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到:“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一直以來黃金都是人們投資的首選之一,而起起伏伏的國際金價在2011年9月的達到了近幾十年來最高點1920美元/盎司(如果換算成人民幣就是433元/克左右,當時匯率大致為1美元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到:“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一直以來黃金都是人們投資的首選之一,而起起伏伏的國際金價在2011年9月的達到了近幾十年來最高點1920美元/盎司(如果換算成人民幣就是433元/克左右,當時匯率大致為1美元=6.4元人民幣,1盎司黃金=28.35g),自2011年9月之后,黃金開始回落,一直到2013年4月回落在1200美元/盎司左右。正是這一波下跌,在資本的宣傳推動作用,中國大媽們開始抄底實物黃金。
中國大媽,這個名詞正是來源此次的搶購大戰,特別是在2013年4月15日,國際黃金價格一天下跌20%,大量中國民眾沖進最近的店鋪搶購黃金制品,而且一買就是幾公斤,她們也因此被稱作是抄底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
本輪國際黃金價格的大跌快速下跌,事后眾所周知,正是美聯儲授意下華爾街大鱷舉起的做空黃金屠刀,本來經過一年的醞釀造勢,在2013年的時候華爾街大鱷們終于出手做空黃金,畢竟是華爾街,一出手,瞬間全球黃金大跌,世界嘩然;不過讓華爾街始料不及的是,原本以為是一場簡簡單單的“戰役”,沒有想到此次的戰役卻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1000億人民幣,300多噸黃金瞬間被掃,整個華爾街為之震動,華爾街出多少黃金,中國的大媽們照單全收。做空大戰中,世界五百強之一的高盛集團率先舉手投降。一場“金融大鱷”與“中國大媽”之間的黃金阻擊戰,最終以“中國大媽”完勝。
為此,《華爾街日報》甚至專創英文單詞“dama”來形容“中國大媽”?!爸袊髬尅睂S金的購買力導致國際金價也創下2013年內最大單日漲幅。那大媽們虧了嗎?
國際金價走勢圖
中國大媽的抄底時間集中于2013年大幅下探的時候,我們按照綜合成本1300美元/盎司來算,折合約為人民幣290元/g左右,目前的國際金價呢?如下圖所示,國際金價約為1800美元/盎司,以這個計算,目前國際的黃金價格在400元左右,單從價格上來說,如果中國大媽們當年買入后沒有出手的話,那么這個投資應該不算虧。不過若是考慮到投資增值的因素,大媽們的盈利則屬于正常的水平,我們假設增長率為M,那么290*(1+M)^8.5=400,可得M≈4%,也就說大媽們的投資年收益率為4%,這個收益率水平與目前銀行的主流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差不多,所以投資這個黃金整體盈利屬于正常的水平。
總結
中國人與美國人在投資思維上是有很多的區別的,特別是大媽們的投資,有時候并不是奔著賺錢去的,而是奔著“便宜”去的,嚴格來說,大媽們當時買黃金,更多都并不是追求投資,只是單純的貪圖便宜,覺得黃金價格有明顯下降,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對于大媽們來說,先把便宜賺了,至于往后黃金價格降還是漲,他們并不關心,因為她們大部分也沒打算賣,更多的是為了傳給下一輩(這就和很多大媽也擁有多套房子一樣,作為一種投資選擇,當房價大漲時,她們依然選擇出租,而不是出售)。
對于大媽們而言,當時的出手,只是覺得那個時點的價格比以前低了好多,這也是讓華爾街的巨頭們所不能理解的地方,明明看趨勢很可能再進一步繼續下降,但大媽們就是不合常理的接盤了,甚至最終把黃金價格給穩住了,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
高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