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速度70邁,心情自由自在。文/王思航編輯/范婷婷呂凌玩了五年摩托,只出過一次小事故,起因是一只蜜蜂飛進了他的頭盔。事發突然,他本能地往路邊擺了車頭,幾百斤重的摩托迫停在隔離帶上,被護欄撐住,天下著小雨,路面濕滑,如果運氣差點,車壓在他的腿上
速度70邁,心情自由自在。
文/王思航
編輯/范婷婷
呂凌玩了五年摩托,只出過一次小事故,起因是一只蜜蜂飛進了他的頭盔。
事發突然,他本能地往路邊擺了車頭,幾百斤重的摩托迫停在隔離帶上,被護欄撐住,天下著小雨,路面濕滑,如果運氣差點,車壓在他的腿上,可能他就要缺席那次聚會了。
不過大多數時候,呂凌都在享受摩托帶給他的快樂,迎著緋紅色的晚霞,享受馳騁中撲面而來的微風,側身就能看到盈盈麗江,身旁是一起欣賞沿途風景的騎友,前方是望不到頭的公路,放空,什么都不用想,是超脫生活的自由。
因為這個愛好,呂凌把以前辛苦經營的女鞋店給關了,改頭換面,開了家摩托車vintage用品店,售賣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從機車周邊到配件服飾,店鋪氣質與他本人如出一轍。
呂凌是一位美式復古摩托車愛好者。
美式復古巡航者
小時候,呂凌最早接觸到的摩托車,是父母單位里面的老式綠邊三輪摩托車,“那時候只會偷偷地給車胎放氣”。
2016年,呂凌來到了成都工作,在弟弟的“鼓動”下,他買了人生中第一輛摩托車--雅馬哈天俊125,這輛車差不多有600多斤重。
在考完駕照,第一次騎著這輛“重型怪獸”回家后,他一下子就愛上了這種感覺,從此徹底栽進美式復古的坑。
“摩托車玩家大致可被分為五種不同的流派:第一種,越野車玩家,喜歡爬坡,大多為玩花活和雜技的騎手;第二種,ADV玩家,會在各種復雜的野外路段探險尋求刺激;第三種,就是我喜歡的這種美式復古風,年齡段集中在70后-80后,相比于前面兩種類型,顯得有點old school,喜歡在城市或者空曠的公路上騎行;第四種,英倫風,騎手們身著西裝,系著領帶,打扮地非常紳士,在結束后還會約個咖啡館坐坐;第五種,就是最常見的賽道愛好者,經常參加各種比賽。”
美式復古摩托文化,起源于嬉皮士一代,以印第安摩托和哈雷摩托為主要代表。一戰時,摩托車行業快速發展,尤其是帶有明顯美式西部文化風格的印第安摩托車,更受民眾青睞。二戰后,哈雷迅速普及,再加上垮掉的一代和嬉皮運動,給哈雷蒙上了自由、狂野、不羈的精神符號。印第安和哈雷在一定程度上一脈相承,它們遵循傳統,保留上世紀工業年代的血統,哈雷騎士也永遠是皮衣皮靴,夾克銀飾,典型的上世紀美式風。
因此,這種車型,從出生起,就帶著離經叛道和流浪,它不追求極致速度激發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更多是尋求精神上的自由。
呂凌的家鄉在大西北,他骨子里就帶著自由、隨性的印記,所以這種感覺,擊中了他。對于每次出行,他都安排地極有儀式感:一絲不茍的大背頭、蹭亮的哈雷頭盔、一件真皮夾克、骷髏頭銀飾、勞力士表、工裝皮靴,在一場美式巡航騎行中,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算比較講究的,這一身下來,大概有個三五萬,也有更講究的,光一個定制的銀飾,可能就大幾萬,當然也有不講究的隨性玩家,穿個T恤就上路了。”
一起玩的騎友大多都是三四十左右的中年人,沒有對速度的狂熱追求,只想體驗一邊追風的放松感和一邊馳騁的安全感。
任性的店主
自從愛上摩托,參加騎行聚會就成了生活里的固定項目。
最遠的一次巡航,是從昆明到大理,全程總共340公里,“三臺機車,說走就走,冒著小雨,一直從下午六點騎到凌晨兩點。”騎友之間,是不需要過多話語的。
呂凌也會經常參加騎行俱樂部組織的活動,“提前約好目的地,集合,不顧一切地騎騎騎,到達目的地聚在一次吃飯、評車,交流一下心得。然后拍拍照,調整下,返程。”
