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適用場景本篇文章適用于在外租房且東西不多的朋友進行搬家時的選擇規劃,偏向于獨自居住且沒有很多大件家具的場景,不限于同城/跨城搬家。離別舊住所離開一個城市,不管是自己從小到大居住的地方,還是因為工作變動而選擇的城市,我們在離開它之前多少都會有
適用場景
本篇文章適用于在外租房且東西不多的朋友進行搬家時的選擇規劃,偏向于獨自居住且沒有很多大件家具的場景,不限于同城/跨城搬家。
離別舊住所
離開一個城市,不管是自己從小到大居住的地方,還是因為工作變動而選擇的城市,我們在離開它之前多少都會有一些「迷戀」之物。
吃喝玩樂上的最后儀式感
這幾年因為工作變動,輾轉幾個城市,每次在離開之前,我都會專門再去吃一次那些給我留下美味印象的食物。比如身為一個北方人,去了上海以后被鮮肉月餅搶走了味蕾,至此對甜味月餅毫無留戀,鮮肉月餅就是我的月餅最愛,現在不管去了哪還是會惦記鮮肉月餅,包括杭州汪保來的鮮肉榨菜月餅。
當然除了一些地方特色美食,還有一些餐館/景點可能讓人印象深刻,覺得離開之后可能在其他地方真的不會再遇到。所以趁著離別這個城市之際,再去有儀式感的打卡一次,我覺得會讓這次美食體驗變得更加豐富。
提前心理/時間規劃
當然除了抓緊最后時間的體驗,我們還是要把重點放在「搬家」上。在開始準備動作之前,先給自己簡單規劃個時間框架。
之所以要提前規劃這些大框架,是因為對于我而言,每次想到搬家這個過程我就頭大,會有一瞬間的恐慌和不知所措。但是當平靜下來理出框架后,事情按照時間線進行后所有煩惱事情都會迎刃而解。所以時間框架不是為了局限你的準備時間,而是為了讓自己不那么焦慮。
其實不管是同城搬家還是跨城搬家,時間線上不建議大家準備的太久。一是時間線太長容易讓人松懈,沒有任務緊迫感。二是搬家這件事總會跳出來擾亂你的心情,所以還是盡快一口氣處理完成最好。
那就開始吧
這幾年跑遍北上廣杭,經歷了三次跨省搬家、一次同城換房后,對于「搬家」這個詞,我已經從不知所措無處下手,到現在游刃有余不慌不忙。可以說是用親身經歷踩過了一些坑,也學到了一些經驗。
作為標準的社畜一枚、普通的租房人群,房間物品很符合女生該有的數量,衣服鞋子主要占大頭,不是極簡生活實踐者。
我認為「搬家」這件事從開始準備到最后完成,就像打王者一樣,1 塔 2 塔逐步攻下,最后水晶前火力全開,VICTORY!
勝利??
