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期,創下一個月交易量記錄(7812萬美元)的農民世界(FarmersWorld)被央視點名,此前還爆出總值3億的賬戶盜取案;鏈游飛船(CryptoMines)幣價從0.5U漲到800U用了兩個月,結果800U跌到2U只用了三天,18萬人持
近期,創下一個月交易量記錄(7812萬美元)的農民世界(Farmers World)被央視點名,此前還爆出總值3億的賬戶盜取案;
鏈游飛船(CryptoMines)幣價從0.5U漲到800U用了兩個月,結果800U跌到2U只用了三天,18萬人持幣,18萬人被割;
幣安英雄11.15才上線,12.6號項目方就卷款逃跑,一夜之間池子里的8萬多個BNB(幣安幣)全空,BNBH(幣安英雄幣)猛跌近90%……
游戲群一周后秒變維權群
鏈游,究竟是游戲還是區塊鏈資金盤?而玩家又該如何區分選擇?
01 區塊鏈上的資金盤游戲
(一)何為區塊鏈資金盤?
1. 資金盤
資金盤一般是指運用直銷倍增原理,以滾動或靜態的資金流通形式,拆東墻補西墻,用后加入會員的錢支付給前面會員的網絡傳銷形式,本質是金字塔式傳銷詐騙。
2. 區塊鏈資金盤
區塊鏈資金盤,往往以游戲為切入口,通過發布代幣或二級代幣取代常規法幣進行資金流通,將準入機制寫入游戲規則和引擎中,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資金流轉并大力包裝宣傳,本質上是將傳統資金盤附以區塊鏈技術并進行游戲化設計。
(二)從“準入”到“跑路”
簡單地說,玩家進入資金盤鏈游一般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首先,玩家需要繳納一筆“入場費”(一般表現為服務費、游戲key、游戲基本道具購買費等等),通過該筆入場費玩家獲得繼續游戲的資格,入場費往往通過法幣、穩定代幣(如USTD)或主流代幣(如比特幣、以太坊等)繳納,繳納后可獲得鏈上獨一無二的“游戲道具”;
其次,玩家憑借該項資格/道具開始游戲,一般來說玩家的賬面資產會因種種游戲規則不斷提升(這些規則由游戲開發商設定,可能是玩家的寵物打架獲勝、玩家的母雞不斷生小雞、玩家手中的入場資格道具升值等,最終結果都是游戲賬面資產的不斷提升),如果游戲前期規模不大,游戲開發團隊甚至可以親自下海暗中炒價(因為前期開發團隊往往持有大量代幣或者可交易道具),營造一片幣漲船高的“繁華盛世”;
圖片來源:幣圈邦德
再次,當玩家滿足平臺的特定規則后(這些規則在入場時較為寬松,隨著游戲進行會逐漸嚴格),玩家可以選擇出售資產更換穩定代幣或法幣進行回本,購入者一般為場外觀望者;
最后,當觀望者感到厭倦或者力不從心不再進入,場內道具資產持有者便成了最后的守夜人,接下來便是游戲中代幣價格的斷崖式下跌,資金盤崩潰、開發團隊跑路(順帶卷款一波)等。當然也不排除游戲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開發團隊自行卷款,甚至還立下牌坊,比如:香港局勢動蕩,團隊要撤到馬來西亞,平臺暫停運營之類。
02 常見玩法和風險識別
(一)常見鏈游玩法
當前鏈游的玩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養成類:收集、培育特定角色或寵物,可進行繁殖和交易。
RPG類(角色扮演):扮演一個或多個角色,角色獨一無二且可成長、戰斗或交易。
ARPG類(動作角色扮演):加入較多動作元素(戰斗及其他操作)的角色扮演游戲。
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類:玩家控制的角色在虛擬世界互動。
模擬經營類:模擬現實社會,經營管理買賣,例如國家、房產、公司等
沙盒:開放式場景游戲,可買賣構造自己的土地。
TCG(集換式卡片游戲)類:卡片收集對戰游戲,玩家擁有自己的卡片,可進行對戰和自由交易。
策略類:玩家通過決策對游戲角色和資源進行調配,達成游戲目標。
競技類:玩家可參與競賽和投資,獲得相應的獎勵。
(二)“網賺”不必然等于“資金盤”
雖然資金盤鏈游往往都存在著“網賺”這一核心設置,但“網賺”并不是資金盤的核心識別機制,識別資金盤更重要的在于判斷游戲的代幣機制設置和游戲運營基礎。
如果游戲可玩性較低,玩家的充值便是游戲的盈利和持續運行的基礎,此時如果開發商完全控制著游戲幣、代幣或道具的發行數量和獲取機制,則開發商便可將自己設置為初始全部游戲幣的持有人,通過游戲玩法設置(如引入博弈性機制、拉人獎勵機制或開發商自行炒幣等)實現對游戲幣、代幣或道具的炒作升值,以此吸引觀望者入場并促使入場者加大投資,進一步通過游戲變現規則限制將入場者的資金套牢。此時游戲實為資金盤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游戲以玩家間的道具開發和交易為運營核心,雖然玩家充值購買游戲幣依舊屬于發幣方的主要盈利機制,但玩家為此充值的緣由是購買其他玩家的產品而非賺錢投機。因玩家充值與消費形成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故開發商無須保障玩家的充值收益,可玩性取代投機盈利性成為游戲存續的關鍵,此時游戲構成開發商資金盤的可能性較小。
