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綜藝節目《一本好書》開播了,又有一大批偶像明星開始給大家薦書了。名人愛閱讀,是一件能體現自身文化素養的好事兒,不管是不是真的愛讀書,只要推薦就能拉一波好感。但在韓國偶像圈,卻有明星因為推薦了一本書而挨罵了。原來,有“韓國第一美顏”稱號女
最近綜藝節目《一本好書》開播了,又有一大批偶像明星開始給大家薦書了。名人愛閱讀,是一件能體現自身文化素養的好事兒,不管是不是真的愛讀書,只要推薦就能拉一波好感。但在韓國偶像圈,卻有明星因為推薦了一本書而挨罵了。原來,有“韓國第一美顏”稱號女團Red Velvet隊長裴珠泫在粉絲見面會上分享了一本自己最近讀過的書。就因為這,就被部分男性粉絲圍攻了,甚至不惜燒毀Irene的照片來泄憤。
這本書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是韓國作家趙南柱,1978年出生于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曾擔任《PD手冊》《不滿ZERO》《Live今日早晨》等時事類節目編劇十余年,因此,對社會現象及問題十分敏銳,見解透徹,擅長以寫實又能引起廣泛共鳴的故事手法,呈現庶民日常中的真實悲劇。2017年,趙南柱憑借著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榮獲了“年度作家獎”。
那么,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是在什么情況下誕生的呢?這本書是在2014年底發生的“媽蟲”事件后,作者感到社會對女性、特別是身為母親的女性的苛責,深受觸動之下動筆寫成的。什么是“媽蟲”呢?這其實是個新造詞,是結合英文“mom”和韓文“蟲”而成的。在韓語中,蟲有表示低等動物的貶義。“媽蟲”這個詞起初是用來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的幼童的年輕母親。漸漸的,卻被人們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養著,在家里帶孩子的全職媽媽們。然而,在中國、日本、韓國,曾經,或者說,現在也有無數的女孩在被這樣教育著:為家庭奉獻才是正當職業,因此,“媽蟲”這個詞的流行,以及,這個詞被不分青紅皂白地使用在大部分母親身上的現象,給很多人造成了普遍的恐懼和傷痛。
作者趙南柱說,那些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到各種限制與差別待遇,導致沒有辦法獲得與付出相匹配的成就,甚至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無能而深感自責的女性,希望她們在閱讀本書之后,可以獲得一絲安慰。那么,《82年生的金智英》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它其實講了一個特別簡單的故事,沒有反轉,沒有逆襲,甚至沒有一點點波瀾壯闊的情節,只是以克制、溫和的筆觸描寫了82年生的金智英35歲之前的生活,字數也只有10萬多一點。但就是這樣一本書,卻被韓國總統文在寅、國民主持人劉在石、防彈少年團的金南俊等名人公開推薦;被中國網友在豆瓣上盛贊為“東亞三國指定讀本”。
1
一般來說,每個小說中的主角形象都很獨特,比如網劇《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張小敬是個死刑犯,《九州縹緲錄》里的主角呂歸塵,不僅天賦異稟還身懷武神狂血,一旦發作起來,武力值爆表,甚至傳統嚴肅文學《活著》里面的福貴都曾是頑劣成性的富家少爺。而這本書中的主角金智英卻非常普通。首先是名字普通,金智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據統計調查顯示,一九八二年出生的女性當中,最常見的名字就是“金智英”,其泛濫程度堪比中國的“小明”“小紅”。其次是年紀普通,一九八二年出生,正值三十多歲的年紀,也是平淡到有點無聊的年紀。第三,就是人生經歷普通。一般來說,一個主角能活出多么精彩的人生,直接決定著小說的精彩程度。但是我們的女主金智英卻是個走在韓國街頭,會經常遇到的那種普通女孩,不過,她還算幸運。因為她成長在一個還算和諧的公務員家庭,經過努力學習,順利考上了重點大學,進入了一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公司,公司同事也都很好相處,后來她又嫁了一個能掙錢,還會在婆媳矛盾里幫著自己說話的老公。懷孕后,順理成章地辭職做了家庭主婦,丈夫的薪水也足夠應付一家老小的生活。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金智英都是令人羨慕的存在。可即使人生看起來如此安穩、順遂,35歲的她還是患上了抑郁癥。在心理醫生面前,金智英才慢慢揭露了因為是女性才遭受的種種困惑與無奈;種種習以為常,看起來合理,實則卻非常不公平的生活現象——
