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為釣魚人,白條是我們經常能釣到的小型魚種之一,只要水域中有白條,它基本上是第一個報道的,但是對于不釣魚的人來說,常常會把白條和翹嘴混淆,尤其是翹嘴小的時候,顏色和白條一樣,體型也差不多,唯一明顯一點的區別就是它們的嘴巴了。翹嘴顧名思義就是
作為釣魚人,白條是我們經常能釣到的小型魚種之一,只要水域中有白條,它基本上是第一個報道的,但是對于不釣魚的人來說,常常會把白條和翹嘴混淆,尤其是翹嘴小的時候,顏色和白條一樣,體型也差不多,唯一明顯一點的區別就是它們的嘴巴了。翹嘴顧名思義就是嘴巴往上翹,而白條則不會,所以翹嘴又被稱作是白條PLUS,而且是超大版的PLUS,今天就來聊一聊擁有性感大嘴的翹嘴魚。
水中狼的嬌橫
翹嘴魚的學名叫做翹嘴紅鲌,小名叫做:噘嘴魚,翹鲌子、鲌刺魚、白魚、撅嘴鰱子、撅嘴巴、翹嘴白、翹嘴巴。而被戲稱為翹嘴,也是茶余飯后的一種說笑,據說,當年夢露回眸一笑百媚生,被男人稱為"大眾情人",除了身材好之外,微微上翹的紅唇是最性感的部位,而以翹嘴紅鲌比喻成美女,可見翹嘴魚的名氣之大。
翹嘴體型較大,當然一定程度上是由水域大小以及食物數量決定的,身體細長,側扁,呈柳葉形,頭背面平直,頭后背部隆起。最大的特點是下巴急劇上翹,鱗片較小而銀白,眼大而圓,行動迅猛,善于跳躍,生性兇猛暴躁,蠻橫不講理但容易受驚,屬于高氧魚類,離開水之后很快就會死亡,所以又顯的很嬌氣。
體型較大,生長迅速,可粗生粗養,以活魚為主食,常見為 2~2.5千克,野生個體為1-10公斤,最大者重達 10~15千克。為廣溫性中、上層大型淡水經濟魚類,生存水溫為0~38℃,攝食水溫為4~36℃,最適水溫為16~32℃,適應性與抗病力比較強,生存水體能大能小,以興凱湖和東江湖所產最為出名。
路亞人的初戀
作為喜歡釣魚的路亞人,我想翹嘴肯定是老朋友了,因為翹嘴的廣泛分布,就成了常規的路亞對象魚,所以翹嘴魚是路亞人的初戀,更是老手的搭檔。當然魚體可大可小,真正長達一米的米級翹嘴還是不多的,一旦有幸釣到,算是圓了釣魚人的一個大魚夢了。
根據前輩們多年來對翹嘴的認知,翹嘴屬于巡游性魚類,沒有一個固定的棲息地,屬于典型的“游牧民族”,活動范圍很大,以群體方式行動,移動速度快,雖然在水中捕食方式兇狠,但警惕性非常高。
所以選擇選擇合適的釣點是首先要考慮的,可以針對翹嘴的喜高氧性以及趨食性,選擇水庫大水面鏵尖位置、入水口附近等,這里氧氣充足、活動范圍大、天然食物多是它們的理想聚集地。在起風的時候,可以在下風口拋竿,這樣更方便高效,作釣的水深也是根據實際水深和魚層的分布位置決定。
基于翹嘴生性膽小謹慎,喜歡黑暗的特點,選擇標點就是重中之重,春季的時候窗口期比較長,宜選擇大片淺水、明島、暗島作為標點;夏季時窗口期也還行,可以選擇尖角、暗島、明島、淺灘漲水的水草處作為標點;秋季時窗口期不易把控,適當選擇尖角、淺水區作為標點;而冬季時窗口期短,考慮選擇尖角、淺灘、特定的環境作為標點。
而翹嘴對路亞餌也沒有明顯的選擇性,主要還是考慮深淺水層問題,那么釣深水的時候,可以使用沉水的VIB,到底后可以拖釣或者跳釣。考慮遠投的話就選擇沉水鉛筆或者米諾,水面系在活性較高的窗口期也非常好用,這些幾乎是在任何季節路亞翹嘴都會用到的擬餌。
當然手竿釣浮也是能釣到翹嘴的,主要就是使用腥味的拉餌,作釣時保持安靜,盡量不要有太大動作。加長子線,以此增加子線活動半徑和擺幅,也可以配合飛鉛釣法來作釣,控制在一分鐘左右的頻率為佳。
“泥鰍黨”的殺戮
