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曾經動輒上千元的魚竿現在才幾十元,到底是誰把價格“打下來”的?我在文章:魚竿的價格是如何被“打下來的”?(上)已經分析了早期魚竿降價的原因,這次我們談一談最近幾年。河北老鐵河北商家是中國出名的殺價之王,電商行業流行一句話,不怕浙江人打價格戰
曾經動輒上千元的魚竿現在才幾十元,到底是誰把價格“打下來”的?我在文章:魚竿的價格是如何被“打下來的”?(上)已經分析了早期魚竿降價的原因,這次我們談一談最近幾年。
河北老鐵
河北商家是中國出名的殺價之王,電商行業流行一句話,不怕浙江人打價格戰,因為他們殺價是為了賺錢,但是河北人殺價是因為:“你居然敢搞我?拼了!大不了我不干了 !”
釣重是早期河北魚竿宣傳的重點
當年河北老鐵靠著各種低價在中國漁具市場殺出了一片天,魚竿7元/支的時代就是他們開創的。難道真的是因為河北人工低、場地租金便宜、沒廣告費、賺得少造成的嗎?其實這些都是次要的,核心問題是:國產碳布。
河北老鐵能夠把魚竿價格降下來的核心是:國產碳布的量產,尤其是國產碳纖維的量產。以前威海做魚竿必須購買日本或者韓國的碳布,這就導致各大商家的材料成本是接近的,除非你量特別大,才能獲得折扣優惠。隨后開始有國內企業買日本碳紗自己做碳布,但是這只是稍稍降低了魚竿碳布的價格,幅度并不大。直到我們國家成功量產T700(24噸)碳紗之后,低噸位碳布的價格立刻就被打下來了,而第一批大規模用在魚竿上的就是河北商家,他們甚至在當地建了一個碳布工廠。隨后憑借碳布成本優勢,河北魚竿開始挑戰威海老大哥,尤其是原本以中低端跑量為主的威海商家被河北老鐵搞得頭疼得很,紛紛感嘆:“這都不夠本啊。”(降價的根本原因:碳布技術壟斷被打破)
不過由于國產碳纖維技術還是存在一定的短板以及過度追求低價,導致碳布經常會出現各種品質問題從而影響魚竿的質量,結果就讓一些注重口碑的漁具店對河北產品敬而遠之。不過古話說得好: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此時下一個風口就來到了:“短視頻+直播”。
短視頻+直播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電商平臺的商家隨著體量越來越大,其競爭開始加劇,這直接導致線上銷售的渠道費用增加。除了平臺的固定抽點+年費,還有各種“直通車”、“鉆展”、“超級推薦”等廣告費(不然就沒流量),賣一根百來塊錢的魚竿可能需要花上十幾元甚至二十元的“推廣費”,更不要說一些類似刷單等黑產。
此時短視頻平臺的橫空出世讓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機”。因為很多魚竿其實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有流量誰都能賣出去,所以各種直播+視頻講解就開始興起,又因為這些流量實際上是“免費的”,所以商家只需要把原來上繳平臺的費用讓利給消費者,就會讓釣友覺得:“真便宜”、“商家良心”。實際上賺到的錢是一樣的,有的甚至還多。舉個例子,原來賣出一支300元的魚竿需要給電商平臺上繳50元左右的推廣費,現在我在直播間把原價提高到520元,隨后給家人們以“5折福利價”:260元!美其名曰:賺個口碑,感謝家人支持。實際上比原來還多賺了10元。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說,確實也是得到了實惠。(降價的根本原因:銷售渠道改變)
我們作為打工人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多賺錢,這樣老板才會給自己多發年終獎,這是正常的人性,所以指望商家主動少賺都是反人性的癡人說夢。真的能讓魚竿降低的一定是各商家之間的競爭以及成本的降低,比如上文談到的技術壟斷被打破、材料國產化、銷售渠道升級等等。
“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錢三分貨”,這本來就是亙古不變的。如果你執念于追求性價比最高的,那終究是要進“坑”的。一支在你預算范圍內更適合你釣法和魚情的才是真正的好魚竿。
劉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