這本書在寫作技巧上也沒有什么出彩之處,甚至可以說是平鋪直敘的流水賬。作者克制的表達,讓你從金智英的故事里看不到一點偏激和刻意的添油加醋。所以,與其說是一本小說,倒不如說是一本寫實文學更為妥帖。但正是以紀錄片一樣的敘事方式講述的1982年出生的女孩35歲前的成長故事,才讓人覺得似曾相識,甚至熟悉到她接下來會遇到什么事情,會說出哪一句話,做出什么樣的選擇;熟悉到讓人覺得金智英就是我們的一個朋友,一個鄰居,一個親戚,甚至我們自己。同時,也正是因為寫實平淡,才能細膩完整地反映出我們大多數人走過的人生,才能讓我們對金智英的遭遇感同身受,才能更刺痛人心。
所以,追求普遍性而非特殊性,正是這本小說最特別的地方。事實上,它也確實達到了目的,刻畫出了當今女性的普遍人生。因此,網友們才會盛贊這本書不該是一本小說,而應該是一本教科書,并且是東亞三國的指定讀本。
接下來,我們就從內容上具體來聊聊,網友們為何會這樣評價。
3
除了前面我們說過的評價,還有網友這樣評價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一本表面平淡、內核炸裂的女性主義小說,作者趙南柱也憑借此書榮獲了“兩性平等文化獎。”
正如前面作者所說的寄語:這是一本寫給因為受性別壁壘所限,卻誤以為是自己無能而深感自責的女性的書。
時間走到現在,兩性平等運動其實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這個社會看似改變了很多,可是仔細窺探內部細則和約定俗成,便會發現其實還是固守著舊習的。比如,在金智英媽媽那一代,人家都會默認只有兒子才會成為一家之主,男丁有出息才能為全家增光,而在這種氛圍中,家中的女兒們也很樂意犧牲自己資助兄弟們。金智英的媽媽和姨媽就是很早輟學去工廠上班,用沒日沒夜的工作所賺來的微薄薪水給家中的哥哥和弟弟交學費,用犧牲自己的夢想和生活的方式幫助舅舅們成了醫生、警察局長以及教師。到了金智英這一代,雖不至于如此,但從小,家里的好東西也總是優先給弟弟的,她和姐姐只能共用一間房、一床被子、一把雨傘,甚至合吃一份零食。即使是偶爾偷吃一點弟弟的奶粉,也總會被奶奶狠狠地教訓。因為,奶奶認為弟弟的一切都無比珍貴,不是哪個阿貓阿狗都可以觸碰的。這一切,都讓金智英覺得委屈,卻又無法言說。
上小學時,金智英被鄰座的男孩欺負得痛苦不堪,她哭著向老師傾訴,老師卻笑著回答:“男孩子都是這樣的,越是喜歡的女生就會越欺負她。”還以此為理由,勸金智英和那個男孩和好,不要換座位。吃飯的時候,學校也總是讓男同學先排學號,壓縮女生們的就餐時間。其他的還有讓男生先排隊、先出發、先報告、先被檢查作業等等,好像男孩優先于女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即使女生再優秀,大家也總是習慣性地選擇男生做班長,而選女生做衛生委員。
上了中學,金智英到了青春期,常常需要提防地鐵、公交車上的咸豬手,被學校強制要求一年四季穿著不方便運動的制服、黑色絲襪以及皮鞋,而男生則隨意許多。學校對面出現了暴露狂,學校不去抓,反而讓看到的女生悔過反省。后來,幾名女生靠自己的力量制服了暴露狂并將他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學校卻要求女生們寫悔過書,還有老師說:“女孩子怎么這么不知羞恥,把學校的臉都丟光了,真是不要臉!”即使后來金智英轉學到了女子高中,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也有男老師喜歡對女同學動手動腳。金智英曾經因為對補習班里坐在她后面的男生微笑過,而被對方誤以為金智英對他有好感。于是,這名男生就深夜跟蹤金智英企圖不軌。雖然在一名陌生女子的幫助下,擺脫了色狼,卻也被嚇得不輕。