼上還布滿了苔蘚。這只龜屬外來物種——鱷龜,重44斤、長1.07米、寬43厘米。隨后,工作人員將該鱷龜送到了樂山市野生動物救助點。參考資料:《紅星新聞》
渾身長滿苔蘚鱷龜,現身四川樂山岷江
其實看到這里,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種鱷龜并非是我國本土龜類,而是外來物種,鱷龜原產于北美洲,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龜類之一,壽命達到50年以上,不僅僅壽命悠久,成年鱷龜體重甚至能達到100公斤以上,真是水中——“巨龜”。
我們釣魚的時候有時候也能釣獲,巴西龜,或者甲魚,釣獲后十分開心,但是這么大的鱷龜還真沒釣到過,幸虧它沒有遇到釣魚人,遇到釣魚人的話,真是一大盤好菜。
那么北美洲的鱷龜為何來到國內?最初鱷龜當作觀賞龜類被一些水族愛好者養(yǎng)殖觀賞。但是鱷龜的壽命很長,一般情況下不易死亡。有些養(yǎng)殖觀賞魚的朋友養(yǎng)鱷龜的時候,可能感覺這種龜類鱗甲分明,外表兇惡,比較好玩。但是食欲很大,也就是吃得多,并且為肉食性龜類養(yǎng)殖不易,或者養(yǎng)殖時間久了后不想養(yǎng)了,就把它們放生在野外水域內,殊不知你的無知,造成很多魚類死亡,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有3點。
一、適應性強
鱷龜的適應性非常強,生活水溫為3℃-45℃,最適生長溫度20℃-33℃,氣溫18℃以上正常覓食,34℃以上很少活動,伏在水底及泥沙中避暑,15℃-17℃時尚能少量活動,有些龜能覓食,15℃以下冬眠,10℃以下深度冬眠。-5℃時也不會被凍死,1℃以上可安全過冬。
在國內絕大多數地區(qū)都能生存,在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海南、廣東、廣西、湖南、山東、四川等野外均有發(fā)現。由于鱷龜的價格比較高,養(yǎng)殖場逃逸的可能性并不大,一般是人為放生,放生后適應了野外的生存環(huán)境,從而在野外生存。
二、肉食性
鱷龜的食性比較雜,主要偏肉食性,也會食腐食、水草。主要以以魚、蝦、蛙、蠑螈、小蛇等小型魚類,以及小型動物為食。常靜伏水中,張著嘴,借附器誘食魚類,不管在水底還是水面都能自己捕食。
在南方一些水域內鱷龜已經形成種群,在繁殖期能夠自由繁殖,廣州的釣友釣魚的時候經常能夠碰到鱷龜,雖然這種龜類沒有巴西龜那么多,但是數量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給本土魚類以及小型水生生物,造成威脅。
三、沒有天敵
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物鏈,不管什么生物,都是生物鏈中的一環(huán)。尤其是本土物種形成的生物鏈,這是千百年來進化而成的結果,任何一個生物加入或者退出生物鏈,都會給生物鏈造成很大的影響
鱷龜的它的原產地是有天敵的,美洲鱷、鱷魚、水獺等都是鱷龜的天敵,但是它在國內沒有天敵,沒有天敵就能夠自然繁殖,并且種群穩(wěn)步生長。另外不要看著鱷龜行動遲緩,它的水域內能夠3個小時不浮出水面,在陸地上爬行迅速,攻擊性很強,并且上下顎咬合力強大。
總結:勸各位養(yǎng)殖外來觀賞魚的朋友,不想養(yǎng)殖或者不能養(yǎng)殖的時候,不要放生,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進入本土水域內,給本土魚類,造成嚴重后果,你放生的是一條生命,但是你殺死的是千千萬萬條生命!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不要飼養(yǎng)一些外來魚類,合理飼養(yǎng)文明放生。
何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