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放療、化療和手術是癌癥的三大治療手段。放療也就是利用放射線消滅和根治癌病灶,常應用于前列腺癌、肝癌、惡性淋巴癌、宮頸癌以及舌癌等。雖然放療能延長生存期,不過也會給身體帶來多種副作用。幾乎所有的患者接受放療后都會出現各種不適感,這到底是怎么回
放療、化療和手術是癌癥的三大治療手段。放療也就是利用放射線消滅和根治癌病灶,常應用于前列腺癌、肝癌、惡性淋巴癌、宮頸癌以及舌癌等。
雖然放療能延長生存期,不過也會給身體帶來多種副作用。幾乎所有的患者接受放療后都會出現各種不適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為什么每次放療之后,人體非常難受?
放療是利用高能量射線或是高能量粒子殺死癌細胞,破壞細胞的DNA,從而輔助治療癌癥。然而,放射線或放射性粒子沒有針對性,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正常細胞也難以幸免,所以每次放療后身體非常難受。隨著正常細胞逐漸恢復,不適癥狀也有所減輕或消失。
每次放療幾分鐘?一個療程是幾天?
通常由癌腫瘤大小和照射野來決定每次放療的時間,一般約10~20分鐘左右。放療的目的不一樣,所需的療程時間也有很大差異。
根治性放療需接受30~35次治療,通常星期一到星期五放療,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一個療程約1.5個月左右;若手術前或手術后輔助放療,一個療程需4~6個星期;癌癥晚期患者需采取姑息性放療,放療的療程時間短,一個療程需2~3個星期。
放療會帶來哪些副作用?
1、皮膚損傷
皮膚損傷是放療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局部皮膚瘙癢和紅腫,有時會出現脫皮和糜爛以及潰瘍。這種情況下可涂抹爐甘石洗劑或是紅霉素軟膏,不可隨意冰敷或熱敷,也不能用力搓擦和抓撓。
2、發熱
之所以放療后出現發熱,主要分為2個原因。一是放療后抵抗力減弱,致病菌易入侵,從而引起感染發熱,此時需足量足療程用抗生素治療;一種是癌組織壞死和吸收引起的,期間應多喝水,多注意休息,采取物理降溫法。
3、惡心嘔吐
放射線會損害胃腸道,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從而引起惡心和嘔吐等。此時可采取少量多餐原則,遠離油膩和葷腥食物,適當的補充水和電解質。必要時需口服健胃消食片或是維生素B6片。
4、骨髓抑制
大范圍放療時可抑制骨髓造血細胞,易導致血象降低以及抵抗力下降,因此放療期間一個星期抽血檢查一次。若出現嚴重貧血,還需及早輸血治療。
5、脫發
脫發同樣是放療常見的副作用,不過放療結束后頭發會重新長出來,無需特殊治療。
6、放射性肺炎
胸部腫瘤放射后易引發放射性肺炎,一般情況下炎癥能自行消散。但病情嚴重時需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治療。
溫馨提示
并不是所有的癌癥患者都能接受放療,必須有專業的醫生評估而且要符合放療適應癥。放療后應調整好飲食結構,提供少鹽、少脂且易消化的食物,盡最大程度提高食欲,緩解惡心和嘔吐癥狀,促進造血功能恢復,積極改善肝腎功能問題。與此同時應呵護好皮膚,調整好情緒。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李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