但是,父親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斥責金智英為什么要去那么遠的補習班補習,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說話,為什么裙子那么短……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呢?即使在今天,每當新聞上有女生遇害的消息,這樣的蕩婦羞辱思維總會出現在下面的評論里。人們還是會習慣性地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肯定是女生不夠檢點,才會招惹禍端。人們還是會習慣性地認為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就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大學畢業,金智英進入一家公關公司,她發現同樣是新進員工,男性的薪資比女性高;公司里女同事居多,高管卻幾乎是男性;女性下了班經常會被叫去應酬,還要忍受客戶的黃色笑話和無休止的勸酒。懷了孕,即使公司有規定的育嬰假,卻沒有人敢休。即使享受的是公司規定的對孕婦的照顧政策,卻會被大家認為是賺便宜的人。就算是同為女性,也有一部分年輕女性對孕婦也充滿了歧視和嫌棄。
關于職場女性不敢懷孕這一點,焦慮的不止是韓國女性,中國女性同樣如此。截止2017年底,全國約5億女性在職場里浮沉。根據《2019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態報告》,婚育和家庭,是職場女性最擔心、焦慮的問題。
在熱門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里,知名視頻博主Papi醬就談到了這個問題。在節目中,兩名律所實習生,遇到了一起勞務糾紛:一名女質檢員在公司兢兢業業地干了5年,頗受認可,但是懷孕后,公司突然就開始用談話、調崗等各種手段逼迫她主動辭職。Papi醬還舉了身邊兩個朋友的例子。她的這兩個朋友都是學歷高、能力強的人,但為了工作,依然堅持懷孕7個月還滿世界亂飛地去出差,進產房的前一刻還參加視頻會議。她們為什么這么拼?因為很多時候,職場女性一旦懷孕就意味著可能失去一切。
這本小說里的金智英也是這樣的,雖然她做過很多努力和掙扎,但懷孕后還是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和夢想,辭職做了全職媽媽。即便如此,金智英還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質疑:比如因為照看孩子傷了手腕,去醫院檢查被老醫生嘲笑:全職主婦有什么好辛苦的;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金智英想要賺錢補貼家用,卻只能去打零工;只因為在公園里喝了一杯約合人民幣9塊錢的咖啡而被別人嘲笑為一只只會花老公賺的錢買咖啡,整天到處閑晃的媽蟲。
金智英在35歲之前的歲月里,一直在努力并且按部就班地生活著,沒有做錯過什么,但這一切都像是壓倒她的最后一片雪花。這讓金智英感覺,同時也讓我們自己覺得自己仿佛站在迷宮的中央,明明一直都在腳踏實地找尋出口,卻發現怎么都走不到道路的盡頭。
3
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你無法想象,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長大。”這也是我們今天解讀的主題。但這句話的重點其實不在于“坎坷”,而在于“看不見”。這種對于性格壁壘所造成的困境的默認,性別標簽化中那些問題的不被看見,才是《82年生的金智英》所要反應的問題核心。
開頭的時候,我們說因為有偶像明星推薦了這本書而被攻擊。那些男粉絲為什么要攻擊偶像呢?究其原因,無非是,他們認為這本書中反映的一切是正常的,對此有反對情緒才是不正常的。
正是因為這種默認不合理,書中的金智英在和男友分手后,才會聽到日常生活中說話正常、行為端正的男子,在背后詆毀自己是“被人嚼過的口香糖”。金智英在面試的時候,才會被面試官理所當然地問如果被客戶按肩膀、摸大腿會怎么做。金智英在31歲結婚時,才會被親戚朋友們以各種理由催生,才會因為第一胎是女兒而不能心安理得地抬頭挺胸走路,吃自己想吃的東西。金智英當然會負責任盡可能地把孩子養好,卻也實在不喜歡聽到有人說她偉大或者了不起。因為一旦掛上那樣的頭銜,大家就會默認為育兒就是媽媽的事情,吃的那些苦是應該的,是之所以偉大的代價,所以叫苦就是非常不應該的。
后來,為此得了抑郁癥的金智英能康復嗎?
