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受國際局勢的影響,今年油價可謂是一漲再漲,今天或將迎來2022年油價第6輪上漲,油價調價消息在17日24時執行。當然,在油價升高的同時,化肥價格也不例外,開始了新一輪走高之勢,這讓很多農民抱怨種地成本大增,這是咋回事?01、化肥大漲盡管這兩
受國際局勢的影響,今年油價可謂是一漲再漲,今天或將迎來2022年油價第6輪上漲,油價調價消息在17日24時執行。
當然,在油價升高的同時,化肥價格也不例外,開始了新一輪走高之勢,這讓很多農民抱怨種地成本大增,這是咋回事?
01、化肥大漲
盡管這兩天國際油價下調,跌破百元大關,但國內成品油價格仍然走高,本次漲幅很大,如今成品油油價仍然漲至11年來新高,這讓很多人頭疼。
據計算,50L的油箱加滿92號油,將多花29.5元。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油錢要多花不少!生活成本增加,有網友調侃,以后全靠腿吧!
然而,石油價格的走高,也讓老農們頭疼不已,畢竟石油的波動影響整個大宗商品價格浮動,化肥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其實早在2021年時農資就開始明顯走高,化肥漲至10年來新高,而從今年春節后,化肥仍開始持續走高。
隨著驚蟄過去,春分時節小麥也進入返青拔節期,此時就要做好補肥工作,以保證小麥茁壯生長。除了小麥外,蔬菜、油菜、大蒜等也要考慮追肥,但因化肥價格持續走高,很多農民暫停追肥工作。
有數據顯示,目前尿素價格同比去年漲了54.38%,磷酸二銨同比去年漲了40%,國際報價更是同比2020年漲了88.74%,可見漲幅有多瘋狂。
至于鉀肥,50%的鉀肥需要依賴進口,且從白俄、俄進口的鉀肥量占比超50%,但受國際局勢緊張,鉀肥運輸受阻,這使得國內鉀肥再次創下新高。
尿素方面,上周尿素漲了200元/噸,盡管本周有所回落,可回落幅度有限,尿素仍處在高位,同時受物流運輸問題,部分地區基層緊缺,價格居高不下。
從16日報價來看,山東漲了10-20元每噸,中小顆粒出廠價為2830-2880元/噸;河南漲了10元,報價為2830-2860元/噸;安徽漲了10元,報價為2850-2880元/噸;江蘇、湖南偏穩,報價為2900-2930元/噸。
山西漲了10-20元,報價為2780-2800元/噸;內蒙報價為2700-3000元/噸;遼寧為2980元/噸;黑龍江漲了30元,報價為2870-3030元/噸。
02、老農抱怨種地成本高
近期化肥價格上漲,其實主要是受石油走高的影響。早在去年時化肥走高,是因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所致,農民收入受其影響。
可能有人認為,石油和化肥沒有關聯,其實并不然,石油衍生品也是化肥原料之一,因而石油走高,必然會帶動化肥原料成本增加,從而帶動其出廠價上漲。
因此,國際石油的漲跌,對化肥生產成本是有影響的,且石油走高必然會使得大宗產品通脹性走高,因而終端價格也會上漲。
如近期糧價上漲就是如此,往年小麥漲至1.3元就算是高價,但目前廠家收購價已達到1.6-1.65元每斤;玉米去年長期在1.3元一斤,但如今部分企業已漲至1.5元以上。
有人問,既然糧食價格走高了,那化肥就算上漲,農民的利潤也不會縮小太多。
其實,目前除了化肥走高外,農膜、農藥、良種、柴油等價格都在上漲,這意味春耕的成本繼續增加。如草甘膦價格,其漲幅多達200%。
有種植大戶表示,去年復合肥130元一袋,但如今直接漲至170元;尿素原本95元一袋,現在漲至140元。如此漲幅,使得每畝成本漲超100元,再加上農藥、柴油、良種等價格跟漲,一畝地種地成本要漲200元左右。
本身一畝地利潤就400-500元,現在成本繼續漲,這使得種地壓力加大。再說了,小麥價格現在看似高,可去年的小麥早就賣掉,等新小麥上市時價格又會回落,根本無法從中獲利,到頭來利潤還是縮窄。
從冬麥區的小麥表現來看,今年墑情普遍較差,畢竟去年冬小麥大面積延遲播種,有農民表示,今年苗情是近10年來最差的一年,想要讓小麥長得好就得多補肥,但這樣一來成本增加,很多農民又不愿意追肥。
03、農資補助再次下發
去年時,因化肥價格走高,官方出臺了200億農資補助,緩解了農民的壓力。而今年,肥料在去年基礎上繼續走高,較2020年整體漲了50-60%。
為此,在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為農民提供農資補助,這顯然是好消息,可以減輕農民的種地成本,讓農民的種地熱情增加。
同時,官方還投放了300多萬噸儲備春耕肥,以保障春耕用肥的需要,減輕大家的購買費用。相信在國家的重點調控下,今后肥料價格將穩中有跌,農民種地成本也會走跌。
劉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