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年12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月)指數報于1706.43點,環比上漲了4.97%,月指數增速較11月5.06%持平,僅微滑0.1%;比上年同期的1327.52點上漲28.54%,依舊不斷地創造最高值,值得注意的是,漲跌比從4:1掉到
2021年12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月)指數報于1706.43點,環比上漲了4.97%,月指數增速較11月5.06%持平,僅微滑0.1%;比上年同期的1327.52點上漲28.54%,依舊不斷地創造最高值,值得注意的是,漲跌比從4:1掉到2:1,大幅縮窄,快漲快跌的小品種增多。
12月處于采購尾聲,一般漲跌持平概率較大,歷年月指數漲跌統計來看, 6漲4跌,較11月指數下滑次數增加1次,12月指數下滑年份有2014、2015年、2017年、2018年,上漲的有2012年、2013年、2016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1.市場評論
由于藥市行情在12月下旬出現收斂,從日指數看,12月的日指數上漲2.6%,環比增速減半。從整體看月指數,12月期間大部分時間運行保持較好,月指數仍顯強勢,上漲4.97%,較11月的5%幅度,基本持平。
今年全球貨幣在疫后的經濟刺激為主線下,伴隨新監管法,藥典升標提質,規格提高的情況夏,依舊在歷史高點,根莖類隨著新貨上市量增加利好逐漸釋放完畢,整體指數增速從最高速開始下滑實銷,中小品種熱點增多。而下滑品種多是一年內漲幅回調的品種,川芎、澤瀉、山茱萸、白芷、丹皮、柏子仁,茯苓,多年生的重樓、川牛膝、皂角刺、五味子產能逐漸顯現。
國家對穩市場,安民生輿論預期之下,大宗品種在輿論和實際變現壓力面前開始小幅減弱,出現部分投資品資金回籠情況,形成拉鋸狀態,例如白術、白芷、茯苓,另外一方面也有新進投資者繼續看好,上下車轉換,紅花、川芎、覆盆子等高價僵持中,交易縮量。
12月初,藥食大類補貨交易增加,市場銷勢逐漸好轉,大棗、枸杞,潛力剛需采購拉動,市場產地持貨心態偏強。
本月全國范圍降溫,北方漸進入最寒冷時節,節前交易時間越來越少。溫補類的藥材被看好,肉蓯蓉、淫羊藿、附子堅挺,平靜長久的滋補藥材得到提升,西紅花、冬蟲夏草、阿膠;量產天麻走動也開始增快;接近年底,調料消費增加,香料僅出現走快,全球消費下滑,價格難有起色,八角、白豆蔻、益智、草果、小茴等都是如此。
水澇影響生產依舊延續,河南香附減產使得廣東海南香附的行情飛躍,地產品種區別依舊明顯,河南、河北、山東品種優勢依舊;安徽、甘肅、山西品種波動平息。整體上,國內各大藥市周邊種植基地,今年產量較好的藥農收獲頗豐,種植積極性或將保持,明年的生產積極性尤為重要。內蒙品種在年末最后階段由甘草、沙苑子帶動、赤芍、北沙參、鎖陽、肉蓯蓉上揚。如此,上漲格局在北方基本輪遍。
2.總指數
2021年12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月)指數報于1706.43點,環比上漲了4.97%,;比上年同期的1327.52點上漲28.54%。
從本月內日指數的變化趨勢看,2021年12月底,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日)指數收于1718.64點,較月初上漲了2.60%。本月日指數呈現減緩上行態勢。12月24日日指數達到本月最高值1718.84點,本月最低值為12月1日的1675.15點。
2021年12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走勢圖
3.部位指數
本期12個部位分類的價格日指數本月漲跌介于-0.22%至6.92%之間,其中有7類上漲,3類下跌,與上期持平的類別有2類。
本期皮類價格指數漲幅最大,上漲了6.92%。本期對皮類指數變化影響較大的品種是黃柏、關黃柏、地骨皮等。
動物類價格指數跌幅最大,下跌了0.22%。本期對動物類指數變化影響較大的品種是牡蠣、金錢白花蛇等,人工養殖蛇類行情疲軟。
最大的根及根莖類2021年12月價格指數上漲了3.29%。本期香附漲幅最大,但由于是小品種影響較小,對本期根及根莖類價格指數變化影響比較大的品種是地黃、澤瀉、山藥、甘草等。黃芪、柴胡、丹參波動較小、黨參、白芍平穩,白術、白芷甚至下滑。
其次大類果實、子仁類日指數上漲了2.23%,對指數影響比較大的品種是陳皮、決明子、苦杏仁、山楂等。常見的枸杞子走快,女貞子、蓮子、桃仁穩中向好。薏苡仁因進口通道打通,反而出現下滑。
4.功效指數
本月16個功效分類中,有11類上漲,5類下跌。16個功效分類漲跌幅介于-7.18%至9.40%之間。理氣藥漲幅最大,主要是受香附、薤白價格堅挺的影響。利水滲濕藥跌幅最大,是因為澤瀉、薏苡仁行情疲軟所致。
