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眾所周知,創業不易,要想在創業成功之后守住原有的基業更是難上加難。對于老品牌辣醬“老干媽”而言,更是如此。老干媽屬于國內傳統的家族式企業,始終堅持“不上市、不貸款、不融資”原則,但自從陶碧華的兒子接手家族企業之后,企業經營效果不如以前,常常
眾所周知,創業不易,要想在創業成功之后守住原有的基業更是難上加難。對于老品牌辣醬“老干媽”而言,更是如此。老干媽屬于國內傳統的家族式企業,始終堅持“不上市、不貸款、不融資”原則,但自從陶碧華的兒子接手家族企業之后,企業經營效果不如以前,常常出現一些意外事故,間接增添公司市場占有率縮減、客戶滿意度降低等情況。在該種形式背景下,或許老干媽真的會走向沒落。
而與老干媽互為競爭對手的其他辣醬品牌頻頻出現,也給老干媽的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尤其是一款名叫“味好美”的美國辣醬,其一年在大陸市場上賺取的收益高達370億美元,但味好美卻始終將自己打造成“國貨”,這究竟是為什么呢?雙方在發展模式上又存在著何種差異?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老干媽是否走向沒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的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國有品牌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食品行業,一說到跨越國界的中國制造品牌,老干媽必須榜上有名。
相對于其他走出國門的企業,老干媽在經營中始終堅持不上市和不貸款的原則,堅持穩扎穩打,努力做品牌和產品,但這一切卻在老干媽創始人陶華碧的兒子接手之后,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從老干媽創始人陶華碧退居幕后經營,由兒子管理家族企業后,老干媽頻頻出現不良新聞,產品質量接連出現問題,加之其他同類型的辣椒醬廣受好評,其發展前景著實令人堪憂。
由于見證老干媽多年來的坎坷發展,了解老干媽品牌的壯大過程,目前依舊有部分老干媽的粉絲認為陶華碧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依舊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并在市場競爭中謀求一席之地,從而繼續壯大企業。
或許對于陶華碧而言,其本身有能夠迎戰競爭對手的資本,但可惜,在第一步便埋下了安全隱患。
陶華碧在擔任經營者期間,一直對老干媽的生產原材料極為重視,堅持以客戶的滿意度為重要指標,追求更好的辣椒醬口感,長期使用貴州辣椒作為基礎原材料。這種原材料用于制作辣椒醬口感極佳,但成本耗費高,價格普遍在每斤十二至十三元左右。
但在老干媽的接班人接手企業之后,為節約成本,直接將貴州辣椒更改為河南辣椒,辣椒原材料采購成本得到大量節約。當時卻沒有考慮到消費者是否愿意迎合或者有其他感受。
更換基礎原材料的老干媽產品在上市之后,很多消費者評價老干媽辣椒醬的口感不如以前,致使消費者的飲食體驗逐步降低,消費者數量驟減,也破壞了老干媽在消費者心中的高品質形象,失去了一些忠實客戶。即使后期老干媽還是使用貴州辣椒作為辣椒醬生產原料,卻并未取得較好的效果。
雖然原來較長一段時間的老干媽口碑較好,其以獨特的口感以及飽滿的分量在普通消費者心中廣受好評,讓其在同行業中發展遙遙領先,但目前大家對于老干媽的評價并不友好,甚至覺得它只是一瓶普通辣醬。
其實,老干媽所面臨的危機遠不止這些。
2019年5月,老干媽的配方慘遭泄露,離職人員與他人合伙的辣醬企業所生產出來的辣醬與老干媽幾乎一致,間接性導致老干媽損失超過一千多萬。對于辣椒醬企業而言,配方是極為重要的,一旦泄露,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勢。而同年,老干媽倉庫失火,將近1/3的貨物全部燒毀,雖然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依舊損失慘重。
上述事件的發生絕非偶然,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老干媽在進行接班人員替換時,出現的嚴重管理問題,間接性說明接班人在企業管理上存在較多要學習的點。
根據國家相關機構所給出來的數據可知,2018年以來國內的辣椒醬市場規模超過320億,增長速率為7%。行業巨頭老干媽年銷售額平均為50億每年,意味著國內的辣椒醬市場中同時存有六個類似于老干媽這樣的企業。
正是由于嚴峻的辣椒醬行業發展形勢,老干媽企業更加不能在管理上出現任何的松懈,否則很容易出現一些意外事故,對于企業的發展也十分不利。
變化的國內辣醬形勢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辣椒醬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吸引著各種各樣的企業,很多企業都想擠入分得一杯羹。
眾所周知,2017年屬于辣椒醬市場蓬勃發展的元年,這一年市場上的辣椒醬類別多種多樣,宣傳廣告更是五花八門,甚至有一些已經脫離了傳統的辣椒醬實用性功能,加入了一些特殊元素,例如,“食療保健”、“美容養顏”等。
同一年,海底撈、味千拉面等餐飲品牌開始推出辣椒醬產品,意圖搶占部分辣椒醬銷售市場份額。加之“辣三娘”、倪老腌、開心朱小二干煸牛肉醬等辣椒醬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以及客戶滿意度,漸漸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
或許是因為辣椒醬市場有利可圖,不僅大多數餐飲行業推出辣椒醬,還有個別明星(林依輪、岳云鵬、黃磊等)也開始利用辣椒醬獲取利益。
當眾多辣椒醬品牌涌入市場中,為確保自己制作的辣椒醬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更加被客戶認可。辣椒醬品牌商開始各出奇招,利用自己的優勢打造品牌。
