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這里是“小荷相愈故事”欄目,發布真實的疾病故事,我是本篇文章的編輯朱青。本文由小荷友@凡人亦有夢投稿,經編輯整理發布,十分感謝這位病友的善意分享。不知你有沒有遇到過反復跑醫院,但就是找不到病因,病情反復的情況。這不可避免,大部分人,
大家好,這里是“小荷相愈故事”欄目,發布真實的疾病故事,我是本篇文章的編輯朱青。
本文由小荷友 @凡人亦有夢 投稿,經編輯整理發布,十分感謝這位病友的善意分享。
不知你有沒有遇到過反復跑醫院,但就是找不到病因,病情反復的情況。
這不可避免,大部分人,對于現代醫療體系的規則并不了解,很容易走彎路。
本篇專欄記錄了小荷友 @凡人亦有夢 經歷4家醫院,來回跑了8次的奇特就醫經歷,從他的經歷中,我們能夠學習到,在我們日常就醫過程中,可以避免哪些不必要的坑。
這也是我們開展本項目的初心,人類的發展在于互相幫助和經驗傳承,希望通過文字或者影像記錄下自己的經歷,給到后來者以幫助。
2021年,在我身上的遭遇尤為奇特,回顧整個事件,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句話:我真的太難了!
輾轉多家醫院,難解結核疑云
時間切回到2021年的8月21日,已經連續咳嗽4天的我有點吃不消了,感覺每一次咳嗽都像是要把肺咳出來一樣,本來想忍忍就過去了,沒想到咳嗽之勢愈演愈烈,趁著第二天休息,果斷來到醫院掛號看病,為了區分清楚,就稱之為醫院A。
大夫開了個CT,沒想到后面發生的事就開始完全脫離我的控制了。
拿到CT報告后,我找到主任,待他仔細的查看以后,對我說:“你這個有點問題,很像是一個結核啊!”
結核?。?!肺結核?。。?!
對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晴天霹靂?。?/p>
主任指著電腦上的電子膠片對我說,你看這個地方是一個空洞,從影像上來說,結核的可能性非常大,并且建議我抓緊去??频尼t院看看。
怎么走出醫院的路我已然是不記得了,焦慮瞬間充斥滿了大腦。
結核?怎么可能呢?會不會是誤診呢?我再去其他醫院看看!
當天,我來到醫院B掛了一個專家號。
專家看完片子之后,直接遞給我一張名片——結核病防治研究所,上面地址聯系電話印得一應俱全。
遞還給我CT片子時說道:“我們這是綜合性醫院,像你這種情況我們不接收,你趕緊按照名片上的地址去專業的醫院診治。”
回家一夜無眠,看著胳膊上打卡介苗留下的疤,無論如何也沒想通自己這輩子怎么突然和結核有交集了呢?!
如果真的是結核,那之前在公司里那個狹小的空間里我可是足足咳了4天啊!會不會已經傳染給同事了!想到這里,我的內心劇烈掙扎,充斥著不可饒恕的負罪感。
思慮之后我覺得有必要跟領導說明一下情況,當他得知我的情況之后也是滿臉震驚,但是他給我的建議是先確診,確診之后再做其他打算。
因無法確診,難尋治療醫院
接下來的事情是我沒有想到的,短時間之內,我竟找不到醫院能接收我。
8月22日一早,我便開車來到了當地的結核病防治研究所,里面的大夫看看片子就對我說,單從片子就已經確診了99%就是結核,但是還需要痰檢進一步確診。
那就來吧,痰檢、PPD實驗、抽血,檢查結束后給了我兩個痰盒,讓我第二天早上咳痰后帶過去,以便能從痰液中找到結核桿菌。
轉天我帶著痰盒來到防治研究所,經過他們的檢查——無法從痰液中查到結核桿菌。
鑒于防治研究所沒有CT設備,大夫建議我到大醫院去做增強CT,以便排除腫瘤的可能性。
來來回回我又回到了醫院A,接診的還是那個大夫,但他表示也無法給我開增強CT檢查。
因為我是一名甲亢患者,增強CT的造影劑是高碘的,對甲亢患者是絕對的禁忌癥。沒辦法,我只能帶著我在這里的痰檢結果回到結核病防治研究所。
這樣一來,結核病防治研究所也犯了難,痰檢結果是陰性,其他的除了CT影像外有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是結核,他們不敢貿然給我用結核藥治療。
而因無法證明我不是結核病,A醫院也不接收我這種病例,原因是結核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最后還是結核病防治研究所給了一個診治意見:去專業的胸科醫院,那里社保相對齊全,能確診也能治療。
我終于在胸科醫院辦理了住院,此時,距離我首次門診已經過去了一周。