拿下一塔——前期準備
新住所:提前找好落腳點
一般不管是跨省搬家還是同城,基本都是會先把落腳點找好后,再開始準備搬家事項。畢竟有了目標以后,會更有方向性的整理。
像我之前去廣州和上海,都是在家里通過網上資源(豆瓣 / zuber)來找個人房東和合租室友。缺點就是沒法去現場看房,有些細節沒法核對。
現在基本都是住的自如,雖然房租會貴一點,但是會比較省心吧。不用自己單獨再去辦寬帶什么的,維修也可以直接線上保修(或者貝殼找房)。
當然,如果能碰上一個不收房客中介費還有一個較好的房東時,或許也會比什么都自己來搞要輕松一些。現在一些年輕的房東們一般在房間物品配置上還是比較完善的,有些缺失的溝通之后也會快速補齊,真的體驗還是不錯的。
關于更加細節的租房相關內容,之前少數派也有給大家整理過一篇面面俱到的內容:從房源選擇到好物分享,給準備租房的你一些小建議,包含了很多我派作者的個人經歷文章,基本上從選擇住址到租房細節以及工具配備都有涉及,大家可以進行相關參考。
舊住所:部分物品的取舍
終于有自己的房間了,覺得新鮮好玩的都會買回來,甭管用不用得上,「新房間就該配新的」。然而搬家整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好多東西買來就是占地方的,基本沒用過。
像以前我買過的:放在床上的小桌板 / 可夾在床板的看平板神器,雖然可能花費不怎么多,但是使用過后自己覺得利用率不高,屬于沒必要帶走的東西,遂搬家時棄之。
不過衣服鞋子這種就還好,一般一年周期內買的都不會嫌棄,但凡開始嫌棄的 / 突然覺得丑,可以放在閑魚 / 捐出去(捐出去的效率會更高一點,閑魚你需要預估時間成本)。
線上衣服捐贈平臺比如:飛螞蟻、白鯨魚等,都可以線上提交后上門回收,這些平臺在支付寶里「舊衣物回收」也可以便捷使用。
另外一些物品,比如小桌子 / 臺燈 / 部分碗筷廚具等,像我這個宜家的小桌子,如果快遞的話,打包裝箱難度挺大,還得考慮半路磕碰等,不如忍痛割愛留給下一個住戶或者送人。但是同城搬家的話,還是會帶上這個小東西的。
這種會額外增加運輸途中的風險和難度的物品,不如用物流省下的錢,去購買一份新的,何樂而不為呢。
舊住所:打包物品攻略
打包紙箱
首先搬家必備——淘寶搜索「打包紙箱」即可,會有各種尺寸 / 有無把手扣等規格的紙箱。
尺寸的話,針對個人搬家我比較推薦「60x40x50」或者「50x50x50」這兩種規模的紙箱。比他們大的不方便拿,比他們小的隨時都可以找到替代品。有無把手扣主要是方便搬運,有放手的地方總比一個箱子不知道抓哪發力更好一些。
數量建議 3-4 個。其中一個用來裝鞋子,鞋子多的也可以用兩個紙箱。尤其是籃球鞋、商務通勤鞋都非常怕壓。買鞋的鞋盒我都不會扔,就是為了搬家時保護鞋子。所以這種時候把他們都碼到合適的鞋盒里,再通過形狀穿插,最大程度的利用好紙箱空間。其余的見縫插針填補好即可。
還可以再拿出來一個放書本類等規則型物品 / 收藏品等。需要注意的是,尤其是書本這種怕水或者部分怕碎的物品,都需要再進行額外的單獨包裝。
其次,小體積的紙箱,完全可以利用一些平時收完快遞沒扔的快遞盒子,在確定搬家日期前,刻意收集一些形狀完好 / 干凈的。用來裝一些桌子上的物品 / 廚房里的調味品 / 衛生間的洗浴用品等中小型零散類,相比一整個大紙箱,這種會更方便搬過去后快速分類物品。
需要注意的是,洗浴用品尤其是已經開封用過的,一定要在封口處用寬膠帶做好嚴絲合縫的粘貼準備,防止流體的意外傾倒(膠帶就很隨意了,但是盡量用寬膠帶,窄膠帶用量很多還很費時間)。
其實我平時生活里,就會利用一些好看的包裝盒來裝一些我的床邊小物件 / 首飾等等,搬家的時候,這種只要包裝一下封個口,到了新家直接拿出來立刻用,節省時間還不凌亂。
一般這種可以合蓋的 / 或者是一些零食帶有分隔空間的包裝盒,都可以利用起來。
