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建筑在修建之前都需要打樁,如橋梁或摩天大樓等等,這是工地用來增加建筑承壓能力的一種操作,目的就是為了讓建筑更加穩(wěn)固,減少地基以上建筑傾斜坍塌的風險。但打樁的前提是鉆井,這個過程需要鉆頭配合工作,當遇到一些地質比較復雜的情況時,經常會出現(xiàn)
很多建筑在修建之前都需要打樁,如橋梁或摩天大樓等等,這是工地用來增加建筑承壓能力的一種操作,目的就是為了讓建筑更加穩(wěn)固,減少地基以上建筑傾斜坍塌的風險。
但打樁的前提是鉆井,這個過程需要鉆頭配合工作,當遇到一些地質比較復雜的情況時,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棘手的事故,比如鉆頭可能會掉落或被卡住,如果不將鉆頭拉上來,將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這些鉆井淺則幾米,深則十幾米甚至是幾十米,因此打撈鉆頭非常麻煩。
剛開始,施工方會向鉆井內部投入一個鉤子進行試探性打撈,如果運氣好,鉆頭被鉤子鉤住,就可以免去后面的麻煩,如果勾不住(實際上也很難勾住),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yè)人員系上鋼絲繩下潛至滿是泥漿的鉆孔底部進行排查和打撈,行業(yè)內部將這種人稱之為工地“水鬼”。
事實上,鉆頭一旦脫落,嘗試用鉤子直接打撈的方法往往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地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就是鉆頭表面光滑,很難“上鉤”,所以最終只能派“水鬼”下潛去進行打撈。
但這種任務執(zhí)行起來風險非同尋常,輕則留下潛水后遺癥,如減壓癥,重則可能會直接丟掉性命,因此,網上也流傳“上來給2萬,上不來給200萬”的關于工地水鬼報酬和賠償金的信息,雖然過于夸張,但也能凸顯出這份工作的危險性。
從字面上來理解,工地“水鬼”的工作很簡單,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潛入滿是泥漿的鉆井里尋找鉆頭,然后用繩索將鉆頭綁在自己身上,一起拉上來。
為了潛水員的安全起見,工地往往會給他們配備一個氧氣面罩和氧氣罐,同時也會配備一個方便聯(lián)系的防水對講機,然后在潛水員腰上系上鋼索繩,另一端則綁在卷揚機上,待確保水鬼已經找到鉆頭并將其系上繩索之后,上邊的同事則會啟動卷揚機將其安全送至地面并替他們除掉身上的泥漿,這個任務就算徹底完成。
這個過程看起來容易實則做起來難,難就難在,鉆井里的環(huán)境過于復雜,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鉆井坍塌,水里裹著的泥漿是不能用機器直接排出來的,這也導致施工法根本無法通過肉眼看清鉆井內部的地質地貌情況,鉆頭可能被卡住,下去的工程潛水員同樣也可能被卡住,這些都無疑加重了任務的難度系數(shù)。
雖然工地水鬼的工作并非網上謠傳的那般九死一生,但危險性同樣不容小覷。
首先是缺氧問題,雖然工地水鬼在下潛之前都會攜帶氧氣罐,但這并不能說明就能確保萬無一失,水底給人施加的壓力,是讓人意想不到的。
大型建筑工地的鉆井深度一般都會在50米以上,有的甚至遠遠超過這個深度,而工地水鬼身上所攜帶的高壓氧氣罐,其潛水極限一般在60米左右,再往下,工人就是拿著自己的性命與上帝做賭注,一般有著較高職業(yè)素養(yǎng)的工地水鬼就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會貿然下井,然而事實是總有很多人會弱化這個危險性,選擇鋌而走險(并非他們傻,有的時候為了生計真是迫于無奈)。
當他們下潛之后,時時刻刻就會面臨水壓對他們造成的威脅(實際上,泥漿對人造成的壓力更大),工地水鬼攜帶的高氧多數(shù)都是氮氧混合氣體,氧氣含量一般會大于21%,在高壓情況下,氮氣會溶入人體且隨著深度增加而速度加快,與此同時還會造成一些常見的潛水病,當潛水深度超30米之后,最有可能會造成潛水員出現(xiàn)醉氮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為頭暈眼花,暫時失去判斷力和平衡力,反應遲緩等等。
這是其一,另外,與鉆井機分離的鉆頭除了掉落這種情形之外,還有可能是卡在了巖石當中,工地水鬼下井后由于看不清井底到底是什么情況,只能單純憑感覺去接觸鉆頭,鉆頭一旦被卡住,就很難通過卷揚機拉扯上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其進行爆破,在本身就十分脆弱的鉆井進行這種危險行為很有可能會導致鉆井直接坍塌并將潛水員埋在井底,然而,即使百般危險也不得不試,否則前功盡棄。
還有些特殊情況,比如鉆井口太小,工地水鬼無法攜帶氧氣罐下潛,這種情況就只能準備長達幾十米的氧氣管,然而這種途徑依舊存在一定風險,當氧氣管因存在異物而遭到堵塞(如爬進蟲子)且輔助人員又恰好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時,那么潛水員很有可能會因為缺氧窒息而亡。
除了這些實在的危險之外,下潛至鉆井去尋找鉆頭還需要很大的勇氣,人的恐懼既來源于未知,又來源于黑暗,深處伸手不見五爪又充滿泥漿的鉆井之內,除了泥漿會給人施加壓力外,在精神上,自身也會存在一定壓力,如幽閉恐懼癥,壓抑,緊張無處不在,所以原本就有疾病尤其是有心臟病的人無法從事這份工作。