在有利可圖的前提下,企業、明星、普通從業者紛紛都想要進入辣椒醬市場獲取收益。這對于辣椒醬經典企業老干媽而言,無疑是一個警醒。
在大家都認為老干媽能夠以最好的姿態迎接挑戰時,老干媽卻接連出現失誤,甚至都沒有能夠扛過輿論的壓力,在更改配方之后,依舊還是重新選用原有配方進行辣椒醬生產。
或許老干媽的未來發展前景是不容樂觀的。
美國辣椒醬味好美
與老干媽發展不斷下滑對比鮮明的美國辣醬味好美卻扶搖直上,自從1989年進入到大陸市場之后,發展已然有數十年的歷史,采用企業自主擴張以及并購的方式快速成立了2家公司,分別是上海味好美、味可美(廣州)。
味好美的客戶基本上為肯德基、麥當勞等一些連鎖型快餐店,其市場定位精準,營銷模式新穎,很快便在中國市場上獲取了53.4億美元的營收額,相當于在中國市場上一次性一年賺走370億。
味好美的母公司在美國,其屬于一家集生產和銷售調味料一體化的大型跨國型公司。美國的味好美公司成立至今已然發展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全球范圍內地位舉足輕重。
由于中西方飲食結構上存在的差異,味好美也對辣醬進行了分類。其中西方人愛吃甜醬,中國人愛吃辣醬,味好美公司在初期進入中國市場之后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隨著公司進行市場探索、公司加大產品研發速度,為迎合國內的人員的飲食習慣,不斷進行產品的更新與改良,味好美在后期的發展中慢慢迎來了它的發展高峰期。
由于名字過于樸素,大家在看到這個品牌的名字之后往往會認為這是一個國內的國貨品牌,并愿意花費金錢購買辣椒醬,這也是味好美辣醬的營銷手段之一。
味好美與老干媽在營銷模式上天差地別,后者主要是通過構建線上電商渠道以及建立線下經銷商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并制定符合自身發展計劃以期提高老干媽辣椒醬產量。味好美則是面對一些大企業客戶,以批量銷售辣醬為主,終端小客戶的消費者較少,正是由于這種營銷方式,讓味好美的辣醬市場知名度遠遠比不上老干媽。
味好美的心機-偽裝“國貨”
美國的味好美辣醬深植我國市場,且每一年都可以從市場上賺走370億元,很多人甚至還以為它是一個國民企業,卻不知道這只是味好美打入中國市場的一種手段。
在這30多年的發展,這一家企業目前已經將其偽裝成“國貨”,主要源于該家公司的生產基地、食品采購、品牌名稱等都看似與外國毫無關系。不得不提,味好美在這一點上手段高超。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可以因為味好美并非屬于我們的企業而對其產生排斥或者將它一棍子打死,主要源于中國市場發展上依舊有著較多的外企是值得我們國內的企業共同學習的。
我國雖然越來越多的辣椒醬企業成立,但基本上是以代工廠生產的方式為主,并沒有派遣自己的人員做好產品質量把控,總體的產品質量很難界定。
對于味好美而言,其并未使用代工廠加工辣椒醬,堅持以高標準嚴格把控食品質量,對產品進行精細加工,這一點我們應當學習。
辣椒醬的未來發展潛力
辣椒醬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調味品,國內市場上的辣椒醬產品類別多種多樣、功能全面,例如,原味辣醬、蘿卜辣醬、臘肉辣醬、臘魚辣醬以及牛肉辣醬都廣受好評。
而在食品發展趨勢走向保健的情況下,更多的高端營養型的辣椒醬層出不窮。
由于不同地區的辣椒醬類別不一致,不同地區也衍生出了不一樣的風味辣椒醬。加之我國屬于辣椒醬生產與消費的大國,在未來的幾年期間,辣椒醬的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將會呈現出一種上升的發展新趨勢,且截止到2022年底,辣椒醬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元。
我國目前的辣醬行業長期供大于求,市場上的辣醬類別更是多種多樣,因此,辣椒醬市場的價格低迷。加之辣醬行業的區域差異大,規模不同且所有制不一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愈加激烈。當前比較知名的辣醬品牌包括老干媽、李錦記、辣妹子等。
從2003年到2021年,國內的辣醬收入從9.62億元增長到38億元,增長率極高,每年都屬于穩定增長的態勢,且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好。
綜合考慮到消費者對此類食品的消費習慣、口味以及口感等是相對穩定的,且下游消費者的數量以及人均消費量并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要想得到新的發展,必定需要對其產品的包裝以及其他情況進行革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銷量,間接性促使產品結構升級。
國內市場上依舊存在著散裝辣醬以及手工腌制醬,這些在市場上依舊占據著一定的市場份額。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綠色、安全的辣醬更加受人們喜愛,也更符合消費者的日常口味。或許在將來,辣醬行業將會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未來辣醬行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向好。但老干媽的發展卻內憂外患,越來越多的辣醬品牌被人們所熟知,老干媽已經不再是龍頭企業了,市場份額越來越少。加之接班人對老干媽管理不到位,致使企業接連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情。在這種背景下,老干媽若是不改革,或許真的會走向沒落。
而對于味好美而言,其雖然是外國控股的企業,但在發展中還是有著很多的優勢值得同行業學習。正是由于出現各種各樣的優秀辣醬品牌,才能夠間接性促進老干媽的前進與發展,這也算是一種動力。
只有迎合消費者口味,跟上時代的發展,才能夠更好地發展,老干媽的發展亦是如此。
劉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