打包袋
首先外購打包袋必備,一般用來裝一些床上用品和不太重要的衣物(不怕壓),所以一定要買防水材質的。
尺寸方面,購買 2-3 個圖下這種 105 升 / 126 升即可,其中一個用來裝床上用品。
如果想要更精致地打包,可以再購置一些真空打包袋,對床品和衣服進行密閉封裝后,再放入打包袋中,最大程度的利用打包袋「無形狀包裝」,可以塞更多東西。
同時這種拉鏈口的,不用太擔心會散落。因為在物流打包時,師傅會專門在外邊再套一層編織袋的,然后再用膠帶固定。而且這種拉鏈款,對于后期我們拆開收拾也會更簡單一點。
如果在打包后期有一些隨身現在用著的物品,不想放進各種封口箱子等,你也可以放置在自己的包里 / 日常購物用來裝衣服的手提袋等,
額外準備:防震泡沫墊
防震泡沫墊的話,如果個人搬家,倒也沒必要買那么大一卷,可以買這種方形的防震泡沫一打,然后塞在各個需要的角落,或者是套在外面。如果需要防震的物品很多且中型以上的偏多,那么可以考慮買一卷。
當然,像我這種提前備貨類型的人,有時候網購物品的快遞中有放入的泡沫墊我都會提前攢起來,以備搬家/有需要時使用。
推薦用途:隔離廚房用品 / 洗浴用品、包裹書本 / 中型擺件等易碎品,或者在每個打包盒底層放置,做好充足的減震措施。
二塔快速進擊——中期運輸準備
跨省:德邦大件 3.60
跨省的話,推薦用物流。這個物流不是說畢業時學校樓下那種物流,哪個便宜用哪個。自己搬家的話,還是找點運輸站點都比較多的牌子。
我跨省搬家一直用的是德邦物流。德邦有個專門運大件的業務 ------ 大件快遞 3.60。具體的服務可以看下圖的官網介紹,選擇這個服務就是因為可以直接運送到家門,如果沒有派送到家門口的話,可以直接進行投訴,整體體驗還是不錯的。
成本預估
情況一:
情況二:
額外注意事項
在叫師傅上門收件之前,一般快遞員都會提前電話溝通,了解需要運輸的物品數量(有幾個箱子 / 幾個袋子)這樣師傅就會準備好車的空間,不至于來了以后一看東西太多而車子空間不允許,導致的時間耽擱。
同時如果自備膠帶的話,最好也還是叫師傅準備多個膠帶。因為如果網購的紙箱厚度上不太完美的話,快遞員會在封膠帶的過程中進行多圈多角度多層數的封裝,所以對于有多個打包袋的情況下,膠帶的使用量會比較大。
同城:貨拉拉 / 自如搬家
同城的話就比較省心一點了,自己有車并可以搬運的話,當然可以自己搞定。對于租房一族而言,還是從網上找個搬家師傅來更劃算一些(如果是這種個人租房,沒必要叫搬家公司,我們只有運輸的需求),推薦用「貨拉拉」和「藍犀牛」,比較實惠。但是具體使用起來可能每個人的體驗都不太一樣,但是貨拉拉是默認不上樓搬運的,所以一定要提前跟師傅溝通好。
如果你是租的自如的房子,也可以直接在自如 APP 里用「自如搬家」的業務,不管是價格還是車型規模,跟貨拉拉也差不多(我這次搬家就是體驗的自如小面包車,20 公里花了 135 元,其中用了 20 元優惠券。師傅全程幫忙搬運的,都很放心)。
日常租房(合租)搬家的話,1~2 人一輛小面包車完全可以搞定。如果是整租的話,可以根據物品數量以及常住人口數,選擇面包車 / 大一點的貨車進行搬運。3 人以上就可以考慮中型面包車。
成本預估
一般北上廣的話,同城基本都是 100-200 元間就差不多可以搞定。可以提前在軟件上輸入距離和部分需求進行金額的預估。
額外注意事項
不管住的地方有沒有電梯,都要跟師傅提前溝通好搬運時能否上樓幫忙(搬走和搬入都需要),加多少錢可上樓搬運,除非你想借此鍛煉身體,其他情況下真的建議能幫忙就幫忙吧。血的教訓,太累了。
有錢人的選擇:無需操心的一站式搬家服務
當然也有那種「一站式搬家服務」,會有專門的人來上門幫你收拾整理,然后按照日式風格分箱打包,后期再幫你布置還原。