書中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卻埋下了一個讓人沮喪的伏筆。給金智英看病的精神科男醫生從金智英身上看到了自己妻子的影子——那個明明原本比她優秀,最終也被迫放棄理想走進家庭、相夫教子的女人。他終于理解了妻子的苦衷,并且對此感到自豪,希望原本是數學天才的妻子將來可以突破這些束縛,做自己擅長、喜歡、想做的事情。但同時,他看到好不容易熬過幾次小產危機,最終決定離職的女醫生,還是免不了會認為“不論是多么有能力,表現多么優秀,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會帶來這些困擾”,并決定招聘下一位醫生時“一定要找未婚單身的才行。”
好了,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歷,回憶一下那些在細碎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令人壓抑的細節。大家有沒有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是金智英呢?其實,那些因性別標簽化而帶來的困境,是無關男女的。只不過是,在中、日、韓以男權文化為主導的社會背景下,女性受到的禁錮更多罷了。就像著名影星艾瑪·沃特森曾在國際婦女節這一天所說的話,“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兩性自由。”并清楚地指出“女性主義從不等于厭惡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未來的我們會好嗎?
作者也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畢竟性別歧視問題由來已久,要改變并非一日之功,但看見這些問題,并為此勇敢的發聲就是向著更好的未來邁出了第一步。為此,我們真誠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女性看到這本書,并為此得到安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男性看到這本書,并為此給予女性更多的理解和換位思考。
最后,正如作者所說的,由衷地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去做你們想做的事情!
關于作者:
趙南柱,1978年出生于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擔任《PD手冊》《不滿ZERO》《Live今日早晨》等時事類節目編劇十余年,對社會現象及問題十分敏銳,見解透徹,擅長以寫實又能引起廣泛共鳴的故事手法,呈現庶民日常中的真實悲劇。
2011年以長篇小說《傾聽》獲得“文學村小說獎”;2016年以長篇小說《為了高馬那智》獲得“黃山伐青年文學獎”;2017年以《82年生的金智英》榮獲“年度作家獎”。
關于本書:
本書是在2014年底發生的“媽蟲”事件后,作者感到韓國社會對女性、特別是身為母親的女性的苛責,深受觸動之下動筆寫成的。它以克制、溫和的筆觸描寫了82年出生的普通女生金智英極其普通的前半生,卻又在這普通中娓娓講述了很多女生都曾遇到過的困惑與無助。
佳句書簽
1. 金智英感覺自己仿佛站在迷宮的中央,一直以來明明都腳踏實地地找尋出口,今天卻有人突然告訴她,其實打從一開始這個迷宮就沒有設置出口。
2. 只有你們家人團聚很重要嗎?我們也是除了過節以外,沒有別的機會可以聚在一起好好看看三個孩子。最近年輕人不都是這樣嗎?既然你們的女兒可以回娘家,那也應該讓我們的女兒回來才對吧!
3. 為什么學校要讓男同學先排學號,為什么男同學總是一號,凡事也都從男同學開始,好像男孩優先于女孩是理所當然之事……就好比大家從不曾質疑過身份證上為什么男生是以阿拉伯數字“1”開頭,女生則以“2”開頭一樣,所有人都理所當然地接受這樣的安排。
4. 她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5. 但是每到關鍵時刻,“女性”的標簽就會默默地遮住人們的雙眼,轉移人們的腳步,使人走回頭路,這總是令人感到驚訝、困惑。
6. “女孩子太聰明,公司也會覺得有壓力,像現在也是,你看,你知道自己給別人多大壓力嗎?”所以到底要我們怎樣?條件太差會被嫌棄,條件太好也被嫌棄,那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人,難道又要被嫌太中庸嗎?
7. 這個社會看似改變了很多,可是仔細窺探內部細則和約定俗成,便會發現其實還是固守著舊習,所以就結果而論,應該說這個社會根本沒有改變。
8. 人們對“持家”的雙重定義:有時持家會被看作“整天在家里閑著沒事做”,充滿貶義和歧視;有時則被看作“養活一家老小的事”,把你捧得高高在上,卻又不會用金錢來換算這件事情,因為一旦有了定價,勢必得有人支付。
9. 當然,金智英一定會負責人地盡可能把孩子養好,但她實在不喜歡聽到有人說她偉大或了不起,因為一旦掛上那樣的頭銜,似乎就會變得連叫苦都不應該。
10. 只要不是能領到巨額遺產,或者從事極少數的高收入行業,每個人都生活得苦不堪言。
11. 其實人生中的各種苦難,誰都會面臨,無關性別,只是許多人不愿承認這點。
版權聲明:本文為哲思領讀獨家發布,未經許可,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復制、改編及盜用等侵權行為。歡迎分享、點贊、評論。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