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中國內地A股市場中,1手=100股、0.01元的最小報價單位早已被眾多股民熟悉。然而,上述兩條規則在港股市場中并不適用。與A股的整齊劃一不同,港股市場的每手股數、最小報價單位均是靈活變動的。為什么港股不像A股一樣使用固定的交易機制?這種交
在中國內地A股市場中,1手=100股、0.01元的最小報價單位早已被眾多股民熟悉。然而,上述兩條規則在港股市場中并不適用。與A股的整齊劃一不同,港股市場的每手股數、最小報價單位均是靈活變動的。
為什么港股不像A股一樣使用固定的交易機制?這種交易機制對投資者有什么樣的影響?接下來就讓牛牛為大家科普一下吧~
一、入場門檻:一手股票買得起嗎?
自從貴州茅臺股價突破了1000元之后,按照每手100股的計算,投資貴州茅臺的門檻提高到了10萬元人民幣以上。一時間,無數的投資者感慨「連一手茅臺都買不起了」。
在A股市場中,所有股票1手默認為100股的。而在港股市場中,每手股數就千差萬別了。股票每手股數從100股/手到10萬股/手不等。以阿里健康為例,投資者交易一手的股數為2000股/手,和A股市場的每手股數相差了整整二十倍。
在股票市場中,每手股數*每股單價=參與門檻。對資金有限的散戶而言,若上市公司參與門檻過高,意味著將大量散戶拒之門外,交易的不便,最終會影響到股票流動性,沒有合理的流動性,公司的股價自然難以有效定價。
以極端案例優創金融為例,這位兄弟將每手股數是設定為10萬股/手,一手參與門檻高達18.2萬元。明明股價不到2港幣,卻硬生生的把參與門檻抬得比茅臺還高...
根據統計,目前港股參與門檻最高的15家公司中,除了那些大市值、機構能深度參與的公司之外,其他的公司均因參與門檻過高而交投冷落。如優創金融、國浩集團、聯合集團、萬邦投資這幾位,6月至今的成交額均為慘淡。
在港股市場中,大多數的公司每手股數在1000股-5000股之間。通常而言,股價較低的公司,更愿意將每手股數設定為較高的值,而股價較高的公司,則普遍將每手股數設定在1000股以下。
這背后的機理,正是為了有意控制股票的參與門檻,讓更多的投資者交易便捷,讓買賣更加活躍。
二、門檻管理:騰訊為什么要拆股?
近期,騰訊控股率創股價新高,要買入一手騰訊的門檻也水漲船高。按照2020年6月29日的收盤價計算,騰訊的參與門檻=486元(每股)*100股(1手)=48600元。
囊中羞澀騰訊貴,看著K線空流淚。
對于大量散戶而言,太高的參與門檻,可能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了,只能看著連續上漲的股價默默興嘆唏噓。
從歷史上看,騰訊并不會坐視參與門檻過高。作為一家社會公眾公司,騰訊也扛起了「讓更多人民群眾參與到投資騰訊中」的責任。
2007年騰訊股價突破50港元后,騰訊宣布將每手股數從1000股降至200股,入場門檻也隨之從5.9萬港幣降至了1.2萬港幣左右;而在2009年,騰訊股價又大幅增長,騰訊隨即將每手股數降至100股,再次降低投資者的入場門檻。
到2014年,騰訊股價一度超過500元港幣,騰訊又進行了「一拆五」的拆股,即將亞原先的1股拆分為5股。對此,馬化騰表示,拆股的目的在于降低投資者的入場成本,從而增加靈活性。
根據統計,在近幾次的騰訊「降門檻」操作后,每手的參與門檻均控制在了1萬港幣左右。
根據統計,港股流動性Top20的公司中,大多數公司的參與門檻均在2萬元以下。而股價超過100港元的公司,其每手股數均在100股甚至50手,其目的就在于讓更多投資者能夠參與交易。
而參與門檻過高時,上市公司可以選擇降低每股股價(拆股)、降低每手股數的方式積極管理,讓更多股民能夠參與其中。
三、股價變動:股價每跳一格變動多少錢?
先看一個案例。同樣在港股市場,騰訊控股的買賣盤每單位變動為0.2元,而剛才提到的優創金融老兄卻只有0.01元,二者整整相差了20倍。
在A股市場中,不論是幾毛錢的ST股、還是上千元的貴州茅臺,在股價交易的過程中,股價的變動單位都是0.01元。而在港股市場中,則采取「股價越高,單位變動價格越高」的原則,確定股價變動單位,這也就導致了騰訊控股和優創金融在每單位報價上的20倍的差別。
這一原則背后的機理,在于讓股價單位變動更好地體現出漲跌幅。舉個例子,假設小明要買一股1000元的貴州茅臺,每單位股價僅為0.01元,那么小明每提高一個單位的報價,也僅僅提高了股價十萬分之一的漲跌幅。
而如果將股價單位變動提高到每單位1元,則小明每提高一個單位報價,就能夠實現千分之一的漲跌幅。顯然,此時單位報價所帶來的漲跌幅變動更加明顯。
然而,變動單位隨著股價抬升,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不便。以近期上漲火熱的騰訊控股為例,在騰訊股價漲至500元之前,騰訊的股價變動單位為0.2港幣;若騰訊股價超過了500元,則投資者必須按0.5元的變動單位進行報價。
這意味著,在500元的臨界點上,騰訊股價的單位變動幅度是非常不對稱的。當股價突破500元是,最低報價變動為0.5元,報價每跳一格則股價變動千分之一。而股價變動在500元以下時,則以0.2元的報價變動單位,每單位變動幅度僅為萬分之四。在500元的臨界點上,向上和向下單位變動的漲跌幅相差了整整2.5倍。
2.5倍的單位漲跌幅差,對長期投資者或許無關痛癢。但對于大手筆的交易者或者追求精確成交的投資者,顯然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在當前港股市場,大多數公司的股價均在20元以下。以2020年6月26日收盤價,目前港股市場中股價超過20港幣公司不超過5%,而股價在10元以下的公司數量占到了全港股市場的90%以上。這便意味著,絕大多數的公司,其股價單位變動均小于0.01港幣。
小結:
港股的交易機制顯然與A股不同,在每手股數和股價單位變動上,均有更為靈活的調整機制。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為了讓流動性充裕和漲跌合理,往往有動機主動管理每股股數和股價,讓「天下沒有難買的股票」。
當前,騰訊的每手股價又到了5萬港幣左右,股價屢創新高之下,騰訊控股是否又要拆股降門檻了呢?騰訊又可能在多長時間內實施拆股呢?歡迎各位牛友參與投票!
投票
問題:在股價率創新高的關口,騰訊會再次拆股或降低每手股數嗎?
A.不會
B.會,在1個月內會拆股/降低每手股數
C.會,在2-3個月內會拆股/降低每手股數
D.會,在3-6個月內會拆股/降低每手股數
E.會,在未來6個月以上會拆股/降低每手股數
編輯/Iris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陳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