之前在微博看鐘文澤老師就使用的這種搬家方式,搬一趟人力花費大概是 3000-6000 元之間。國外 YouTube 上也有類似服務的實拍視頻,如果你是那種害怕整理和恐懼搬家的人兒,可以去油管上看一下。
我派讀者的推薦
上次寫的那篇搬家指南發布時,評論區的讀者也是給了很多很好的推薦。比如推薦大家直接買房的,或者直接一個被子當包裹齊活的等等,大家也可以相應做下參考,一步到位買房(bushi
挺進高地——后期收拾整理
當你確定了「快遞師傅會把行李送到家門」「搬家師傅幫你抬行李到家里」的話,后期收拾的過程你會輕松一些。
其實我個人而言,對于搬家前的整理,我會更頭疼搬家后的整理。因為看到那滿屋子的東西,我就覺得跟無底洞一樣。
在真正擼起袖子開干前,我們需要先對自己的新住處有個大概規劃,提前規劃好各種物料的擺放布局。你可以根據之前的房間擺放去還原位置,也可以根據新環境重新布置。
我建議是每次都重新規劃一次,就像重置新鮮感一樣。有時候同一件物品,因為擺放角度不同,都會讓你覺得耳目一新的波動。
關于家居收納方法,可以參考 《麻理惠的整理魔法》。這本書中有對家居收納提出的六大法則,以及針對多個場景「衣柜」「書架」「小物品」「廚房」「紀念品」進行的詳細剖析(麻理惠本人看起來就很溫柔 555)
如果你不喜歡看長篇文字,奈飛上也有麻理惠的真人秀節目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類似于《粉雄救兵》(Queer Eye)的展現方式,每一集都會去到一個家庭,幫助他們重塑和改變。這個會更有趣味性和實用性,B 站上也有搬運的 中字視頻,看到下邊大家的評論,覺得是一個看了不會后悔的節目。
當然,少數派的作者們對于收納整理也有過非常詳細的分享,更多關于細節收納內容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水晶前的勝利——享受過程
像我們這種自己參與全部搬家過程的,雖然說有點費力,但是可以在收拾東西過程中,梳理物品的使用價值和使用頻率,矯情一點還能回憶物品的來源(不管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但都是你經歷過的)。當然,也有可能會在某個角落收獲意外錢財。
我在這幾次的搬家整理時,會慢慢發現自己的一些整理短板。我有很多物品都處于「存在好像也沒什么用,丟了又覺得挺可惜的」狀態,然后我的處理方法就是:全都留下來,早晚有一天會用到。
就像我們平時收藏網站 / 干貨視頻等等,馬了就等于做了。放在收藏夾里,它就沒有展示出來自己的使用價值,哪怕你不用但是你分享出去了,被有需要的人是用了,那么你就完成了對這個「物品」的使用價值傳遞。
所以當這個東西處于「存在好像沒什么用,丟了又覺得可惜」時,要么自己用起來,要么分享給需要的人。
學會舍棄一些當下「不需要的物品」,才會有更多的空間去容納真正讓自己提高效率和幸福的東西。
搬家大概就是這樣吧。
題外話:新城市需探索
其實我還挺喜歡自己去一個新城市居住,因為對我而言這是一個新體驗,會有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環境和美食(有吃的就會心情好)。
我自己新去一個城市時,都會首先把所住地附近的美食/公園/商場都打卡一遍,拿著相機掃一圈自然風光,沒準會有新收獲。然后在后續空閑時間,逐漸擴大行動圈去打卡更多美食和有趣場所。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剛到新環境的所謂「城市陌生人」,不妨帶上相機,打開大眾點評,找到那個讓你看一眼就想立刻去品嘗/體驗的地方,然后忘我地去感受新城市吧!
金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