我在醫院的34天
胸科醫院的大夫跟和我了解病情病情,看著CT片子,勸慰我道:“到了醫院就不要想其他的,就一心配合把病治好,現在還不能確診到底是不是結核,所以不要過于焦慮,即便真的是結核也不要擔心,現在這個病通過規范的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大夫的寬慰讓心情陰沉許久的我感受到了一絲溫暖。
因為連續幾日身體和內心的摧殘,我已然心力憔悴,我發現痰中竟然有血絲了。
除了痰檢和PPD陰性外,咳血、低燒、肺空洞,像極了結核的表現,而此時的我顧不得這個了,我太累了,鞋子一脫,躺倒病床上便呼呼大睡。
第二天,胸科醫院的主任看了看我的痰檢結果和之前的CT片子,跟我談了談他的看法,從CT上看,我的肺上是厚壁空洞,而結核大多都是薄壁空洞,再加上我的痰液中,并未查到結核桿菌。
總體來說還是考慮炎癥的可能性大一些,初步的治療方案也是先消炎,用阿奇和頭孢治療一個療程看看效果如何,在此期間不斷尋找結核的證據。
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咳嗽的癥狀已經明顯減輕了不少,不再發燒也不再咳血了,再次CT檢測發現效果明顯改善,大夫決定繼續進行抗炎治療,在此期間多次的痰檢結果也都呈陰性。
離最終確認病情就差氣管鏡了。
我搜索了一下氣管鏡才知道,做這個檢查分為全麻和半麻的兩種,但是全麻的需要預約,而且還需要陪同。
大夫安慰道:“很多年紀大的病人也會用半麻的,氣管鏡并沒有傳說中那么痛苦?!?/p>
好吧,我這個年紀,忍忍也就過去了。
雖然口鼻注入了麻藥,但是當氣管鏡進入肺部后那種嗆水的窒息感還是讓我難以忍受,這滋味可真不是能形容的。
經過20分鐘的檢查帶灌洗,取了3塊病理后,終于結束了。
那一刻,當我步履蹣跚地走出檢查室,抬頭喘了一口氣,一束夕陽透過玻璃灑進來,暖暖的,內心竟也泛起一絲波瀾我不禁感嘆:健康真好。
幾天之后病理檢查結果出來了,證明就是肺炎,只是比較嚴重的那種。
終于在國慶節的前一天,我出院了。下面是我的出院記錄。
住院的一個多月里,共計花費2.9W,出去報銷后,自費6000K,還沒算上伙食等費用,以及請假造成損失。
人近中年,最怕生病,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中間還有車貸房貸幾座大山壓著,說沒有壓力那是假的。
個中滋味,怕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吧。
首先,我們以此事件為例,復盤一下整個過程,為什么 @凡人亦有夢 需要跑這么多家醫院才能被收治?
中國對肺結核的防控尤為重視,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結核病的防治、確診以及治療相關的具體條例。
A醫院是一家綜合性醫院,若是不具備結核病痰液檢查以及治療的條件,按照規定,需要轉診至當地的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確診和治療管理。
說白了就是專業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結核病防治機構需要依據《肺結核診斷》相關的標準,對患者進行確診,之后才能進行標準治療。
但是根據 @凡人亦有夢 的痰液檢查結果,并未發現結核桿菌,自然也無法貿然按照結核病來收治。
因為很多胸部疾病和結核病表現癥狀相似,需要幫助患者排除其他可能。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誰都沒有錯,但是,還可以高效確診病因嗎?
在后續的采訪中,@凡人亦有夢 提到,一定要信任自己的大夫,良好的溝通讓患者和醫生之間充滿信任,要相信你的大夫給你的治療方案一定是正確的,堅定這樣的信念,才能更好的治療,及早康復。
在就醫過程中如何和醫生高效溝通呢?
根據這個事件,我們可以學會主動向醫生提問,比如問清楚,對于這種情況,后續的治療您有什么建議?我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這個問題留也給評論區的各位~
金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