其實真正路亞或者手竿作釣翹嘴的話,魚獲還是有限的,對于翹嘴的整體數量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真正給翹嘴帶來災難性的殺戮是“泥鰍黨”。當然網工和電工等不做討論,因為它們和釣魚區別明顯,但“泥鰍黨”看上去像是在釣魚,但本質上卻是在捕魚,具有一定的生產性捕撈的性質,可以說“泥鰍黨”是披著釣魚人的外衣,行生產性捕撈之實。
那么到底是什么是“泥鰍黨”?能讓桀驁不馴的水中狼翹嘴甘拜下風呢?其實在傳統釣法當中,使用泥鰍或者青蛙等掛鉤作釣已經使用了幾百年歷史了,尤其是在釣黑魚,鱖魚,甚至是翹嘴的時候,已經有這種釣法了。所以泥鰍作釣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對魚類資源的貪婪和不合理的索取,才導致“泥鰍黨”被討伐,被禁止使用。
泥鰍雖貴,但對于一晚上能釣成百上千斤翹嘴來說,成本非常小。“泥鰍黨”能釣光翹嘴,最主要的武器就是使用大量的泥鰍打窩,然后在魚鉤上掛泥鰍,混在這些泥鰍當中作釣。由于泥鰍剛進入新的環境,就會引來一群翹嘴捕食,此時很容易就能釣到它們,為了更高效地上魚,往往會團伙作釣。一處水域如果有翹嘴幾天就能釣完,而沒了翹嘴的水域,不僅損害了承包人的利益,更導致生態的毀滅,所以要堅決抵制“泥鰍黨”。
來自水中的“清蒸貴族”
我國自古以來注重食物的吃法,而翹嘴是水中的寶貝,自然也被眾多吃貨們青睞,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詩中曾形容翹嘴“白魚如切玉”,在唐代時就以“湄沱之鯽”名揚九州。它是淡水魚中的貴族,歷朝歷代都被選為皇室貢品,是廣東“老饕”口中的性感尤物。民間有“一鳊二白三鱸四青”之說,這里的白指的就是翹嘴魚,排在淡水魚里的第二位足見其美味的程度了。
而生活在江河湖泊、溪流水庫等流動水域之中的野生翹嘴魚,其肉潔白鮮嫩,營養價值非常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 18.6克、脂肪 4.6克,真正的野生大翹嘴都是幾十甚至是上百元一斤。
為了保持翹嘴魚最原始的鮮味,吃貨們通常的做法就是清蒸了,將翹嘴洗干凈,片幾刀,撒上適量的鹽和切成絲的香菜、蔥花、生姜作為點綴。蒸上十幾分鐘就能聞到香氣了,雖然做法清淡,吃起來味道不濃,但是卻能吃出翹嘴紅鲌的鮮香和細嫩。當然也可以事先將翹嘴用調制好的作料腌制一下以更好的入味,這樣清蒸后的翹嘴不僅保持營養,味道還很好。但是清蒸翹嘴最大的難題就是魚刺太多了。
所以為了更安全地將翹嘴吃進去,就可以采用紅燒的方式進行烹飪,對于老人和小孩都是比較友好。先將清洗好的翹嘴兩邊打上花刀,抹上鹽和料酒腌制備用,起鍋燒油將魚放入炸至金黃取出,少量油將蔥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烹入料酒、老抽,倒入清水適量,白糖、食鹽,將炸好的翹嘴魚放入炒鍋中,大火燒開后燒五至十分鐘,改用中火燒制十分鐘左右,等均勻受熱并入味后撈出裝入盤中,將湯汁澆在魚身上撒下蔥花即可!
所以翹嘴是最常見的淡水貴族魚,不管是對于釣魚人還是吃貨們,是普通人老百姓的口服。不過現在大部分地區自然水域的野生翹嘴并不多,除了一些違法的過度捕撈,就是“泥鰍黨”的猖獗造成的,當然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為了一己私欲也好,大飽口福也罷,總之翹嘴已經沒啥尊嚴了,與其說是水中的狼,不如說是“清蒸的貴族”了。
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