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養豬行業的行情一直忽高忽低,受豬周期的控制很是明顯,在過去2年里,不少豬農利用養豬年賺百萬,他們從中嘗到了甜頭,還想繼續獲利,因此去年下半年,加入養豬的人多了起來,這些人為了能賺上可觀的收入,加大了養殖密度。結果,誰知今年豬價狂跌了5個多月
養豬行業的行情一直忽高忽低,受豬周期的控制很是明顯,在過去2年里,不少豬農利用養豬年賺百萬,他們從中嘗到了甜頭,還想繼續獲利,因此去年下半年,加入養豬的人多了起來,這些人為了能賺上可觀的收入,加大了養殖密度。結果,誰知今年豬價狂跌了5個多月,豬農的虧損一天比一天大。
對自繁自養者而言,其成本更低,按理說應該有利可圖,實際上一頭豬仍然虧了500元左右,更別說二次育肥了,虧損更是在1500元左右。因豬價的持續低迷,很多豬農選擇將母豬賣掉清欄,不愿意再繼續養豬,不過如今生豬終于迎來了飄紅反彈,讓很多豬農看到了希望。
01、豬價飄紅
正所謂“物極必反”,生豬行情也是如此,迎來了為期5個月的大跌后,如今的行情再次飄綠反彈,這也讓很多人猜測,養豬人的春天是不是要來了?
從今天的行情來看,生豬均價為12.8元/kg,比起上一天漲了0.07元,只有海南跌了0.6元,豬價為18.6元/kg;湖南跌了0.1元,行情為12.4元/kg;云南跌了0.1元,行情為11.6元/kg,其他地方全部飄紅反彈。
東北上漲了0.2-0.4元,行情為12.2-12.6元/kg;華北漲了0.1-0.3元,行情為12.5-12.8元/kg;西北穩中有漲,行情為11-12.5元/kg;華東反彈了0.1-0.2元,行情為12.8-13.9元/kg;華中為12.4-12.9元/kg;西南反彈了0.1-0.3元,行情為11.6-12.1元/kg;華南穩中有跌,行情為13-18.6元/kg。
總體來看,豬價迎來了穩中有漲,除華南地方有所下滑外,其他多地行情迎來了飄紅上漲,不過即便如此,豬農也沒有擺脫虧損的局面,一頭豬仍然要虧損300元以上。
不過如今的生豬上漲依舊有“試探性”的成分,端午過后,牛豬的出欄量明顯增多,豬價的跌幅也在加快,豬農這才惜售,從而穩住了行情。而屠企的采購不順暢,為此提高了豬價。
如今的“三級預警機制”也為此生效,隨著收儲的進行,豬農的心態轉變,生豬行情有所穩定,不過接下來的生豬走勢仍然不是太樂觀,漲幅不是太大。
02、飼料大跌100元
生豬之所以虧損,其實和飼料的瘋狂上漲有很大關系。在以往自繁自養的成本為5-6元一斤,但如今卻漲到了8元一斤,這么大的漲幅,其實就是飼料惹得禍,當然防疫、環保、獸藥等成本也在增加,但飼料占比最大。
如今的玉米行情依舊保持在1.44元的高價,豆粕價格仍然在1.8元一斤,也就是說原料成本并不低,但近日玉米行情迎來了大跌,山東、河北、東北等地跌幅并不小,即便這樣玉米價格依舊居高不下。
不過如今的飼料廠家卻紛紛下調了出廠價,如中惠農牧就宣布下調了100元一噸,新希望六和跌了30-100元每噸;成都特驅乳豬料跌了75元,其他豬料跌了50-100元/噸;重慶雙胞胎下調了50-75元/噸。
可以說近期不少飼料廠商都下調了出廠價,這對豬農而言是好消息,本身豬價就低迷,飼料成本這么高,很多人叫苦連天,如今飼料降價,也意味著成本降低,后期行情再上漲,豬農的利潤更大。
當然,飼料跌價的主因,其實是銷量不太好,很多人轉向使用青綠飼料,或者自制飼料,以減少養豬成本。
03、能否抄底?
不少人認為,接下來的生豬仍有上漲的基礎,豬價上漲能持續一段時間,養豬人的春天來了。因近期的補欄量明顯少了很多,預計下半年的出欄量有所減少,在供應偏緊的背景下,其行情應該會迎來新的局面,到時候9月份行情或漲至10元左右。
接連幾個月的生豬下滑,豬農補欄的意愿降低,不過市場的仔豬出現了積壓現象,銷量不是太好,很難賣得動,東北地區斷奶仔豬已回落到200元一頭,其他地方也才三五百元,總體來說并不貴。
因想要賭后市的想法,有些人蠢蠢欲動,有了養豬的打算,一旦到時候豬價上漲,那就可大賺一筆,將上半年虧的錢賺回來。
筆者認為,這個想法雖然不錯,但還是有所不妥,主要有2個壞消息,一個是冷庫肉積壓現象明顯,1-5月份進口的豬肉為196萬噸。而屠企收購的生豬也沒能及時消化,積壓明顯,這就表明市場并不缺肉,很難上調豬價。
二是產能迎來了恢復,生豬存欄量恢復率達到了17年的97.4%,肥豬留種比例從22%降至12%,這也能看出能繁母豬的恢復可觀,后期豬價怕是很難上漲,更何況如今的肥豬壓欄明顯,想賣出高價困難,豬價很難上漲太多,大家盡量別盲目抄底,不然還要虧。
劉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