每年,俱樂部還會組織騎友去貧困地區做公益活動,遇上朋友求婚等喜事,大家都會騎著摩托車,去捧一下場,做好氣氛組的份內工作。
“這是騎行最打動我的點,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騎上摩托追風,至少在那一刻,你可以放下一切,只專注于當下,體驗生活中久違的放松感。”
當時,呂凌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女鞋店,已經經營了七八年,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去100多雙鞋,可以掙個二三千。但是自從入了“美式巡航”的坑之后,店鋪就進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節奏,“賺夠了錢,就買裝備,出去玩,錢花完了,再回來開會兒店。”
呂凌說截至目前他已經為這個愛好投入了五六十萬,總共收藏了三輛摩托車,第一輛就是2016年剛入坑時買的天俊,第二輛是勝利,第三輛是最近剛買的本田不倒翁。
玩摩托的開銷不小,而且經常出去一騎行就是好幾天,他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到了2017年底,呂凌決定開一家美式復古摩托車用品店,索性把愛好變成事業,“美式復古的裝備不會像許多衣服,舊了就直接扔。它是可以被當作一件寶貝傳承下去的,會一直陪伴著你,因為它在歲月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滋味,能用出不一樣的味道。”
他形容自己開店開的非常任性,店里出售的商品都是自己看的上眼的,體驗過的。有些絕版的商品,還是疫情前,自己在國外的二手市場,或者中古店淘來的。
但是,畢竟是小眾愛好,懂的人并不多,“很長一段時間,生意都沒有女鞋店的好,現在偶爾還是會覺得自己當初有點任性。”
店鋪是愛好,更是交流平臺
把愛好變成事業的時候,開店會遇到的任何問題,你都避不開。
比如說供應鏈的問題,還有流量從哪里來的問題。呂凌剛開店的時候,只會售賣一些代購的周邊,直到他碰到了他如今的合伙人。“也是很偶然在淘寶上看到了一款印第安風格的戒指,跟美式復古機車配飾的風格非常相近。”
銀飾品是美巡的重要元素,他聯系上對方,結果發現對方也喜歡玩美式復古摩托,兩人細聊之下,發現許多理念都一樣,雙方一拍即合,兩個還沒有見過面的人,就打算合伙做品牌。
“市面上的銀飾,風格都偏傳統,很少有契合我們的,想買的人只能從國外進口,而國外品牌的機車銀飾價格高昂,有時還要排隊等上個一年才能拿到貨。”呂凌加入后,他把整個品牌的風格定位為美式復古風,在產品中加入了酋長人像、骷髏頭、獅子圖騰等美式復古風的標志性元素。
小店在圈子里逐漸傳播開,摩友們也經常來捧場,淘一些喜歡的物件,最高的時候,一個月的營業額也能達到100萬左右
還碰到過特別壕的大客戶,要求把材質改成純金,一出手就下了十多萬的單子。呂凌認為淘寶現在對于他來說,更像一個平臺,在這里他能夠做自己喜歡的東西,表達自己所想傳達的一種價值觀。客戶通過店鋪里的一些搭配,也能夠獲得一些穿搭靈感。
但是別看他們這群人騎摩托車的時候威風凜凜,其實,“大部分都懼內”,有人把摩托停在外面過夜不敢開回家,買裝備也經常要“審批”才能獲準。“
碰到過一個同是玩摩托的買家,老婆管的特別嚴,下單的時候問我們,能不能微信支付,因為老婆要查他支付寶,后來又讓我加他朋友的微信,因為老婆又開始查微信了。只能轉賬給朋友幫忙代購。”還有一些客戶,下單前說要征詢一下老婆的意見,“這種客戶,大部分都沒有回音了。”
“我沒有這個煩惱,我太太比較支持我的愛好。”盡管有點凡爾賽,但是呂凌如今靠愛好養活自己后,剩下的都是詩和遠方。
馬龍一