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5月中旬至6月初,正是枇杷成熟的季節(jié)。初夏的果園里、路邊,高高的枇杷樹上,一顆顆珠圓玉潤的枇杷掛滿了枝頭、非常誘人。“小滿枇杷半坡黃”,讓我們跟隨古人,一起來嘗嘗他們筆下枇杷的味道吧。01趙佶枇杷山鳥圖宋徽宗的傳世作品有二十余件,大多為
每年5月中旬至6月初,正是枇杷成熟的季節(jié)。初夏的果園里、路邊,高高的枇杷樹上,一顆顆珠圓玉潤的枇杷掛滿了枝頭、非常誘人。“小滿枇杷半坡黃”,讓我們跟隨古人,一起來嘗嘗他們筆下枇杷的味道吧。 01 趙佶 枇杷山鳥圖
宋徽宗的傳世作品有二十余件,大多為花鳥,他的花鳥畫有兩種風格,一為清淡水墨,一為鮮艷濃麗。
《枇杷山鳥圖》屬清淡水墨一種,扇面中的枇杷以折枝的形式表現(xiàn),使得累累的果實和繁茂的枝葉變得更為突出。左下方,一只山雀在枝頭棲息,翹首回望翩翩起舞的鳳蝶,神情警惕而生動。整幅作品沒有工筆畫勾線的痕跡,純用水墨勾染,卻更顯現(xiàn)出靈動的意境。
這幅畫上同樣珍貴且有意思的是,扇頁對開有另一位皇帝留下的題詩,他被喻為清代的“點贊狂魔”,他就是乾隆皇帝。“結實圓而橢,枇杷因以名。徒傳象厥體,奚必問其聲。鳥自讬形穩(wěn),蝶還翻影輕。宣和工位置,何事失東京。”乾隆正是借這首詩抒發(fā)對宋徽宗精于繪畫、工于構圖,卻丟了國家的感慨。這張畫也是兩個皇帝相隔數(shù)百年的一次遙相呼應,一個繪畫,一個題詞。
02 林椿 枇杷山鳥圖頁
《枇杷山鳥圖》描繪的是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誘人。一只繡眼翹尾引頸棲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實,卻發(fā)現(xiàn)其上有一只螞蟻,便回喙定睛端詳,神情十分生動有趣。枇杷枝仿佛隨著繡眼的動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顫動,畫面靜中有動,妙趣橫生。
林椿作為南宋畫院的畫家,誰都會對繡眼鳥極度敏感的。因為宋徽宗曾經(jīng)畫過一幅《梅花繡眼圖》。那幅畫中,一只繡眼鳥俏立梅樹枝頭,鳴叫顧盼,神情十分動人。
《枇杷山鳥圖》中繡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暈染,隨后以工細而不板滯的小筆觸根根刻畫,表現(xiàn)出鳥兒背羽堅密光滑、腹毛蓬松柔軟的不同質(zhì)感。枇杷果以土黃色線勾輪廓,繼而填入金黃色,最后以赭色繪臍,三種不同的暖色水乳交融,從而展現(xiàn)岀枇杷果成熟期的豐滿甜美。枇杷葉用筆致工整細膩的重彩法表現(xiàn),不僅如實地刻畫岀葉面反轉(zhuǎn)向背的各種自然形貌,且將葉面被蟲兒叮咬的殘損痕跡亦勾描暈染得一絲不茍。穩(wěn)健扎實的寫實功底,是南宋畫家的集體特色。正因為下足了寫實工夫,林椿的花鳥果品,件件栩栩如生。
03 易元吉 宋人畫枇杷猿戲圖
畫種有兩只猿,一只坐在干身上仰顎凝望,另一攀掛枝梢,調(diào)皮地來回搖晃,還又回頭觀望。兩只猿黑黝黝、毛茸茸的毛皮觸感,讓觀者似乎伸手可及。從畫面上來看,枇杷樹的枝干上下各一段,并未相接,觀賞時卻有著相連的感覺,這種畫外之意,正是作者別出心裁的安排。
04 崔白 《枇杷孔雀圖》軸
畫中有一對綠孔雀,一隻停歇在枇杷樹干上,另一行走于花叢間。上方并有綬帶、黃腹山雀陪襯,太湖石旁盛開著各色花卉。畫面異常熱鬧,富有裝飾性。此圖的風格不同于崔白其他傳世作品,畫面富麗堂皇,顯示出了崔白對黃筌父子畫風的傳承,應是其尚未變法以前的作品。整幅作品為全景式構圖,豐滿繁復。禽鳥造型體態(tài)雍容,逼真生動,惟妙惟肖。
05 吳炳 八哥枇杷圖
此團扇繪一八哥立于枇杷枝上,其羽毛眼喙皆描繪精致。枇杷設色淺淡,葉之明暗向背交代清楚。
06 沈周 枇杷圖軸
“彈質(zhì)圓充飣,蜜津涼沁唇。”枇杷入口的滋味,在沈周的筆下如此誘人。
此畫以淡墨畫枇杷,墨色清潤淡雅,薄而透明,是即興神來之筆。枇杷剪裁得體,運筆流暢,結構嚴謹。沈周的花鳥蟲草等雜畫,或水墨,或設色,其筆法與墨法,在欲放未放之間,以后經(jīng)過陳淳的繼承與發(fā)展,開啟了徐渭的潑墨寫意,而又經(jīng)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的推波助瀾,形成了一股巨大洪流,在發(fā)展中國寫意花鳥畫上,沈周的作用和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07 虛谷《枇杷圖》軸
虛谷《枇杷圖》是寫生之作,畫枇杷數(shù)枝,枝干直挺,穿插交錯而又層次分明。構圖頂天立地,生機勃勃,用逆筆、枯筆,粗細有致,給人以鮮明的節(jié)奏感。設色明麗,顯出枇杷長勢壯盛,個個飽滿,把質(zhì)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背景雖無它物,卻充滿空寥寂靜之意。整幅畫冷雋峭秀、傲岸清高,反映了畫家本身的性格。
08 吳昌碩 枇杷
吳昌碩在一幅《枇杷圖》上有:“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廬橘黃且肥;烏疑金彈不敢啄,忍餓空向林間飛。”
吳昌碩 枇杷
王書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