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清潔取暖可試試“蘭炭”隨著供暖季的到來,清潔取暖燃料準備工作也即將開始。隨之而來的大氣污染防控也成為了各地供暖季的首要問題。傳統百姓供暖主要以散煤為主。雖然散煤來源廣,價格較便宜。但是會造成極大的大氣污染,北方城市一到冬天就會霧霾來襲,空氣
清潔取暖可試試“蘭炭”
隨著供暖季的到來,清潔取暖燃料準備工作也即將開始。隨之而來的大氣污染防控也成為了各地供暖季的首要問題。
傳統百姓供暖主要以散煤為主。雖然散煤來源廣,價格較便宜。但是會造成極大的大氣污染,北方城市一到冬天就會霧霾來襲,空氣指數極差。那如何既能保留散煤的優點,又能避免其污染的不足?一種新型的清潔燃料——蘭炭逐漸進入人們視野。
數據來源:大數據收集
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同時也要求確保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溫暖過冬。近年來部分地區采取了大量限煤、禁煤和煤改氣、煤改電的行政措施,配合大氣污染防控整體措施綜合施策,中東部地區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但在此過程中,工業和民用散煤替代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改電、改氣后的保供難度大、消費成本高、舒適性偏低等問題極易導致散煤復燒。
如果采用蘭炭,上述問題或可基本得到解決。雖然散燒蘭炭還達不到超低排放和改氣、改電的清潔效果,但相比原煤散燒已有極大改善,特別是隨著蘭炭專用爐具的推廣使用,能效和清潔性提升明顯。
蘭炭是煙煤熱解后的半焦,是通過熱解技術去除煙煤的大部分揮發分后的固體產物,這種技術在陜北地區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近十多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環保政策的倒逼,蘭炭的生產工藝、裝備以及污染控制水平都有了革命性進步,已進入清潔生產和超低排放的現代化大工業階段。
目前,蘭炭產業已擴展到整個陜北、蒙西、甘肅、新疆等擁有長焰煤資源的地區,全國產能近1億噸。蘭炭的用途也從最初的鐵合金和電石行業,擴展到高爐噴吹、球團燒結、工業造氣等行業,近兩年也逐步進入家庭民用和冬季取暖領域。
一是針對家庭分散民用取暖和農業大棚、養殖場所、農村鄉鎮街道小企業等,大力推廣蘭炭替代,在基本不改變原有使用習慣的前提下,可全面替代。如果同時采用專用爐具,效果更好。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完全可承受,完全有潛力不依賴財政補貼。
二是對于10蒸噸/時及以下小工廠的供熱供暖,如果實在無法改氣、改電,也可采用蘭炭專用鍋爐,配合簡易的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裝置,完全可做到達標排放,且投資和運行費用低、設備可自動運行、供應有保障。但對于噸位較大的蘭炭鍋爐,必須配套建設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治理系統。
三是對于必須使用燃氣的玻璃、陶瓷等行業,推薦采用新型無排放固定床蘭炭連續氣化爐,就地生產廉價燃氣。這種蘭炭氣化爐完全無焦油和酚氨廢水,在窯尾煙氣排放總管配套建設超低排放系統,即可獲得良好的減排效果。
蘭炭生產和散煤直燒的化學反應過程十分相似,只不過蘭炭是把原煤集中熱解,散煤是分散到千家萬戶的爐灶中熱解。通過煙煤的集中熱解,把散煤變成蘭炭,不僅可把燃料清潔化,而且可將煤炭中的揮發分物質全部回收,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不但能減少環境污染,而且能大大提高原煤經濟效益。
蘭炭雖屬煤炭,但其性能已發生根本改變,其揮發分和硫分殘余已很少,熱值大幅提高:揮發分一般降至5%-10%、殘余硫分降低50%以上,熱值提至6000大卡/千克以上。揮發分大幅降低,散燒時產生的煤煙就大幅減少;同時,經過熱解形成的蘭炭熱穩定性有所提升,產生的煤粉和飛灰大幅減少,大大緩解了粉塵污染。即使還用原來的正燒小爐灶,也不會產生太大污染。
監測數據表明,燒蘭炭比燒散煤可節能30%以上,產生的粉塵和其它煙氣污染物下降80%-90%,二氧化硫下降50%以上。
陳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