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個城市一個店,一集五分鐘,最近一部拍攝中國早餐的紀錄片火了。這部由海峽衛視和騰訊視頻合作,“人間餓爸”陳曉卿和作家沈宏非擔任顧問的《早餐中國》,截至發稿時已播出6集,獲得了4095.3萬次的播放量,豆瓣評分7.8。常言道,“人在異鄉,胃在
一個城市一個店,一集五分鐘,最近一部拍攝中國早餐的紀錄片火了。這部由海峽衛視和騰訊視頻合作,“人間餓爸”陳曉卿和作家沈宏非擔任顧問的《早餐中國》,截至發稿時已播出6集,獲得了4095.3萬次的播放量,豆瓣評分7.8。 常言道,“人在異鄉,胃在故鄉”,《早餐中國》自然引發了全國網友大量討論,話題#早餐中國#在微博輕松收獲2.2億的閱讀,網友們紛紛在評論中表示,要將自己家鄉的早餐“送上C位”。
南粉面北餅餃,中式早餐離不開的碳水
地大物博的中國,早餐是花樣百出。煎炸溜蒸,酸香甜辣, 每個省有每個省的飲食文化,每個地區也有每個地區的飲食特色,就算是同一個地方的兩個村習慣都不盡相同。但大體來講,基本呈現了“南粉面北餅餃”的局面。
康寶萊曾在2018年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沈陽和福州等7個城市2100余名中國消費者開啟了早餐調研,發布了《2018康寶萊中國營養早餐調研報告》,在早餐選擇上面,傳統的中式早餐仍然是中國消費者的首選,包括饅頭、煎餅、米飯、面條、粥等在內的比例為63%,中老年人對中式早餐偏愛程度更高。
小編搜集了網上呼聲最高的各地區特色早餐,依據薄荷健康app的數據,做出了一張常見早餐所含營養成分供能比的條狀圖。
可見全國大部地區的特色早餐,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重遠遠大于蛋白質和脂肪。山東、天津人民早上必吃的煎餅,和湖南人愛嗦的米粉,碳水化合物的比重更是爆表。
這就是我們早餐搭配的最大誤區——只吃一類食物。
根據2016年中國營養學會組織發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每頓餐飲中的卡路里攝入量應為40%碳水化合物、30%蛋白質和30%健康脂肪。中國人愛吃主食是歷史、環境和文化演變的長期結果,但一日之際在于晨,早餐能量需占整天攝入能量的1/3-1/2,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也不能只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適量脂肪的攝入是必須的。
偌大中國,只有早上愛來一碗牛肉面或羊肉泡饃的西北人民最健康。一碗熱騰騰的湯面,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齊活了!不過,最愛嗦粉的湖南人民,只需在以后的早餐中加一份炒蛋,一份雞胸肉,最好來點兒蔬菜,輕輕松松摘掉“最不健康早餐地區”的帽子,so easy~
快捷方便的“洋”早餐,是更好的選擇嗎?
雀巢與中國營養學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居民早餐飲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35%的調查對象不能做到天天吃早餐,其中時間緊迫是最主要的因素。這就讓便捷成為消費者對早餐的要求之一,市場調研機構英敏特(Mintel)《早餐中國》2016年的報告顯示,在家吃早餐的人變少了。66% 的中國都市消費者一周在家食用早餐的次數只有2、3天。
英敏特預測,到 2021 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 8400 億元人民幣,2016-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4%。
超8000億的在外食用早餐市場令人垂涎欲滴,以麥當勞、肯德基為代表的餐飲品牌早已在這一戰場battle多年。今天,講究佛系養生的年輕人對早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讓耕耘10余年巨頭們也不敢懈怠絲毫,又是出新品又是打包價;2012年,咖啡巨頭星巴克的入局更是令早餐戰事升級。
便利程度不相上下的三位,其常見的早餐營養價值又是幾何呢?
可見,堡類、三明治類食物由于包含肉類和蔬菜以及淀粉,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重更加科學,星巴克的谷物酸奶以其無以倫比的蛋白質含量打敗了另外兩位選手。
兩家快餐巨頭各自推出的薯餅、油條和粥三類早餐,因其高碳水和高脂肪,成為本次評比中最不健康的早餐單品。
與之相比,雖然星巴克的松餅碳水比例略高,但其早餐菜單的整體健康指數好過另兩個。不過,在如今6元都能買一份肯德基早餐的今天,星巴克早餐的唯一缺點大概就是太貴了。
不過,在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的今天,花上二三十塊吃一頓早飯也不再那么稀奇。但與此同時,路邊攤形式的中式早餐在慢慢擺脫臟亂差的印象,且擁有自己的忠實擁躉。未來,油煎重炸各有特色的中式早點,與健康便捷配比科學的西式早餐和諧共存,也不是一件稀奇事。
張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