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2年3月21日,東航MU5735號航班飛機墜毀,經過幾天緊張的搜救,截止3月23日晚上,救援人員只是找到了其中一個黑匣子,但依然沒有任何生還乘客的消息,于是有人問:是否可以在飛機上裝降落傘,一旦墜落自動開傘,這樣子不就可以100%保證
2022年3月21日,東航MU5735號航班飛機墜毀,經過幾天緊張的搜救,截止3月23日晚上,救援人員只是找到了其中一個黑匣子,但依然沒有任何生還乘客的消息,于是有人問:是否可以在飛機上裝降落傘,一旦墜落自動開傘,這樣子不就可以100%保證安全了嗎?其實這個想法不僅可以有,而且很多飛機都裝了,都幾十年了,還救了很多條人命了。
飛機上裝降落傘
MU5735墜毀:為什么不給每個乘客配降落傘?
在飛機出事以后,大家都對上面的同胞非常的關心,可惜至今依然沒有找到任何生還者,于是有人就問:為什么不給每個乘客配備降落傘呢?出事以后就跳傘,不就能救回很多人了嗎?然而這種想法太過于理想化。
第一:時間太短,操作來不及
就以本次的事故而言,從飛行數據上看,MU5735航班從昆明機場起飛后,一直在約8869米高度進行巡航。下午2點19分,飛機突然從巡航高度下降,同時飛行速度從約每小時845公里開始下降。2點21分,MU5735航班丟失ADS-B雷達信號,同地面失聯。也就是說,從近9000米的高空開始下落,到落地墜毀,僅僅才2分鐘左右的時間。
那么請問這個時間,是否夠乘客從座位下拿出降落傘,然后背在自己身上?事實上,在那種緊急的時刻和壓力之下,對于沒有訓練過的人而言,估計連找到降落傘并打開包裝的時間都不夠。
第二:飛機失事后,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最后的圖象看,mu5735是近乎于垂直地撞擊到了地面,但是從平穩地飛行到最后的垂直下落,飛機到底經歷了什么呢?對于一個在空氣中以848千米每小時飛行的高速飛機而言,一旦出現了故障和結構問題,打破了氣壓的平衡,往往飛機都會開始無序的旋轉,而在高空的乘客一般都是沒有系安全帶的,很可能大家在飛機艙內是被飛機摔得到處飛,到處碰撞,根本就不在座位上,甚至于此時連飛機地板在哪里都找不到,更不要提去座位下面拿出降落傘了。
第三:按“F”鍵就能夠打開降落傘
很多人似乎認為打開降落傘非常的簡單,只需要如同書包一樣背上,然后隨便拉一下開關,如同游戲里面按F鍵就可以自動打開降落傘,同時還能夠通過箭頭控制降落傘的滑行軌跡,最后平穩落地。然而事實上,高空跳傘從來都是一項高危險,高技術含量的運動,從選擇開傘的時機,打開降落傘的角度,拉動的力度,跳傘人員的心理素質,降落傘的控制等等都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專業人士都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而且都無法保證絕對的安全,換了普通人,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東西,能夠正確打開并安全落地的幾率極低。
當然,既然每個人都有一個降落傘是不現實的,那有人又提出了,是不是可以給飛機機艙裝上降落傘呢?一旦出事就打開降落傘,讓飛機機艙平穩落地,不就可以了嗎?還別說,這個想法早就有了,而且很多飛機其實都配備了這項技術。
飛機空中對撞,落地無人受傷——降落傘救命
2021年5月12日,一架西銳SR22飛機與另一架飛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上空相撞。其中一架飛機被撞出了一個大洞,另一架小型飛機機身受到致命損傷。
然而在這種幾乎必死的情況下,西銳SR22飛行員緊急啟動了CAPS降落傘系統成功逃生,而另一架飛機也在跑道上安全著陸。
西銳的飛機號稱“空中寶馬”,其配置非常的高,是標準的土豪玩具,當然,土豪們對于自己的生命更加的重視,所以,每一架飛機上面都配備了整機降落傘系統(CAPS)。飛機一旦在空中出現危險,飛行員就可以拉出駕駛艙頭頂上的紅色CAPS手柄。
拉開以后,在極短的時間內,一枚小火箭就會從降落傘儲存倉內射出來,同時帶動降落傘飛出飛機,在空中打開,后面連著的繩子緊緊的將飛機拉住,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鐘,然后直徑約20米的巨大降落傘即可展開,從而降低飛機的墜落速度,再通過特制的彈性起落架、防滾架和緩沖座椅座椅等設備進行緩沖,從而讓里面的乘客安全落地。
同樣的還有更早的2016年3月5日,一位飛行員開著同款的私人飛機,帶著他17歲的女兒去上大學,從距地面600米的高度時飛機發動機熄火,開始下墜。但他立即拉動上方的紅色降落傘打開開關,瞬間,降落傘展開,父女兩人落地后僅僅只是受傷,保住了性命。
根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接近400人因為飛機上的降落傘,從而從必死的空難中逃生成功了。那既然這個技術已經有了,那能不能安裝到民航飛機上呢?
