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據不完全統計,“新時代中產收入女青年”每次出門前的化妝成本超過70元人民幣。若是高階消費人群,花銷則上不封頂。現在的女青年們一來容易被網紅“種草”,二來她們確實喜歡在外貌上下功夫,小則紋眉、種睫毛,大則削骨、整鼻子。那么,在郎郎先生年輕的時
據不完全統計,“新時代中產收入女青年”每次出門前的化妝成本超過70元人民幣。若是高階消費人群,花銷則上不封頂。
現在的女青年們一來容易被網紅“種草”,二來她們確實喜歡在外貌上下功夫,小則紋眉、種睫毛,大則削骨、整鼻子。那么,在郎郎先生年輕的時候,沒有這么多變美的花招,女孩們都是怎么臭美的呢?
▲化妝成為做“精致的豬豬女孩”的標配
在我們年輕的時代,也有化妝品,但就是胭脂、妝粉,遠沒有現在種類多。所以,當時的學生幾乎不可能化妝,都是素顏,只有上臺演出的時候,才會化妝。
有一回,我去找在北影的表哥一起吃飯,正好碰到當時的京劇明星程硯秋,他也正帶著一起拍電影的人吃飯,但他沒卸妝,其實那種表演的妝容,在舞臺燈光下還挺好看,但撤了燈光,在普通的場景里,那樣的妝真是跟吊死鬼兒似的。
我們那個年代,大學里的女孩要是想打扮,最多也只能在著裝上下點功夫。當時是藍制服時代,每個人都像“藍色的螞蟻”,不過愛美的女孩可以穿得和別人不一樣。如果在夏天,穿一件碎花的襯衫,或是白底藍碎花的布拉吉(就是連衣裙),然后再往頭上系一根紅頭繩,那就算是不得了了。
當年,黃永玉先生和他太太從香港來的時候,我們這群小孩兒就全被驚著了。因為,他的太太梳著一個馬尾,而當時全北京就沒有馬尾,我們從來沒見過。
當時,一般女孩梳著兩根辮子,文工團的女孩扎著一根辮子,不然就是抓髻,再不然就是短發,就是沒有只梳一根馬尾的。
當然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發型就不那么吸人眼球了。女孩們,甚至有些男孩們,都開始使用各種各樣的化妝品了。
不過化妝也分人,真正妝化得好的人,就不會讓人看出來自己下了很多功夫、化了很濃的妝,而會以為她只是化了一個淡妝。但有一些比較怯的,就會讓人感覺這個妝,她下了很大功夫,但整體看起來不好看。
現在,上了歲數的人也會化妝。前些天,我和一些朋友吃飯,有個女性朋友,遠看她挺好看,和同歲的女人比,也不顯老,但靠近說話時,才發現,她是在臉上打了底子,又畫了畫兒。
一些和她一樣年紀的女人,可能會想:自己都這么個歲數了,長了皺紋、皮膚暗了也沒什么關系。但她不認,所以就會打扮自己。
我覺得,我看女孩的話,淡妝還挺好,但如果化妝把臉上原來的基本結構給打亂了,或者整容,那就有些夸張了。
您如果想要看郎郎先生對個人成長經歷的陳述、個人畫作的品評、對最新社會事件的思考,
歡迎關注郎郎先生的公眾號:郎郎尚口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關注、交流~
高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