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年繼續提高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40元,達到每人每年320元。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已經公布,先和大家解釋下,什么是城鄉居民基
2021年繼續提高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40元,達到每人每年320元。
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已經公布,先和大家解釋下,什么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有些朋友可能還不太了解。其實,整合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二者統一了,用通俗的話說,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統一成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021年新農合變化
今年發布的新通知,和去年相比,有了一些改變。先從大家最關心的費用來說,去年每人是280元/年,今年的繳費標準每人上漲了40元,達到了320元/年。
新農合采取的是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因此,除了個人繳費標準每人提高了40元外,財政補助標準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漲,每人上漲了30元,達到了不低于580元/年。
而在實際繳費過程中,有部分地區的朋友說,他們當地去年的繳費標準已經超過了320元,達到了330元,甚至更高的價格,這是為何?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的水平不同,繳費的標準會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來定。
除了個人繳費標準不同外,不同地區的財政補助也有差別,比如西部地區按照80%的比例補助,中部地區按照60%的比例補助,而東部地區,則根據各省的具體情況,按照一定的比例補助,沒有說具體數字,看各省自己如何調整。
除了繳費外,對于慢性病的完善是一個亮點,通知中指出,要完善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待遇保障和普通門診統籌,持續抓好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政策落實。高血壓、糖尿病可以說是很常見的2種慢性病,完善用藥保障,對于繳費的朋友來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新農合可以不繳費嗎?
隨著新農合繳費標準的提高,今年再繳費,就是320元/人,部分網友說,費用太高了,一年一漲價,如果家中人數較多,新農合費用一年就需要好幾千,10口人就是3200元,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所以,不準備再繳費了。
新農合原則上是自愿繳費的,持續一年,如果不繳費,就不能享受新農合應有的待遇。按照部分網友們的說法,今年不繳費,就無法享受,明年想繳費了,繼續可以繳費,然后就能享受明年的新農合待遇了。
但是,從我們村以及和朋友聊天得知,一些地區的新農合是按照戶口本繳費的,戶口本上有幾口人,就需要繳費幾個人的費用,即使是剛出手的小孩,如果在戶口本上也要繳費。如果不想繳費,比較麻煩,另外,如果今年不繳費,明年想繳費的情況,也有一定的難度,需要開具相關證明。由于我們家還沒人斷繳過,具體流程不是很清楚,如果有斷繳過的朋友,可以在評論中說說具體咋回事。
斷繳有哪些損失?
第一,大病不能報銷。我個人觀點,新農合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防大病,大家都知道,一旦患上大病,需要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的治療費用,而有了新農合,能報銷很大一部分。舉個例子,去年我鄰居一個叔叔,做了一個心臟手術,花了12萬左右,出院后報銷了7萬多,實際只花了5萬左右。
第二,住院不能報銷。除了上述所說的大病外,生活中還有一些原因也會出院,比如孕婦生小孩、骨折以及其他不適,需要住院時,繳費了新農合,就可以報銷了。如果沒有繳納新農合,只能全部自費。
第三,不能用保障卡買藥。沒有繳費,也就沒有了保障卡,即使以前有保障卡,由于斷繳,也無法再刷卡買藥了,只能自費。
關于新農合不繳費的事情,有網友總結了一句話“如果斷繳期間,沒有大病,沒有住院,又很少生病,則影響不是很大,一旦遇到住院的情況,甚至不小心有大病,則只有后悔了”。
以上就是關于2021年新農合的部分內容,個人繳費標準每人上漲40元,達到了320元/人,財政補助標準上漲了30元/人,不低于580元/年。至于斷繳的問題,我個人觀點,有能力的還是繳費為好,大家常說的一句老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世事難料,明天的事誰也說不準。
最后問問朋友們,你對于新農合漲到320元/人怎么看?會選擇斷繳嗎?
何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