民航飛機可以裝降落傘嗎?
我們先看一組參數的對比:
西銳SR-22 | 波音737飛機 | |
機長/米 | 7.9 | 39.5 |
翼展/米 | 11.7 | 34.3 |
最大重量/千克 | 1542 | 78245 |
最大有效高度/米 | 5334 | 12400 |
最大巡航速度/千米每小時 | 343 | 880 |
暫且不說飛機的體積,僅僅看最重要的質量上面,波音737-800就是我們上面說的配備有降落傘的飛機的50多倍,飛行的高度為2倍多,速度為2.6倍,如果我們要為波音飛機設計一套降落傘系統,那么需要多大,多重的降落傘呢?
太大太重,放不下
假定我們讓它最終落地的速度為7米每秒,也就是一般你從2樓跳下落地的速度,那么需要的降落傘的傘面面積約1.8萬平米,也就是直徑151米,這個面積是多大呢?2.5個標準足球場大,可以想象這是多么巨大的一個面積了嗎?我們的神舟飛船的降落傘面積也才1200平方米,這個傘需要擴大15倍!
如此巨大的降落傘,不說生產的難度,就說應該如何折疊起來,巨大的體積如何放到目前來說寸土寸金的民航飛機的頂部?根本塞不進去。而且如此巨大的降落傘,要如何能夠在飛機遇到機構故障,甚至某處已經破損的情況下成功的在數秒內打開呢?而且要保證飛機某處被撞擊出了洞,降落傘還必須是完好的,畢竟有破損的降落傘,一旦打開就只有被空氣撕成碎片的解決了。
第二:打開降落傘,是更早死亡還是找到活路。
大家應該都看到過神舟飛船回到地球的過程吧,降落傘分為兩個,主降落傘打開,減速以后,拋棄降落傘,再打開第二個降落傘進行減速,原因就是因為當降落傘打開時,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會對飛機的機身產生巨大的拉力。這個加速度往往是達到5g或者更高。
民航飛機本身的作用是為了運輸乘客,經濟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所以機身不可能做得和坦克一樣厚重,那也飛不起來,在巨大的拉力的作用下,飛機最大的可能不是減速落地,而是直接被繩子拉斷,變成碎塊,直接空中解體了,而如果緩慢打開降落傘的話,那么降落傘的面積就要做得更大才行,可能需要10個足球場面積的降落傘才能保證安全,這種傘,飛機拉傘就可以了,估計是無法載客了。
第三:將客艙分段,一段段打開降落傘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另外的一種飛機降落傘安裝示意圖,就是考慮到客機本身巨大的質量和體積,于是有人的想法是將客艙分段,每一段單獨配備降落傘。
這個想法可以嗎?其實,我之前講過我國的運十飛機為什么下馬,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工業生產能力不夠,沒有辦法進行整體鍛造巨大零件,拼湊起來的飛機安全飛行時間太短了?;境WR都知道,整體化的結構肯定比一個個單獨組裝的結構更加的穩定,如果大型民航飛機按照這種方案設計的話,可能原本20年的飛行壽命,直接就只有5年了,巨大的成本,航空公司承受不起,如果提高價格,那乘客對于高票價更是承受不起。
另外如果分段設計,那就代表原來只需要配備一套的系統,變成了需要給每一個客艙都配備上,比如空調,增壓艙等等設施,加上每一節單獨的降落傘,降落傘打開系統,緩沖系統,這個重量絕對非常的感人,原本載客200人的飛機,可能只有100的載客量了,票價瞬間翻倍,坐得起嗎?
我說的是現在,不是未來
現在的技術,確實不可能給民航飛機配備降落傘,但是這并不代表未來就不可以,當年萊特兄弟第一次飛上天的時候,也無法想象飛機可以整體配備降落傘,所以隨著時代發展,也許未來的飛機都能夠裝上降落傘,一旦發生事故,就只是一次高空緩降而已。
愿未來不再有空難,愿所有同胞安全回家!祈福!
劉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