(三)交易價值的穩定是關鍵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鏈游變成資金盤也非完全由開發商決定,如果無法保障鏈游交易中道具交易價值的穩定,即使開發團隊不做干預,玩家自身也可以將鏈游炒作成接鼓傳花的資金盤游戲,以《加密貓》為例:
加密貓(Crypto Kitties)是一款基于區塊鏈的寵物養成游戲,包括了貓的生育、收集、購買、銷售等。這款游戲的底層是基于以太坊的,貓咪被視作一種資產,以ERC 721的形式存儲在區塊鏈上,游戲本身本質上也是一種智能合約。
所以,利用區塊鏈,這款游戲做到了游戲規則完全透明且難以篡改,游戲參與者完全擁有資產的掌控和處置權,游戲資產持有者的資產是可以被復用,在這一前提下游戲開發團隊的身份與一般玩家相似,但最終游戲還是淪為了資金盤。
2017年12月3日,鏈游《加密貓》中最貴的貓賣出了75萬人民幣,整個12月,交易量達到80500次峰值,2018年初,《加密貓》流量差點讓以太坊堵死,這是《加密貓》高光時刻;此后,《加密貓》便遭遇滑鐵盧,每只貓交易價格逐漸降到5美元以下還賣不出去;如今,已經鮮有人提及《加密貓》了。
確實,《加密貓》的核心爆點不是區塊鏈游戲而是可以賺錢(雖然開發者可能并無此意),但當人們漸漸發現它已經演化成一個擊鼓傳花的資金盤游戲,而且再也賺不到錢的時候,《加密貓》免不了走向頹敗。
03 資金盤鏈游:不盤不活
(一)套路并不新鮮
坦白地說,沒有資金盤的鏈游基本都面臨著做大的活不長,活久的做不大這一特征。鏈游是建立在區塊鏈上游戲,故鏈是技術特征而游戲才是本質,游戲的核心是可玩性。因為區塊鏈技術無論在虛擬現實還是數字計算領域均未成熟,故當前同緯度下鏈游可玩性與傳統游戲存在較大差距,若無技術上對傳統游戲的強勢突破進而賦予其更強的可玩性特征,鏈游仍然是游戲市場的邊緣群體。
在可玩性不足的前提下,非法鏈游拉人的方式便只能是賺錢了,而一切都建立在數字基礎上的軟件程序如何讓玩家快速賺錢?答:資金盤,殺新養舊,不盤不活。
(二)無奈愿者上鉤
如果說《加密貓》的崩盤源于玩家對風險的未知,Fomo3D模式則直接揭示出玩家貪婪、投機的本質。
Fomo3D的閃拍系統為例,玩家可以購買1枚“Key”參與游戲,最后一個購買“Key”的玩家將會得到獎池的48%。其余2%歸社區基金會所有,50%會變成對玩家分紅、進入下一輪、支持游戲運行等多種流向。游戲智能合約同時規定,每當一名玩家購買“Key”后,后一名玩家購買Key的價格就會上漲,并且上漲幅度無限制,游戲正式開始后會在24小時后開獎,每當有玩家購買“Key”,開獎倒計時就會增加30秒。
為了確保自己成為最后一名購入“Key”的玩家,參與者會不斷購入“key”,事實是Fomo3D首輪大獎開獎時間就因此糾纏超過1個月,且開獎前獎池已經達到2萬枚以太坊。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盡管手段并不光彩,但早先創造Fomo3D的匿名開發者已經聲明,Fomo3D的團隊技術水平不做保證,游戲存在有致命漏洞,有可能被黑客利用進而竊取資金池,游戲入口也表示存在大量玩家離場,甚至開發者亦提早透露一旦Fomo3D資金盤達到特定數字,自己便會攜款跑路!在所有風險明確告知的情況下,每天仍有上萬名玩家飛蛾撲火。
Fomo3D游戲首頁直白提示:“XXX玩家已退出該騙局游戲”。
04 法律風險:賭博、非法集資、詐騙傳銷
以鏈為幌子的資金盤游戲自然是違法違規的,其本質就是比誰跑得快龐氏騙局,虧損的往往是來不及跑和最后接盤的玩家,而其中的法律風險更不容忽視。
1. 非法集資
資金盤鏈游中的資產一般可直接轉化成代幣,這些代幣往往與法幣直接掛鉤或通過穩定代幣實現對法幣的間接兌換,這一機制無疑構成代幣發行以及提供代幣服務受明確禁止。如果游戲開發商在資金盤鏈游中通過維護資金、交易手續費等獲利,將涉嫌構成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2. 開設賭場罪
鑒于鏈游代幣可兌換,鏈游道具/代幣具有唯一性和可交易性的特征,如果資金盤鏈游同時采用以小博大的玩法設置(這在卡牌等具有概率性玩法的鏈游中尤為常見),將涉嫌開設賭場這一犯罪行為。
3. 詐騙罪
資金盤鏈游以賺錢為主要引流機制,但其本身并不創造價值,這就要求其不斷吸引新玩家入會,為此游戲開發商往往需要采取虛假宣傳等手段對游戲進行不實包裝,夸大盈利機制甚至采用暗中操盤的手段拉高游戲估價進行引流詐騙;同時通過對準入、交易分紅、退出等機制的設定雙管齊下,激勵老用戶拉人或者加大投資,此類行為與傳銷并無實質區別。
此外,資金盤鏈游基于區塊鏈的隱蔽性和流通性,也是極佳的洗錢工具。
05 寫在最后
實際上區分資金盤鏈游并不困難,不氪金的鏈游絕不是資金盤,想要氪金正經玩游戲的,大可傳統游戲走一波,即便有志于推動鏈游發展,也應擺正心態踏實入場,游戲是用來玩的不是炒的。
資金盤鏈游,名為游戲卻重在區塊鏈,玩家玩的不是游戲,而是借著游戲試圖短期投機。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潮起之時,滿懷期待,只待潮水褪去,終究是一片荒蕪。
圖片來源于網絡
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