5.產地指數
本期30個產地價格指數中,有22個產地上漲,1個產地下跌,產地指數漲跌幅介于-0.16%~14.64%之間。
海南漲幅最大,主要因海南及其臨近的湛江香附由于價低,產新后突然上揚。進口的大腹皮也有少量上漲,但海南的白蔻、胡椒行情低迷。遼寧五味子下滑綿綿不絕。
6.品種指數
515個代表品種中,85個品種價格指數上漲,37個品種出現下跌,持平393個,漲跌比月2.3:1,環比11月的4:1縮窄一半。
2021年12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日指數漲跌幅在(10%,20%]區間最多,達到21個。3.30%的品種跌幅在5%以上,11.26%的品種漲幅在5%以上,漲跌均在中等區間為主,較上期緩和。
漲跌幅在-5%~5%的品種有440種,占總數的85.44%,穩定和小幅波動數量較上期增加。
515個代表品種中,漲跌幅榜以根莖類為主,本月漲幅較大的依幅度由大到小有萹蓄、羅布麻葉、小薊、扁豆花、大腹皮、香附、山慈菇、狗脊、槐米、決明子、牽牛子、紫菀、山藥、龍齒、地骨皮、薤白、三棱、天花粉、西紅花、莪術等。
跌榜出現不少年頭漲幅榜的品種,下跌幅度由大到小的產品依次澤瀉、羌活、皂角刺、白豆蔻、蛇床子、鬼針草、辛夷、海金沙、川芎、重樓、柏子仁、白芷、金錢白花蛇、木香、木蝴蝶、胡椒、天冬、石菖蒲、牡丹皮、龜甲等。
今年大多品種已釋放利好,12月出現多個小冷品種占領榜單。
12月漲幅最大的產品:萹蓄,漲幅105%。作為小冷品種,在本月內的價格日指數走勢來看,走勢呈現階梯上升上漲。
11月開始,萹蓄供應開始青黃不接,小品種市場經營的商家不多,貨源顯缺,行情明顯上漲產地大貨不易組織,市場需求用量有增,整體購銷尚可,行情上調,目前市場萹蓄統貨價格在12-13元,選貨15元左右。
沉寂多年的香附,本月上漲55.25%
河南香附水災減產之下,海南海口,廣東湛江、雷州香附產新已有一段時間,由于近年價低,11月產量不大,新貨上市后開始上漲,月中繼續上漲,產地毛統貨8元左右,且產地干旱采挖不易,關注的商家較多,成交量大。月末,小雨后采挖容易,行情轉為平淡運行,毛統貨8.5元左右,光統11.5元上下,商家仍較為關注
限制采挖的狗脊,月內漲幅45.9%
金毛狗脊多進口,因為越南、老撾疫情原因,進口受限,今年林業保護力度增強,多地按二級植物保護,釆挖預期量小,市場和藥廠紛紛來產地搶貨,云南產地價格瘋漲,手工片11元,機切片18元,后市依舊看漲。
跌幅最大的產品:澤瀉,呈現出一步下行,下跌4成。
澤瀉前期受人氣拉動,漲幅明顯,11月末開采以來,面臨產新,購貨商家較少,走動緩慢,價格下滑到統貨40元左右。12月中旬,正值產新,商家急售心理較強,多以零星交易為主,價格再次下滑。現市場澤瀉統貨個35元,澤瀉片40元左右。
白豆蔻震蕩下滑,跌未到底
白豆蔻不斷探底,時快時慢,但由于海外需求下滑,進口有增量,國內行情還未到底。月初,玉林市場時有來貨,商家有批量購進但量不大,行情繼續波動,原裝統貨價格在63元左右,月中,亳州市場關注力度減弱,走動不快,價格出現小幅下滑。現市場原裝貨65元左右,水洗貨多要價62元左右;月末,持貨商的出售意愿較強,購貨商積極性依舊不高,面對國際疫情難降,整體需求不旺,國內觀望情緒較濃,行情繼續回落,現原裝貨59-60元之間后市值得留意。
野轉家預期石菖蒲提前下滑,微滑4%
野生資源,人氣旺,多年上漲,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試種上漲,近期規模技術突破明顯,行情不斷上揚,近期貨源走銷減緩,行情不及前期,現市場石菖蒲江西貨價格在80-85元之間,大別山貨價格在85元上下,產出增速需要一定時間,需關注貨源消化情況。
7.總結
本月大宗趨穩,中小品種上漲后回落的周期更短。香附、草果、元胡、浙貝母、郁金、補骨脂、木蝴蝶、覆盆子、蘇子等,震蕩不止。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穩住紅線。要全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糧食面積,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支持力度,鞏固脫貧成果,對藥材來說,起到了引導預期。另外一方面,物價、運價、糧價、能源、人工等成本提高,產地新貨上市高報價開秤的情況比較多,成本提升得到認同,普漲是大概率,行情升多降少仍會延續。
行業下游,年尾出現一些利好,醫保消費支持并特色擴維,飲片加價支撐,不限制分組(DRG)付費,中藥創新增速,顆粒空間擴大。但對于上游中藥材產業來說,全年亢奮的行情對生產積極性有較大的刺激,但在保基本糧的要求下,規模是否能落地,將吸引大批關注。
注:單位若無特別注明,均為“元/公斤”
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