當然,這份職業(yè)也不是誰都能干,在所有的工地水鬼入職之前,只要是正規(guī)的,都會通過氧過敏,調整平衡內外壓力,耳膜壓力及基本的潛水或游泳技能測試,同時在體能,技能,風控和心理方面都要過關才能入職。
其實,這是一種工地上較為常見的“泥漿護壁”的施工方法,在鉆井過程中,因工作產生的泥漿不僅不能排出且在必要情況下還需要往里灌泥漿,可以起到有效防止井壁坍塌的作用,如將泥漿抽干,反倒有增加鉆井塌陷的風險。
當然,因為泥漿的存在,也增加了工地水鬼下潛和打撈鉆頭的難度,泥漿里面裹著泥巴,會使?jié)撍畣T下潛的速度減慢,在上來的同時,泥漿的阻力會更加明顯,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當中,稍不注意,泥漿還可能會灌進潛水員的供氧設備,對潛水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工程鉆頭一般都是高硬度合金,材質稀缺且工序復雜,所以造價也非常昂貴,一枚工程鉆頭的價錢大概在幾萬甚至是十幾萬元左右,當然這個價錢和人命相比,肯定沒有人命值錢,但問題在于,鉆井里的鉆頭一旦掉落且取不出來,那么這個鉆井基本上就是廢了。
鉆頭埋在混凝土里,長此以往會影響建筑起的質量,后續(xù)工程一旦出現(xiàn)問題,則損失慘重,責任重大,而且在正規(guī)工地,這種情況也無法通過檢測人員的質檢,所以最終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取出鉆頭,要么就選擇廢棄。
然而,鉆孔一般都是事先規(guī)劃好的,因為一枚鉆頭而放棄一個鉆孔,整個工程都會因此發(fā)生動搖,比如修筑橋梁,橋墩的位置都是事先定好的,這個也不是不能發(fā)生變化,但一旦要進行修改,那么其他鉆孔也都會受到牽連,而之前往工程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會因為這一個鉆孔而付諸東流。
再說,打撈只是鉆頭掉進鉆井里的一種處理辦法,是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的一種正常現(xiàn)象而不是事故,沒有到達非常嚴重的地步,因此沒有必要放棄鉆井,而且派工地水鬼下去打撈,是有一定風險,但并不都是有去無回,再加上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用于保護工地水鬼的安全措施也就越來越全面,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小。
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指出,說工地水鬼下潛打撈鉆頭一定要安排親人或最值得自己信任的人在身邊,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人祭現(xiàn)象出現(xiàn)。
這個不需要擔心,今夕不同往昔,過去人們迷信,所以在大型建筑開工之前,不正規(guī)場地可能會存在用活人打樁的陋習,但現(xiàn)在量誰也不敢去弄這個東西,而且現(xiàn)代工地施工躲不過檢測人員的質檢,一個樁機打好之后需要經過超聲檢測,如果檢測方在混凝土中發(fā)現(xiàn)有人和鉆頭的存在,相信施工方會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工地水鬼一旦被困到井底,只要有施救的可能,施工方肯定會竭盡全力地去進行救援,除非鉆井坍塌,潛水員已被確定無生命體征,但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也出于施工方的責任考慮,即使工地水鬼不幸殉職,他們也要想盡辦法將其遺體打撈出來進行善后處理。
當然,這個救援工作也非常棘手,一方面是鉆井沒有多大空間,救援人員亦需要憑感覺去接觸被困人員,這是一個需要較長時間摸索的過程,而被困人員一旦被困在井底,等待救援的時間將會非常有限,稍不注意,可能就會錯過最佳救援時間。
最終救不上來,工地只能依法賠償,至于賠償多少,這個倒沒有確數(shù),網上流傳的幾十萬或幾百萬賠償金,那都是沒有事實依據(jù)的,這個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這些工地水鬼的工資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高,也就幾千元到一萬元不等,碰到苛刻一點的老板,給的甚至更少,至于給幾萬那是騙人的。
還有一點,有人說工地水鬼在下井執(zhí)行任務之前需要和工地簽訂生死狀,其實這也是一種誤傳,“生死狀”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規(guī)的,員工可以進行舉報,另外施工方也不會因為簽了這種協(xié)議就可以減輕甚至免掉責任,到時員工出事,施工方同樣需要承擔責任。
工地水鬼的存在為施工方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和損失,但他們何嘗不是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完成這種使命,所以筆者真摯的希望,工地在確保這些“水鬼”人身安全的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待遇,因為他們的工作實在太不簡單。
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